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惊人的相似,如皇帝焚信。

公元24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当众焚信;

100多年后,曹操(死后被冠以魏武帝,也算是皇帝)也这样做;

又过了200多年,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仍然当众焚信,三次焚信,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也成就了个人霸业。

01

第一个焚信的皇帝:刘秀

新朝王莽末期,刘秀对阵王朗。当时王朗势力比刘秀大,以十万户侯悬赏通缉刘秀,搞得刘秀不得不南逃。

后来刘秀在信都太守任光的帮助下,积聚力量开始讨伐邯郸的王郎。

公元24年,刘秀久攻邯郸不下,正烦恼之时,王郎少傅李立派人送信,表示他愿意做内应,接应汉军入城。

刘秀大喜,令汉军各部做好攻城准备。5月1日夜,李立打开城门,汉军蜂拥进入邯郸。

王郎见大势已去,乘乱逃出城去,死在了半路上,刘秀大获全胜。

刘秀入住邯郸后,接手邯郸的一切事务,在派人查抄王郎宫殿时,收出四个大竹箧,里面不少是刘秀部下写给王朗的信。

当时,王朗势力大,刘秀势力弱,很多刘秀的手下担心刘秀被王朗打败,为了给自己留后路,就给王朗写信以表忠心,自然少不了对刘秀进行侮辱和诋毁。

刘秀的亲信手下便建议刘秀:逐一核查,严惩不忠者,以绝后患。

按说,这正是清理异己的大好时机,可以对有心背叛者查得一清二楚,将那些意志不坚、毫无忠心的人踢出队伍。

否则谁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兴风作浪,卷土重来。

谁知刘秀却根本不予理睬,所有的书信根本看都没有看。

他当即令人把所有的部将官员们叫到一起,笑道:“烧了吧,那些辗转反侧的人可以睡个好觉了!”

于是当着大家的面,把那些书信全都投入火盆,再也看不到任何痕迹。

很多人都松了口气,也深深地为自己当初的作为感到后悔,对刘秀更加忠贞不二。

刘秀因此大获人心,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最终成为东汉开国皇帝。

02

第二个烧信的皇帝:曹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开战。

当时,曹操的兵力是两万左右,而袁绍的兵力是十万左右,双方力量悬殊巨大。

果然,在开战之初,曹操不敌袁绍,一直处于下风。

这样,曹操的不少部下们为了自保,纷纷给袁绍写信献媚,以防兵败被灭。

谁知后来曹操出奇制胜,一举击溃袁绍,取得了官渡战役的胜利,书写了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胜利后,从缴获的大批物资中发现了大量许都官员和军中官兵与袁绍私通的书信。

这可是不忠的铁证,只需清点信函,逐一对号,便可轻而易举地将这班变节分子一网打尽。

但是,曹操连看都不看一眼,吩咐左右,将所有这些证据付之一炬。

《三国志》记载:“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曹操的这把火,烧掉了许多是是非非,同时又点燃了很多人对曹操誓死追随的坚定信念。

曹操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学家,他是不是读过一百多年前刘秀的焚信故事,在心里一直崇拜刘秀,等赶上自己遇到同样的情景,便毫不犹豫地仿效刘秀吧。

打败了袁绍,曹操的根基更加稳固,从而奠定了魏国的基业。

老王:有人说曹操不是皇帝,偶是按曹丕追封的说法。

03

第三个烧信的皇帝:萧道成

萧道成,是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

公元474年,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起兵于寻阳,公开举旗造反。

萧道成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平南将军,率军平叛。双方经过激烈争战,叛军渐渐不支,萧道成巧施诈降计,出其不意杀了刘休范。

然而,由于刘休范的影响力太大,不少人对刘休范的死讯将信将疑,再加上叛军方面一些人故意散布谣言,说刘休范并没有死,正隐于暗处,积蓄力量,伺机东山再起。

这样,很多人就把赌注押在了叛军方面,向叛军递交名帖者络绎不绝。

萧道成攻克叛军营垒后,缴获了数千份名帖,他却没看一眼,吩咐左右立即全部烧掉,然后高声对众人说道:

“刘休范父子日前已被杀死,尸体就埋在南冈下面。我便是平南将军萧道成,各位好好看清楚了。你们递给叛军的名帖,早被我烧了,所以你们不必有什么顾虑,各自放宽了心,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

此举此言,众人各自安心,深为叹服。

萧道成由此收揽了人心,树立了形象,为今后称帝奠定了基础。

老王:人心这东西,看的太透,害死的是自己。这三位开国皇帝明显比很多人更懂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