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8月28日,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故于伐魏前线岐山县五丈原,大军遂退回汉中,遵诸葛亮遗嘱将其安葬于沔(勉)县定军山麓。从县城渡汉江南行十来里就到武候墓区,此地九岗八溪,领峦起伏、山环水抱,翠柏苍松、草木茂盛,云烟缭绕、鸟语花香,真是一处上佳风水宝地。武候墓头西脚东,以示“永怀西蜀,复兴汉室”之意。墓前亭内竖有两碑,一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陕西按察使赵健所立,一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果亲王允礼所立。墓后两颗古老汉桂浓荫蔽墓。墓区面积三百多亩,规模宏大,世外桃源。一千多年来无数官民来此拜谒瞻仰,墓冢安然,从无异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勉县武侯墓

由于诸葛亮才学过人、足智多谋,民间也有出于善意的“七十二疑冢”之传言,但属街巷琐谈,千余年无人计较。到了清嘉庆四年(1799),时任陕甘总督松筠率大军到汉中来清剿白莲教起义军,驻节沔县期间专到武候墓凭吊,却生出一个故事。松筠(1754—1835)清代名臣,任过驻藏大臣、伊犁将军、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清史稿》中称为“名相”。松筠的随行幕宾中有一人叫谭炳,自称“精通堪舆之学”,竟然妄言双桂大树下的大冢是假墓,真墓应在大冢西南百步的山坡上。松筠对谭炳的话深信不疑,当场命随行的沔县知县马允刚就地造墓,立碑作念。后来,马允刚在谭炳所指定之处山坡上造坟树碑,留给后人一段谈资。世上从来不乏无事自扰之人。过了百年,民国五年(1916)又生波澜,沔县警佐倪益和县署二科主任王杰三,二人捐资立碑,上刻“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真墓”,并由前任旬阳县知县的余经权撰跋捧场,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武侯墓中主殿马允刚撰书的对联(靠殿门)

本文介绍的就是遵松筠之命造坟立碑的马允刚,他却是一位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才学出众、建树颇多的好官。

马允刚,直隶开州(今河南省濮阳市)人,生卒不详,字见一,号雨峰,举人,“乾隆辛卯中副车,甲午举于乡”(光绪版《开州志》),先后在镇安、甘泉、沔县、定远、华阴任主官。嘉庆二年(1797),马允刚任沔县知县,《汉中府志·秩官》(清嘉庆严如熤主修)载:“性刚介,不可挠以私。军兴时,结寨团勇,屹然为一方保障。”二百年前的清嘉道时期,农民失地严重,西方鸦片输入,吏治腐败,财政空虚,矛盾突出,百姓艰难,国运渐微,社会动荡。嘉庆元年(1796),湖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迅速引发了多个省份的农民起义,陕川鄂交界地区为战火严重之处,生灵涂炭,水深火热。前后持续十年,清廷调集十六省兵力,阵亡参将至一品大员四百多人,兵民死伤无数,耗银两亿两(5年全国财政收入)。大清根本动摇,史称“嘉道中衰”。汉中地处秦巴之间,汉水横贯,连川陕、通鄂陇,十来年攻守杀伐、你来我往,兵灾连绵、民不聊生。勉县旧时为沔县,因《诗经》中写到的沔水而得县名。沔县地理位置重要,自古形胜,兵家必争。地处汉中西北门户,扼褒斜、陈仓,控金牛、米仓,靠巴蜀、通甘陇、望关中;居汉水上游,平川、丘陵、山川兼备,物产丰富、鱼米之乡。贤相名帅诸葛亮驻节八年、六伐曹魏,屯田整军、造福百姓,长眠于此、佑护苍生。马允刚在沔县任知事十二年,他对这块土地非常看重,也对武侯敬仰之至,还能倾心尽力为百姓办事。他积极安置流民,大力推动农业和蚕桑等,促使经济不断发展。他组织民众兴修水利,保障了农田灌溉。他严密城乡人员管理,编练青壮民兵,普遍实行联防,还发动民主出钱出力修寨筑堡,增强抵御兵匪的能力,保障了百姓安全和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百年前清大臣松筠定马允刚修的"武侯真墓"

马允刚文化基础深厚,诗文和书法均属上乘。他在沔县十余年职上,大力兴办教育,以倡向学之风。另外,还给沔县武侯墓祠、马超墓祠撰写了诗文、匾联,诗合格律,联对精工,文辞出众,大气磅礴。其书法出自传统、功底扎实,字体厚重,笔法飘逸,洒脱大方。武侯墓大殿的对联为马允刚撰书,“数亩疏筠,山光犹擬南阳卧;几林翠柏,鹃血常啼蜀道难。”写景贴切、恰当、生动,深感武侯当年克服艰难,呕心沥血忠心维护蜀汉事业,读之真挚动人。在武侯祠戟门还有一联:“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文辞简凝,对仗工整,评价精当,心悦诚服,和武侯墓对联均为上佳之作,一挂就是二百年。他在马超墓写诗缅怀:“一阜岿然起北风,青山埋骨是英雄。人如昭烈才堪主,战胜西川未了功。汉业偏安终是耻,魏仇不复恨何穷。当年义服诸羌远,岂独勇推信布同。”全面客观,评价公允,生动恰当,卓然大气。

所谓"武侯真墓"碑

武侯祠大殿武侯塑像上方挂有嘉庆皇帝御笔匾额,四个大字为“忠贯云霄”,赞扬武侯忠诚于朝廷,浩气贯云天。皇帝为墓祠御书制匾,为历代之罕见之举,此匾还与马允刚关系紧密。白莲教军时常袭扰沔县一带,官军多次与之激战并取得战果,沔县给上司写报告引入民间传说,马允刚大笔生花,“嘉庆四年秋冬之际,”“每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旌旗闪烁,帐房参差……及早,遍访实无兵至,而南路贼(白莲教军)信已报退。”于是就说成是“武侯之灵昭昭(显圣),”“神人感应”,帮助官兵杀退了“教匪”,云云。马知县撰写的报告上报省上、朝廷,被白莲教搅扰得寝食难安的嘉庆皇帝看到此文,顿时龙颜大悦、心情舒畅,“即敕发币金九百两。”之后,各级官员又捐银一千余两,由马允刚负总责重修了武侯墓祠,“其规模之宏,垣墉之整,数倍于前。”“嘉庆八年七月十六日,皇上亲洒宸翰,颁赐匾额”,由沿途各驿站奉旨发往沔县,并派钦差工部右侍郎管理钱发堂事务初彭龄,捧着御香,同年九月与“忠贯云霄”匾来到沔县,将匾额悬挂于祠大殿之中,彭龄代表皇帝致祭武侯墓、祠。

勉县武侯祠大殿上所挂嘉庆皇帝赐匾

当时,“诸葛显圣”很快远播四方,清宗室理亲王昭梿编的《啸亭杂录》卷八专为《诸葛显圣》载:“嘉庆辛酉六年(1801)台中丞斐音奏称:‘川匪阑入汉中,犯定军山,山有诸葛亮忠武侯祠,贼恍惚见侯纶巾、羽扇率神兵数万助战,因财溃去’上命葺祠以报之。事见‘邸抄’”。“邸抄”即为朝廷官办的报纸一般,足见影响之广。武侯墓中存的一通《重修武侯墓庙碑》这样记载:“四年己未之秋、邑侯马孚堂(马允刚)夫子,来治吾沔,谒武侯墓,语生等曰:‘以先贤之墓,而荒凉如此,不可不急修也。干戈之祸,武侯当有以默佑之’。生等维维。继而长庚于秋冬之间,夜过菜园渡口,时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旗帜闪现,帐房参差,惊疑为官兵突至。及次早遍访,实无兵至,而南路之贼,传宵遁矣。固走告马邑侯(马允刚),邑侯曰‘武侯之灵昭昭也,重修之举,岂可缓乎’?……爰为详情大宪,转请发帑,以资成功。陆大中丞(陕西巡抚陆有仁)允其请,具疏以闻,皇上即勒发金九百两……”碑文中“生等”有生员吴崇文、李长庚、周天昌、李闰等。可以看出,马允刚确觉武侯祠墓祠破旧需要维修,“武侯显灵”吓退匪军是始作俑者无法确定,也并不重要,但马允刚具此上报省上转而报京获准下发维修金九百两属实。当时沔县武侯祠著名道人李复心编写的《忠武侯墓志》卷一之中,也详细记载了“显圣”和嘉庆皇帝拨金并手书“忠贯云霄”一事。皇帝专为武侯庙祠御书制匾赐挂,这至少在全国的武侯庙祠是一孤例,倒也为沔县武侯祠平添了许多荣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勉县武侯祠

马知县在沔县还为我们留下一通石刻“王军门碑”。1973年3月,勉县开展古迹调查时,在马公祠左边发现此碑(现存武侯祠),碑文为马允刚撰写并书丹,碑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精准、气势非凡,记述生动、真切感人,书法高妙、沉着厚重,笔力雄健、堪称上品。

该碑所记王军门,即是王文雄(?—1800),字叔师,贵州玉屏人,文韬武略,身经百战,曾征战缅甸、金川等,功劳累累,任固原提督(清朝习惯把提督称为军门),嘉庆四年随陕甘总督松筠进驻沔县抵御白莲教军。王文雄曾带两千人驰援关中,解西安之围,连胜五战,迫教军退出关中,一时名动天下。当时白莲教军涉及汉中的活动主要在西乡、镇巴至勉县一带,试图入川通陇,王文雄率军多次作战取胜。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关心农业生产,慰问父老乡亲,与民亲善,排民之忧,解民之难。《光绪•沔县志》载:“王军门……俱有功于沔,故沔人以之配享……今记。”嘉庆五年,白莲教军云集西乡,县城被围,王文雄率军增援,先在堰口打败教军,又进法宝山突袭教军,不想反遭伏击,王文雄和副将鲍贵等力战阵亡。西乡官民起大冢埋葬了殒命官兵,叫做“官兵坟”,西乡还为其刻碑纪念,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王文雄之事上报后:“仁宗震悼,封三等子爵,祀昭忠祠,谥壮节,谕慰其母,赐银千两。”沔县官民感念王文雄其德,立祠祭祀,马允刚撰文立碑,称:“宫保松制府(松筠)调公(王文雄)来,”“在汉南一带防堵,遏川、楚教匪入陕者。”“公两年以来,经十余战……川楚之贼不得长驱入陕者,赖公力相资相安”西乡危急,王文雄率部“东追西随,驰出数百里,连战三昼夜,矢尽弦绝,人饥马乏。”“然公以报国,数百人亦以死报主,其气壮山河,其名光明。”“公兵到黄沙,贼即遁,因留沔。兵逾纪,重惩之……遇农民,详究农事,慰问父亲。公留沔八十余日,民甚德之。”“公上不负国,下不负身矣!一死重于泰山,公之谓也!”(以上摘自碑文)。这通碑勾沉了几被湮没的一些史实,是反映当时汉中白莲教军活动等难得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马允刚清正廉洁、文才出众、兴县有方,文治武功政绩卓著,于嘉庆十六年(1811)升任定远(镇巴)厅同知。定远厅设于嘉庆七年(1802)析西乡县二十四地而设,因处巴山腹地、荔枝道上的秦关蜀门,属战略要地类。也曾在定远任过同知的严如熤(后任汉中知府、陕安道、陕西按察使)说“定远固,则全陕可安”。我因原来在镇巴生活工作过,自然对此地历史文化多有关注。

镇巴虽处在大山之中,却也历史悠久,东汉永元七年(95),班超出使西域有大功,封定远侯,食邑千户,说明当时已有不少人口。原属城固县,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从城固县分地设南乡县(地域为现西乡、镇巴两县),县治于归仁山(现渔渡镇)。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改为西乡县,治所移至今西乡境内。唐武德七年(624)又从西乡县析出设洋源县(因洋水而得名,原洋州亦因洋水得名。洋水即今泾洋河),宝历元年(825)山南西道节度使裴度奏准,洋源县撤销,又归辖西乡县。清时,白莲教军兴,经清经略大臣额勒登保“奏设厅治”。厅制历时112年(1802—1913)、同知55任51人(4人各两任)。马允刚任同知至道光二年(1822),是任职时间最长者。

封建社会两千余年,镇巴有县级行政治所的历史不足500年,山大林深,沟壑纵横,兵匪时扰,地险俗野,朝廷管控时有时无,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几乎无从谈起、官办教育机构空白。设厅以后,前几任同知主是协同军队剿灭教军和土匪,重在保境安民,设置并完善军事防御和行政管理的设施建设,社会文化教育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尚难顾及,没有官办教育,私学几乎荒芜。定远有幸,大文士马允刚到此任职,他在做好保境安民、劝促农桑、兴修水利等方面事宜的同时,下力气除邪祟,正教化,建祠庙,易风尚。大力兴办厅学,奠基教育,倡导文风,培养人才,开定远文化教育事业之先河,创学堂教学授业之局面,倡山民子弟向学科考之风气,其功绩如巍峨巴山屹立青史!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无论是官是民,向来重视祭祀。祭祀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历代朝廷都对祭祀作出专门规定,无论官祀还是民祀,都是大力倡导“举头三尺有神明”,使人们减少犯上作乱、胡作非为的念头,以遵规蹈距、约束行为。马允刚儒学深厚,观念正统,重视教化黎民、转变旧俗,所任官之处,他都努力为之实践,并以为突破口,教化乡民,倡导新风。他在定远“崇正学、毁淫祠”,他认为“国家教民之道,祠典为先。盖以祭祀所在,人心肃焉,民情趋严;苟祀典不正,淫祠日兴,斯人心肆而民趋于邪,此风俗之所以败,政治之所以失,祸乱之所以作也。定远界连巴蜀,唐宋时东川之地,其俗尚鬼……此僻壤幽处深山,声教不通于上国,一切教民之其缺如。”封建社会所称的“淫祠”,是指旧时礼教规定之外的祠庙,也有额外泛滥的意思。也不属佛家道家的宗教场所,是非常随意的、不合规矩的纪念建筑物。也在一些地方,还是借迷信敛财的场所。马同知要以“正学”来弘扬封建道统,他在《建修正教寺记》一文中说:“予捧檄来此,日思所以化导之者。”他在《创建学宫明伦堂记》中写:“于十七年(1812)先捐修文庙一所”“十八年又捐修崇圣宫一所”“十九年又捐修戟门前东西斋房各三间,灵星门三间、大门三间;二十年制祭桌、祭器、杯爵、木豆、烛台、香炉等件;二十一年又捐修明伦堂三间……”。他在定远先后建了“先农坛”、“文昌庙”、“吉星祠”、“正教寺、东岳庙、肖曹祠、关帝庙、三义庙、文公庙”等等。他下令把各地随意建造的不合正统礼教的“淫祠”全部拆除,不允许随意祭祀。我查阅史料认为,马允刚是镇巴县历史上规范和修建祭祀场所、规范和养成百姓祭祀行为的成就最大的官员。他坚持正教化以易旧俗,巴山重镇的社会教化体系基本形成,广大乡民风气为之大变。

勉县武侯墓的旱莲

马公在定远的又一件大事,就是创办定远厅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带头捐款,发动官员和乡绅出资,创办了班城书院,设立了定远厅学,官办学校招收学生开课讲学,马同知还在公余之时亲自上课讲授。尤其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专门向上司报告,经朝廷批准,在定远厅治所在地设立了科举考试的考点,由此发端,结束了厅内学子辛劳跋涉到西乡去参加考试的历史。马同知还设置了儒学训导署,落实专门官员督抓教育,引导民众向学并推行儒家正统教育。《定远厅志》记载马同知:“政事闲暇之余,定期亲赴厅学,开坛训导,为诸生讲学,捐刻唐诗明文及国初时艺授读;供给寒士津贴,儆惰赏勤,立教甚严,其弟子对他则恭肃敬仰有佳。”马同知力推教育事业、下功夫培养优秀人才之举很快收到成效,短短几年,原教育落后愚昧之地的局面明显改变。《定远厅志》记载:“厅治文学渐新,礼仪复古,城乡多俊秀,子弟读书皆可成名,惜多为贫累中止。历年应试,衡文者尝谓‘定远文艺几侔大县’,特于正额外拨府学数名,以示奖励。”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巴山腹地僻壤之乡向学之风勃然兴起。《定远厅志》还这样写马允刚,“捐刻唐诗、明文,及国初时艺授读,文风由此丕振”。

马允刚国学基础深厚,才学出众,尤善唐诗,特别难得的是,他还写了一部研究专著《唐诗正声》,该书序言后署名为“诰授奉政大夫陕西汉中府定远同知甲子丁卯戊辰庚午四科乡试同考官直隶开州马允刚见一氏撰”(清刻本《唐诗正声》)。马允刚在定远厅同知任内写就这本唐诗研究专著,在全国范围内的唐诗研究领域具有很大影响,这在汉中地域文化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很有意义的。《定远厅志·艺文志》中保留了他与本邑学人张正已的唱和之诗,张正已《赋呈马司马雨峰先生》曰:“使君风采老如何?矍铄将军溯伏波。鹃噪花庭传德化,虫鸣草圄和弦歌。松风时饶清华趣,竹月常从劲节过。棫朴菁莪争献瑞,千年浩气壮山河。”马允刚即以《叠茂才张正已原韵》和之:“盛世恩光此日多,长流惠泽满江波。杖臻乡国犹行部,地近巴渝足颂歌。杞梓有才争自献,菁莪待养竟如何?青衫自愧今潦倒,空诵瑶章忆绛河。”我没有查阅到二百年前这位张正已的身份情况,从马允刚称为茂才来看,极可能是定远当地一位至少秀才的文化人士,或马的弟子、或文学青年、或教学先生。身为同知的官员与治下文人之吟诗唱和,充分反映了马允刚亲民和善、平等待人、不摆官架子的良好品德,也是带头示范、推动文化教育、倡导社会新风的善德之举,是十分难得、也是令人钦佩的!这和现今少数干部热衷于打牌赌博、灯红酒绿、颐指气使、以权谋私、不学无术、碌碌无为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山城镇巴

定远厅城位于固县坝,东西两山雄峙,洋水贯穿而过,山溪众多,雨季易发洪灾。随着设厅日久、人口增加、用量增大、城东平溪山乱砍滥伐日渐严重,林木减少、垦种增多,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突出,《定远厅志·地理志》这样记载:“一遇暴雨,冲泄浮土,淤塞城壕,漶漫为患”,给厅城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马允刚到任后看到这一情况,他积极采纳乡绅胡万顺等人的建议,他首先捐款并发动官民出资共襄,把平溪山买下作为官山,明令禁止耕种、砍伐,在山上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维护了厅城安全,受到广大百姓的称赞,事迹记入史志。

马允刚恪尽职守、勤勉干事、清正廉洁、亲近百姓、政绩累累。他工作到八十岁时,朝廷擢升他为安徽池州知府,他以年事已高谢辞归里,“八十四岁卒于家,州人请祀乡贤”(光绪七年《开州志》),消息传到定远厅,广大百姓为之痛惜和怀念,“善政及人、士民感戴”(《定远厅志·祀典志》),与第二任定远同知严如熤(后任汉中知府、陕安道、陕西按察使)并祀德政祠。

马允刚为官定远,以身作则,造福当地,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衷心拥戴和深切久远的怀念。数十年后,第35任定远同知沈际清(浙江归安人,现代大学者、书法家沈尹默的祖父)有感于马允刚的政绩和百姓的好评,欣然赋诗赞颂:“经济文章仰马融,至今遗爱挹清风。耆英人瑞钟燕北,终古神灵式汉东。野老尚能传德政,士林长此慕宗工。衙斋勉葺承棠荫,还忆艰难缔造功。”沈同知是浙江科考解元(全省考试第一名),人品、学养俱佳,也是一位清廉能吏,其诗不仅是惺惺相惜,还评价公允,也反映了世道人心、社情民意,足使我们感到真实可信。

作者简介:李振峰,大学文化,汉中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汉台区作协顾问,近年来在各级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次),其中省级报纸专版40个。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