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练习太极拳的朋友都不难发现,即使跟同一个老师学,同一时间练功,有的人长功快,有的人则迟迟不见功,功效甚微,这除了个人体质接受能力及领悟能力有差异外,编者认为,最首要的原因,是你在盘架行拳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气散掉了。

行拳时不懂聚气、驭气、运气,很容易把气散掉,具体表现在行拳过程中的以下几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形散,形散即练习者的姿势不规整,身体四肢不协调,不能做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周身散乱之气无法有效地沉于丹田而游移,气不定,则神不闲,神不闲则意不专,意不专则气散,气散则功不长。

二,断劲,一部分练习者,在行拳过程中,总是在势与势的转换中,屡屡出现断劲,不能把上势之劲之气顺遂传递至下势,造成劲断气也断,气断则周身松散,拳论中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这几句话明确告诉人们,行拳务必保证上势与下势的连续贯串,走圆划弧要圆满圆柔,既不可有凸起处,又不可有凹陷处,更不能断断续续,练了上势忘了下势,即无论你学习多少势,行拳时从起势到收势务必一气呵成,一套拳下来一气相连,正所谓“拳打一气连,兵战杀气勇”,这样才能保证气散,而形整劲整出功夫。

三,神不敛,拳论中曰:“松静自然,神宜内敛”,敛指内收,意思是行拳时要收神,拴心猿守意马才能守神,神是周身行动之主宰,神为帅(主使),意为将,气为先锋,神能安能定,则意到气到,而在实际的太极拳练习中,大部分人都是集中在公园或广场,放着音乐,环境喧嚣,松静难,敛神守神更难。有的边打拳边聊天,双目四顾,这样神不守,意不专,创气散如游魂,其实就是在练太极操或太极舞,哪里有练出太极拳之功夫。

之所以说太极拳是内家拳,其实质就是锻炼调动人体内气的,以此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强身健体目的,能历久久之功,功夫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中上乘功夫,就能练出太极拳之松沉劲或曰内劲整劲,能很好地用于技击和防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练习太极拳无论学多学少,一般来说,行拳时能慢且慢,这样能保证慢中求形正形整,势正势整气不散,慢中求势势相连,气劲不断,慢中求松静求神安,则意气相随,也就是说愈慢愈好气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