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

“需要多少个地球?”圣雄甘地提出这个问题时,他在思考如果印度效仿英国开创的资源密集型发展道路,将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这一发问在今天依然引发共鸣。

在一些大亨看来,解决办法是找到更多星球。15年前,马斯克非常忧心气候变化会让地球变得不宜居,此后,他不断将自己在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上赚到的钱投入到SpaceX,打造越来越好的火箭。今年2月,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的贝索斯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好将更多时间花在他的火箭企业蓝色起源(Blue Origin)上。

相比之下,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更脚踏实地。他和这些亿万富翁一样关注全球变暖,但在他看来,重要的星球只有一颗。他的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专门论述了如何调和几十亿人追求经济发展的合理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盖茨坦言,自己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努力说服各国政府和民众: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甚至比眼下这场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更为严重。

“当初打造微软的时候,我始终和华盛顿特区的政策制定者们保持着距离,我觉得他们只会阻碍我们带来最好的成就。但反垄断诉讼让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应当和政策制定者们打交道。在那些重大事业方面,无论是打造全球高速公路体系,还是为全球儿童接种疫苗,或是推动全球经济减少碳排放,我们都需要政府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建正确的激励方案,确保整体服务于每个个体。”他在书中如此写道。

不善和政府打交道曾经让盖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00年初,在反垄断诉讼和分拆微软的压力下,年仅44岁的盖茨被迫辞去了微软CEO职位,退出了微软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随后,盖茨和妻子在同年创建了盖茨夫妇基金会,将自己的精力和资源逐渐转移到教育、健康、贫困等全球慈善公益事业上,乃至最终完全退出微软,变身全球最大私人基金会的全职慈善家。如何与各国政府打交道,成为盖茨在45岁之后的主要学习内容。

气候变化就是盖茨必须和各国政府打交道才能完成的事业。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5个缔约国达成《巴黎协定》,同意在2021年制定计划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参加了巴黎会议的盖茨表示,自己曾经怀疑这一目标的可行性,但过去两年自己看到很多国家在这个方向上达成了共识,看到很多年轻人在这一方面展现出来的决心和承诺。盖茨决定写一本书,阐述上述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以及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希望给那些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们带来帮助。

盖茨说,这本书原定于去年春天上市,新冠疫情的打乱了其工作节奏。之后,盖茨和基金会迅速将资源和精力转移到疫情防控和疫苗研发等更为紧迫的工作上,因此推迟了这本书的上市计划。

美国大选则是另外一个变量。随着重视气候问题的民主党候选人拜登赢得大选就职美国总统,盖茨也对这本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阐述美国在拜登政府领导下应当如何重新回到气候问题的全球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