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硬抗,湘军与太平军谁更厉害呢?互有胜负,只要双方都是精锐参战,谁也别想占据优势,半斤八两。湘军精锐,野战王牌主要有这么三支:塔齐布“长胜营”,罗泽南、李续宾“老湘军”,以及鲍超“霆军”。太平军精锐,主要是从两广出来的“老兄弟”,定都天京时也就几千人而已,不是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点打援”,是胡林翼主持湘军时采取的战术,曾国藩继承与发展,最后攻入天京,灭亡太平天国。那么,什么是“围点打援”战术呢?此种战术究竟有何特点、威力。“围点打援”战术,源自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作战模式,并为后世所传承,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战术。

战国时期,孙膑、庞涓师出同门,都是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庞涓为人比较残忍,他设计陷害孙膑,因为庞涓不希望有人比自己厉害。前354年,庞涓率十万大军(魏武卒)进攻赵国,猛攻赵国都城邯郸,形势万分危急。此时,魏国实力最强悍,没人敢去帮助赵国,但齐国是盟友,不得不出兵。

正面硬抗,直接去邯郸对决魏军,齐国一点胜算都没有。为此,孙膑决定出兵围攻魏国都城大梁(开封),然后半路设伏。都城被围困,庞涓心急如焚,只好率军回援,结果在桂陵被埋伏,损失惨重,孙膑一战成名。

围着魏国首都大梁打,然后吸引魏军主力回援,半路将其消灭,这就是“围魏救赵”战术,又名“围点打援”。此种战术,主要目的不是攻取对手城池,而是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打残对手的战争资源。城池丢失,可以再次夺回来,但精锐部队的损失,可不是一时半会儿所能弥补。

“中兴名臣”,湖北巡抚胡林翼就是非常喜欢搞“围点打援”战术。主持湖北军务期间,胡林翼一改曾国藩之前强攻城池,正面硬抗太平军主力的做法,转而凭借水师、后勤优势,与太平军打起消耗战、持久战。胡林翼对其麾下第一悍将多隆阿言:“今天下之大局,不以得城为喜,而以破援贼为功。”

太平天国长江中游三大战略重镇:武昌、九江、安庆,都胡林翼主持军务期间拿下来。安庆之战,曾国藩虽然再次复出,但湖北巡抚胡林翼是实际负责人。胡林翼死后,曾国藩继续采取“围点打援”战术,最终攻取天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湘军能灭太平天国,“围点打援”战术功不可没。但是,太平军的悲哀之处在于,明明知道湘军采取这种战术,找到破解策略时,为时已晚。湘军能玩得起“围点打援”,关键是水师力量太强大,对太平军有碾压性优势。江河纵横的江南作战,,没有水师协助,只有死路一条。

破解湘军“围点打援”战术,太平军必须拥有一支近代化水师,控制长江,确保沿江城池后勤补给充足。武昌、九江、安庆陷落,不是湘军火炮多厉害,而是太平军没饭吃,饿得没力气抵抗。可以说,太平军不是被湘军“打死”,而是被活活“饿死”。

有近代化水师加持,太平军可以轻易击败湘军水师,夺取长江控制权。沿江城池无恙,太平军就可以深入清朝腹地征战,扭转战略被动局面。可惜,太平军能组建近代化水师时,已经没了“时间”。

1854年10月,田家镇之战,太平军4000艘战船(民船改造)被湘军焚毁,太平军水师力量损失殆尽。湘军有专业化水师,威力无穷,石达开便下令太平军在安庆制造转船,模仿湘军样式。可惜,石达开有船,但没有火炮;安装土炮的太平军战船,依然不是安装西洋火炮的湘军水师对手。鄱阳湖争夺战期间,石达开所建造的战船,还是被湘军摧毁。

太平军兴起之初,欧美列强采取“中立政策”,坐观局势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得到清朝足够多的好处,便同意“借师助剿”,帮助清朝击杀太平天国运动。如此,李秀成组建近代铁甲舰队之计划破产,但也没放弃行动,他派人去上海抢夺西洋运输船,然后加以改造,其中“飞而复来”号名气最大,苏州、无锡之战中,摧毁清朝战船十余艘,令人刮目相看。

太平天国灭亡后,李秀成被俘虏,并写下自述书。李秀成认为制海权是击败列强之关键,希望曾国藩赶紧组建近代化海军,变被动为主动。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