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琦,花甲余五,号“一粟斋主”,堂名“積墨堂”。陕西省书法协会会员,书法名家。现任教于西安市老年大学书法老师。从事隶书、颜楷、二王行草教学二十余年,是资深书法课教学老师。书法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渊博,其书法结体、笔法、墨法、章法功夫了得,兼备颜、赵、二王、诸遂良、黄庭坚、米芾、启功等历代名家之笔法风格。对书法碑帖书帖解析有独到优势,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易懂。示范引导作用强,笔墨研修功力深厚,泼墨自然而筋骨有力,钢劲质感,笔墨丰润。其创作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各级书法大赛三甲。先后,任教于陕西省军区老战士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老干部学院、西安市老年大学。多次被评为优秀书法教师,并授第四军医大学老干部学院书法教授职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世琦,原籍辽宁省沈阳人,其父是军工厂专业工程师。1969年初,因国家战备需要,随父母支援西北建设,举迁西安定居。刘世琦初次进入十三朝古都,就感觉到沈阳皇城算是小弟。西安古城墙的厚重,丰富的文化底蕴,到处都是吸引少年刘世琦心怀的好去处。经常约同学上古城墙,逛大小雁塔,游览碑林博物院,被“碑碑皆历史,处处是楹联”的书法遗迹所震撼。在懵懂少年的心灵深处,勾画出碑文墨刻的印迹。

刘世琦经常利用周日和寒暑假期前往碑林博物院,浏览历代碑刻,仔细观摩,记录碑文,用手指比划着青石上的文字,时常坐在冰凉石阶上傻待半天。有时忘记按时吃饭,就顺手将衣服口袋中母亲塞给的粗粮馍拿出啃食,渴了就跑到自来水管喝几口凉水,继续膜拜。后来,就自带用过的作业本反用油笔抄写碑文,遇见大字,就双钩出文字笔画形状,拿回家再描红反复比划,从此,激发了刘世琦对书法的喜好!

次日,父亲发现儿子刘世琦的行迹和心愿,同妻子商量,在并不宽余的生活费用中,省吃俭用,带着儿子去碑林博物馆参观,并为其买下一支中楷毛笔和泥砚墨腚,让孩子在家里释水研墨,用报纸习字。父亲说:我老刘家几代人都未出个写好毛笔字的人,儿子是第一人,我省吃节俭,也要培养未来的书法家。并在不宽敞的简易房内,支起饭桌供儿子习字。就这样,刘世琦在完成学校作业之余,坚持在家练习毛笔字。既就是邻居同学叫去玩,刘世琦要求去碑林博物院,同学们说:老去碑林没意思!他就一个人去碑林。

在中学阶段,班主任老师挑选刘世琦办黑板报,他第一次尝到学书法有用之际。他发挥钢笔字工整漂亮优势,兼用双钩仿毛笔字的特色,把班级黑板报办成全学校第一水准。

回到家里,刘世琦告诉父母,班主任让他上台,领取“黑板报”获全校第一名奖,并让他为全班同学抄写档案评语。母亲心爱地拉着刘世琦去钟楼新华书店,为他添置了两支小楷毛笔、陶瓷笔架和书法基础理论书籍。为刘世琦写毛笔字奠定了物质基础。

时间飞流,转眼刘世琦高中毕业了。18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走上山下乡劳动锻炼的人生道路。他被政府安排在陕西省乾县阳洪公社插队落户。在农闲时,结伴去原上游乾陵,他凝视着“无字碑”臆想,这高大雄立的青石碑却无字,等我练成毛笔字给补上“武则天李治之陵”文题,哪是世上最好的梦想!

在此,刘世琦遇见了了所在大队会计,是位方园有名的文化人,毛笔书法达人。会计老者亲和大城市来的知青,并邀他一起办大队“黑板报”,讨论毛笔书法的技巧,指导他书法练习,写门楹对联春联,刘世琦也很谦虚好问,这一来二去,他经常去会计家探讨练字方法,从此一老一少结为了书法“金兰”之友。在当时以积极的姿态有意求教,刘世琦就这样度过了人生最难忘怀的四年下乡锻炼经历。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刘世琦把会计老人当作自己人生书法道路上的恩师。经常去乾县看望,并在老人病逝后,坚持送恩师最后一程。

1979年,刘世琦被招工到陕西省地矿局第八地质队工作,驻地在户县太平峪口。虽已参加工作,但远离在西安的父母,生活全靠自理,好在有下乡的四年农村生活经历,不用父母过多操心。周而往复地野外地质勘探工作,艰辛劳苦,他不怨天尤人,利用工作之余和夜晚,挑灯学习有关书法知识,用旧报纸练习书法。在回西安探望父母时,少不了去钟楼新华书店选购自己喜爱的书法书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刻苦自学。对唐诗宋词爱不释手,时常吟读,提笔诗句练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户县,经常骑自行车去户县钟鼓楼参观,寻找户县农民画和诗歌会,从而启发了书法与诗词间的必然联系,开始创作诗歌佳句,并以书写留墨。在习字的过程中,辩证地分析书法字体的间架结构,笔法的运用,墨法的规律和章法的技巧。

地质队领导发现这位青工好学习,爱书法,喜诗歌,就把他调为队部内勤文书,办板报、写文书、分发报纸。从而,刘世琦如鱼儿得水,更加努力练习书法创作,坚持工作学习两不误。

1981年,25岁的刘世琦加入户县书法协会。在这文化大县的感召下,开始自我的书法创作,使之更上一层楼。

1983年,刘世琦既年结婚组成家庭。妻子在西安工作,两地生活将给家庭带来不便。次年,刘世琦调回西安。

刘世琦在妻子鼓励支持下,他认识到盲目地在家自行练字,无法突破习字瓶颈,不如投师求教于书法名家大咖。于是登门拜访陕西著名书法家何连三先生,求高人指点。同时,参加各级书协机构组织的书法笔会,结交了诸多书法名家,在书法群体里虚心听讲,吸取多家之长,补己之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折笔、挫笔、衄笔的运用,如此一来,他的书法境界得到升华。

1986年,刘世琦加入碑林区书法协会,并为协会理事;1989年加入西安市书法协会;1994年加入陕西省书法协会。

古人曰:“勤能补拙”。刘世琦勤奋好学,善于钻研,自学成才。坚持十年如一日,创作出属于自己独树一格的书法作品。1988年,获全国“金龙杯”书法大赛三等奖;1989年,获全国“神农杯”、“轩辕杯”书法大奖赛两个二等奖;1990年,获得全国“通辽杯”书法大奖赛一等奖;2001年,荣获西安市总工会书法大赛二等奖。

刘世琦孩子上学,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他反复思考,并与妻子商量后,毅然决然地办了停薪留职,横下心来,走自己向往已久的书法教学之路,憧憬未来。

刘世琦拿出家里积蓄400元钱,购买一套书法史论、历朝历代名家书法名帖、碑帖,以及著名书家书法理论书籍。颜真卿楷书、赵孟頫的行楷、王羲之行书、王献之行草书、米芾、启功等书法论著,认真学习,反复临摹。树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决心,从此笃定与书法艺术共度此生。

三十多年来,刘世琦临摹二王行书《集字圣教序》、《兰亭序》、五代杨凝载《韭花帖》、《神仙起居帖》;再临颜真卿《多宝塔》、《勤礼碑》;后临《张猛龙碑》、《杨大眼》、《魏碑龙门十二品》。得其结构精髓,变化无端,其行列峻健,跳走如飞之要领。草书追随怀素《千字文》、王铎《草书诗卷》、黄庭坚《诸上座帖》。得行笔疾速欲达,线条动感,意态狂敏,笔法合体法度,集百家之长,创出自己的风格。

隶书,临摹《汉六碑》;篆书习《石鼓文》、《散氏盘》等等。并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梋》。达到“临摹心意作,笔运健知行”。以文人书卷爱不释怀。沉浸于书法浩瀚海洋,吮吸着书法大家之精华,提升书法理论知识,积淀着书法功力。立境高远,方始随心,书以达情,醉心于墨池书案之中。常常自曰:“笔墨纸砚常相伴,三更半夜拜古人”。

1994年,刘世琦在陕西电视台文化频道《当代书家话说洮砚》个人访谈主讲人;同年,在陕西省广播电视报发表了《临帖与创作》一文;陕西文化艺术报发表了《论傅山之拙的评审标准》论文;并多次接受省市电视台专访。他的作品被省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大雁塔博物院收藏的墨宝四条幅,至今还悬挂在大雁塔五层内楼梯旁边,以供游客观赏。港、日、韩等国和地区收藏他的墨宝作品。还为汉中“武侯祠”撰写匾额,为陕西人民出版社题写数十部书名,得到了各界汉文化书法专家学者的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以来,刘世琦任教于各校之间,从未间断。他坚守自己的处世风范,做人品德。育教娱学,将自己所学书法知识倾注于课堂,带出大批爱好书法学员千余人,受教于他名下,并成为西安书法家协会会员40余人;陕西省书法协会会员4人。

西安晚报、陕西日报曾经报道过刘世琦“名师出高徒”等文章。《当代书法》杂志发表过记述文章;《百度书法名家》可查刘世琦及其作品;陕西广播电视报收集他的《笔墨当随时代》书法作品。

2020年秋,刘世琦免费为小雁塔小学生书法辅导,开讲书法基础知识,传播书法于下一代,使中华汉文化代代相传。

“功在当代,立身千秋”。刘世琦无愧于当代书法名家,书法教授,一代名师!置身笔墨耕耘,荣享桃李满城!(曹宏卿)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