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迎来许多新变化:供给端,保险科技应用、保险业务创新变革不断推动保险业转型升级;需求端,认知风险、有效交互、追求体验、主动消费日益成为人们保险需求“新常态”;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深化人们的保险价值认知和投保意识,同时不断推动保险数字化的发展进程。

对保险业而言,数字化将带来怎样的改变?保险公司的数字化之路该怎么走?亿欧智库专访人保财险原副总裁、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王和,寻求他对保险数字化的思考和理解。

保险的数字属性与生俱来

关于保险数字化的特点,王和表示“对于保险而言,数字化是一种回归”“保险的数字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他强调,这里的“回归”,理念上的意义大于技术上的意义,他希望保险,乃至金融行业有一种“认祖归宗”的意识与觉悟,它并不是简单地解决技术问题,但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技术问题,因为,在分析许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也包括在推动信息化和科技化项目过程中,往往是“叶公好龙”、“说说而已”、“知难而退”,乃至“无疾而终”,其背后是缺乏一种自我体认,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或者忘记了“我是谁”,那么,他就可能迷失自我,甚至把日子过成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只有认识和意识到“数字属性”的与生俱来,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并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并实现凤凰涅槃的回归与重生。

此外,王和指出,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属性”与数字时代的数字化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是讲本质和本源,后者是讲路径、实现与存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而且是一种“新体现”。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保险的数字属性,在“前数字时代”是一种相对初级和低级的存在,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而数字时代将带来“高级存在”的可能,是一种“龙回大海”的再生,这是推动和实现保险数字化的灵魂,即不仅要了解保险的“数字属性”,更要思考“高级存在”的问题,包括什么是高级存在,高级存在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高级存在。

放眼整个金融行业,保险业实现数字化的过程会否与银行业等其他金融行业殊途同归呢?

王和表示,从根本上,数字属性是金融行业的共性,而保险的数字属性更为特殊,且突出,具体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内部视角的数字属性是金融行业所共有的,但外部视角的数字属性方面,保险行业表现的更为突出,想象空间更大,即对象的数字化与保险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和互动性,社会的数字化对于保险的发展而言,是“如鱼得水”,赋予了巨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因此,保险不仅要实现内部视角的数字化,更要关注外部视角的数字化,一方面是了解并利用外部的数字化,打造全新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利用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推动外部的数字化。

保险数字化要采用“顶层设计”和“一把手工程”

在《保险的未来》一书中,王和写到“面对基于科技的变革与转型,往往是抽象的重视、具体的漠视”。确实,在企业践行数字化的过程中,战略层面侃侃而谈,落地之时寸步难行,似乎已为常态,甚至是一种无奈。

王和表示,上述问题是我国金融保险业的现实,而且是较为普遍的现实。这也是他在与一些金融保险机构负责项目的人员交流的“共同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他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会。在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的过往实践中,这种现象不胜枚举,更重要的是人们很少去做深刻反思和系统总结,总是“不了了之”

有的时候,面对一些项目负责人的困惑、纠结和失望时,王和总是说这也许就是“命”,当然,他这么说,并不是想让他们“认命”,而是希望他们意识到问题的根源,为解决问题营造思想环境。所以,一些公司的领导跟王和讨论公司的科技和数字化转型时,他总是反复问他们:是真想做,还是想想而已,接着问:是否真正知道什么是数字化,它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而是包括了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乃至价值观,伤筋动骨是肯定的,甚至需要脱一层皮的凤凰涅槃。

那么,对保险公司而言,实现数字化究竟该从何着手?

王和指出,保险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避免简单的“请和尚”思维。在中国金融保险机构的各种转型过程中,领导们的第一反应和第一举措,就是请咨询公司。他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咨询机构的价值,而是想强调真正和最终解决问题的是公司自己,咨询机构只能起到一种辅助作用,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以,在所有的项目中,他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因为,“旁观者清”和“兼听则明”,咨询机构能够带来许多新理念和新方法,但自己的日子,自己最清楚,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日子,最终还是要自己过。因此,一个内部的理念先进,信念坚定,思路清晰,执行有力的项目团队至关重要。

其次,要尽可能采用“顶层设计”和“一把手工程”。“顶层设计”除了有技术的价值,即解决好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确保协调与配合,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顶层设计,实现统一认识,所以,制定和讨论“顶层设计”,技术视角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教化、宣导和认同,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一把手工程”是解决权威性,企业的许多变革项目,往往不是设计和方案问题,而是共识和执行问题,需要项目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地推进,坚持到底,就会胜利,而失败的项目,很多时候,不是项目和方案不行,而是没有坚持,没有义无反顾地坚持,结果就失败了。而项目、咨询机构和项目组,往往就成为了“替罪羊”。

王和介绍到,有一个成功案例,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上述问题,就是安联的数字化转型。安联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最高层的“毅然决然”。安联CEO说:“数字化优先”并不是零散的修修补补,而是一项系统性的转型范式。我们的目标是完全数字化的业务流程。安联COO说:我将数字化革命看作是安联的巨大机遇。二是提出了“完全数字化”的理念,这种“完全”不是一种“物理概念”,而是一种理念和观念层面,是一种完全的“心领神会”和“融会贯通”。三是“数字化优先”战略,这种“优先”不仅仅是针对工作和项目,也不仅仅是一种顺序和主次,而是一种理念、观念和文化,最终实现全面地从资产导向转变为数字优先。

认知科学和认知计算将成为“逆袭者”

在保险数字化思考层面,王和曾着重提到数据、算力、算法的发展,他也反复强调“此数字化非彼数字化”,希望行业能够认识到科技带来的变化是根本性和迭代性的,是“今非昔比”,因此,我们需要摒弃传统思维框架下的“修修补补”,而是需要在理解未来的基础上,重构认识、理解与能力。之所以提“三大能力”——数据、算法和算力,是基于对传统保险经营管理的否定性思考,即传统保险经营的重要基础精算理论与技术均面临来自科技的挑战,乃至颠覆,认知科学和认知计算将成为“逆袭者”,所以,保险需要暂时放下传统思维,关注和研究认知计算问题。

认知计算对保险带来的改变是根本和彻底的,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是基础,是关键,是可能,而数据能力,恰恰是保险业的“短板”,这种“短板”不仅有技术的含义,更有认识和眼界的因素。保险行业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认为自己是“大数据行业”,拥有大数据优势,殊不知,在数字时代,保险行业和企业的数据是“微不足道”的,更重要的是保险的数据往往是维度有限,且时效性也比较差。面向数字时代,行业和企业的数据依然重要,但了解并获取外部数据更重要

具体而言,行业和企业的基础数据和底层数据固然重要,但如果理解数字时代的内涵,就能够理解这些能力均属于“阶段性”的,所以,保险公司需要“两手抓”,但必须是有轻有重,满足当下需要的数字能力,是保证过日子,肯定不能忽视,但面向未来的数字能力则更重要,关键要处理好关系和节奏,既不能“一刀切”,也需要“未雨绸缪”,因此,“瞻前顾后”是必须的。

中小保险公司要形成数据联盟,获取后发优势

保险数字化离不开数据积累,但对中小保险公司来说,他们的积累相对有限,对外数据连接以及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也受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做到“人有我有”,很难走出特色的数字化路径。中小保险公司数字化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王和表示,首先,“保险数字化离不开数据积累”,但问题是积累什么数据,如何积累数据。现在行业的思维定式是:谈数据,一定认为是行业内部数据,但这肯定是狭隘的,更是落后的,行业一定要有一种觉悟,外面数据的舞台“海阔天空”,是行业创新发展的机会所在与所系。中心保险公司更要眼光向外,一方面能够摆脱数据有限的束缚,另一方面是外部数据是创新发展的依靠。

其次,关于外部数据,行业有两大问题,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道哪里有数据,不知道有什么数据。二是以为数据获取很难,殊不知,在数字政府的战略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向社会开放。在这次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如国家的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就提出了“1+7+X”,这个“X”就是要向包括保险在内的各种应用行业和场景开放数据。另外,国家正在实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这个项目将汇集大量的自然灾害风险数据,这也是未来保险业的一个“数据富矿”,关键是打造利用外部数据的能力。

第三,中小保险公司在实施数字化战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避免“对标”头部企业,不能按照大公司的“药方抓药”,要走自己的道路,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通过中小保险公司联盟,形成数据共同体,实现“抱团打天下”,但前提是高度共识、精诚合作,否则,如果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就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数据联合体”。二是要眼睛向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外部有许多围绕着不同行业开展数据深耕的数据科技企业,而他们服务的对象行业和企业,往往也是保险行业的对象行业和企业,因此,与这些数据科技企业合作,不仅能够在产品和渠道创新方面,获得一种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利用具有“边际效用”,能够实现双赢。

客户主语时代已然到来

王和提到,“以客户为中心”是保险业的核心,并且在数字化下客户主语时代已然到来。他一直认为:大数法则决定了“群众性”是保险的基本属性,没有客户,就没有保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恰恰又往往是被行业“忽视”的道理,许多企业讲“以客户为中心”,更多是写在公司的文件里,甚至只是一句口号,因为,从根本上讲,“以客户为中心”属于知易行难。因此,近年来,在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为了谁”,如果只是为了行业和企业发展保险,“做大做强”,那么,肯定是做不好的,既难做大,更不可能做强。中国保险业应当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中“成人达己”和“成己为人”的智慧与觉悟。

他一直呼吁行业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大趋势: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个根本性改变是信息平等技术民主,在这个背景下,任何企业均不可能再依靠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专业”强势,形成一种不对等和不平等的经营,因为,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客户已然在中心。企业要认识和接受这一趋势,从根本上调整经营理念、模式和技术,迎接和适应“客户主语时代”的到来,企业只有一个选择:尊重客户,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真诚对待客户,努力改善客户体验,这是根本,也是唯一的出路。

一直以来,不少企业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企业与客户是一种零和博弈,要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就必须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这种思维显然是狭隘的。就保险而言,无论是经营的基础逻辑,还是行业文化,均体现为成人达己,成己为人,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是这样,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行业一定要有一种觉悟,即先人后己。他经常会用佛家的一句话来启发行业,一个人只有本着“渡人之心”出发,当你努力并终于把客户渡到了彼岸,蓦然回首,你自己也已然在彼岸。

企业,也包括保险企业,也包括中小保险企业,追求盈利,本无可厚非,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社会和股东创造价值。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创造价值,靠什么创造价值。从传统保险经营技术看,是一种“等量思维”,即保险行业把社会的风险保费集合起来,扣除运营管理成本之后,在被保险人中进行再分配,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保险行业是消耗了一部分社会风险保费的,当然这是因为保险行业为社会提供了专业服务。但早年,他就提出过一个“减量管理”的理念,特别是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保险行业可以通过运用科技手段,使社会的风险总暴露降低,实现一种社会风险保费总量的降低,保险行业可以将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降低部分,作为自己的运营管理成本,这样就不仅不会消耗社会成本,还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他认为:保险公司在为客户服务,维护客户利益与实现自身盈利目标的平衡过程中,只有一条路:抛弃传统的经营理念,意识到能力,特别是科技能力是决定因素,在理解“客户主语”的前提下,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为客户提供极致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