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于话题#COVID疫苗科普

首先,是阿斯利康疫苗的血栓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基本是尘埃落定,英国阿斯利康疫苗被认为很可能引起了罕见的血小板减少性血栓,发生率大约是1/100万。

其大致的发病机理可能是:腺病毒引起了人体针对自己血小板的抗体,进而导致免疫性血小板沉积/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这方面的研究有更早的动物实验证据,以及治疗用大剂量腺病毒载体引发人类血小板减少的证据。

不过,这种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的血栓的类型非常罕见,且发生在罕见的脑部或内脏静脉,绝大多数发生于中青年女性。

美国强生疫苗也发现会引起类似血栓,其接种在美国一度被叫停,但最近美国又解除了暂停建议,恢复使用强生疫苗。美国的一个委员会以10票赞成、4票反对、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认为,强生疫苗带来的好处大于风险,但需要在该疫苗上添加一个标签,明示<50岁女性中可能出现罕见血栓风险。

陶医生简评:

阿斯利康疫苗和强生疫苗都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中国康希诺疫苗和俄罗斯卫星5疫苗,也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关键是,这4个腺病毒载体疫苗在细节上各有不同,阿斯利康用的载体是黑猩猩腺病毒,强生是人类罕见腺病毒Ad26,康希诺是人类常见腺病毒Ad5,卫星5是Ad26和Ad5的组合。

也就是说,腺病毒载体技术看似一条路线,但实际上开出了四朵花。其中两朵目前看有点瑕疵,但另外两朵目前声明未发现瑕疵(类似血栓事件),至于今后是否也会确认血栓风险呢?这种可能性无法排除。

陶医生必须指出,现役疫苗里也有类似严重不良反应的疫苗,比如:卡介苗导致淋巴结炎的概率大约为1‰,在免疫缺陷婴幼儿中造成致死感染的概率不高于1/100万;脊灰口服活疫苗有1/42万的概率导致儿童永久性麻痹,先接种脊灰灭活疫苗再口服活疫苗,可以大大降低这个概率但不能清零,活疫苗中的病毒还可能在环境中返祖成为高致病性的疫苗衍生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例脊灰口服活疫苗导致瘫痪患儿的诊断

既然卡介苗和脊灰口服活疫苗还在使用,对于COVID-19疫苗,我们同样不应该因噎废食。基于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美国恢复强生疫苗的使用,我对此持完全支持的态度。我个人觉得,类似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如果不超过1/10万,都算罕见不良反应,都不应该停止接种。

其次,中国灭活疫苗发布更多保护效果数据。

4月11日,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发布中国科兴灭活疫苗在该国Ⅲ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研究结果:对含不需就医的轻症病例在内感染的保护率为50.7%,对于有明显症状需住院感染的保护率为83.7%~100%。

4月16日,智利卫生部公布了中国科兴灭活疫苗保护效果在该国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第2剂接种14天后对有症状感染的保护率为67%,对需住院的感染保护率为85%,对恤重症监护的感染保护率为89%,对感染死亡的保护率为80%。

4月18日,阿联酋发布消息称:在接种第2剂中国疫苗(主要是国药集团的灭活疫苗)后,感染率显著降低;即使感染,疫苗减少住院的保护率93%,减少重症监护的保护率为95%。

陶医生简评:

之前,中国疫苗被某些医生/科普人士吐槽的一个点就是:数据披露得太少。不能说他们吐槽错了,相对于美国疫苗来说,中国疫苗发布的数据确实不多,而且口径不够统一。但是,大家要明白,中国疫苗是在海外多点做临床试验,难度相当高,很多内幕不足为外人道。

陶医生最近了解到这样一个内幕:国外疫苗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与疫苗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权,在于外方而不在中方。这就导致一些明明可以排除与疫苗有关的不良事件,因为判断权不在中方而被当作疫苗不良反应写进了疫苗说明书。

之前陶医生《科学辟谣:灭活COVID-19疫苗真有73种不良反应吗?不可能》一文中提到,国药北生的灭活疫苗说明书里写了73种不良反应,包括引起的流感、颈部肿块、高血压、尿失禁等,很可能就是判断权不在中方所致,否则我无法想像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会发生。

所以,大家不要对中国疫苗临床试验数据的披露效率报太高期望,给科研人员再多一点时间吧。从这三份保护率公布消息来看,科兴疫苗公布的数据更加全面,国药疫苗没有明示对轻症的保护率。总体而言,灭活疫苗对于轻症的保护率可能不到70%,比mRNA疫苗低20个百分点。

再次,中国疫苗保护效果“大反转”?

前面说到,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低于mRNA疫苗,然而有一位懂西班牙语的微博网友,援引匈牙利140万人完成两剂疫苗后的数据,声称效果大反转:中国国药灭活疫苗的保护率,显著优于美国辉瑞mRNA疫苗和英国阿斯利康腺病毒载体疫苗!

匈牙利140万人完成两剂疫苗后的数据

陶医生简评:

从数据上看,5种疫苗的没10万接种者中感染人数,从低到高分别为:95(俄罗斯卫星5疫苗),177(美国Moderna疫苗),356(中国国药疫苗),555(美国辉瑞疫苗),700(英国阿斯利康疫苗)。

中国国药灭活疫苗排在中间,其感染率竟然低于美国辉瑞的mRNA疫苗,这便是所谓的大反转。

要知道,辉瑞mRNA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的保护率是95%,在以色列真实世界的保护率也超过90%,可以说成绩非常优异。国药灭活疫苗则在不同国家公布过多个保护率数据,但没有一个超过80%,这次真的超过辉瑞mRNA疫苗了么?

陶医生不这么看。

陶医生坚持认为,这些真实世界的数据,在证据力度上与严格控制的Ⅲ期临床试验不能比。

特别是证明保护效果的力度上,有太多的混杂因素,距离大反转的乐观结论很远。比如,接种的人群年龄和职业分布是否相同,开始接种的时间是否相同,都会对保护率产生明显影响。

我举个例子:一般认为宫颈癌疫苗需要接种3剂,上市的研究发现9~14岁人群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好,接种2剂就够了。如果A疫苗在9~14岁人群中做研究,B疫苗在成人中做研究,结果发现A疫苗只需接种2剂,B疫苗需要接种3剂,能说A疫苗比B疫苗效果更好么?当然不能,两者实际上很可能是一样的,只是研究对象年龄不同而已。

对于9~14岁人群,宫颈癌疫苗2剂就够了

陶医生还坚持认为,药物临床试验的关键目标就是验证疗效,其次才是安全性。疫苗的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性总体优秀,所以疫苗临床试验的重中之重就是验证保护效果。

如果证据力度从0到10逐渐增强,我认为临床试验结果的力度可以达到9,真实世界数据的力度顶多达到5吧,如果没有详细分析、排除各种混杂因素(注意:不是所有混杂因素都能排除),可能只有2~3。

最后,接种率是王道,中国不着急,但早接种早放心。

目前接种率最高的地区是以色列,每百人接种剂次达到了120剂,美国和英国都是70剂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国内疫情已经大大缓解。4月18日,以色列的民众不再需要在户外佩戴口罩!中小学和幼儿园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恢复线下授课,还将从5月23日起允许接种了疫苗的外国旅游团入境。4月23日,以色列首次出现10个月来的无死亡日!

同样,美国和英国的疫情也已经有了明显的缓解。美国疾控中心:截止4月20日,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8700万人中,仅报告感染7157人。同期,美国未接种疫苗者中,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1200万人。

截止4月29日,中国累计接种25346万剂,已经于27日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接种剂次数最多的国家,但按14亿人口计算每百人仅18剂,全球排名靠后。

上图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日接种量存在周期性波动,周末最低,周四周五最高。最近7天,中国的日接种量明显提升,4月29日的日接种量达到了创纪录的955万剂,这主要与疫苗恢复供应有关。这种恢复供应,主要是依靠生产企业把疫苗原液分发给其他企业去灌装成制剂。将来,还会允许生产企业在单个瓶子里灌装多剂次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产疫苗首次实现原液与制剂的分离加工

陶医生简评:

尽管不同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有所区别,但目前批准紧急使用的疫苗都安全和有效,接种的收益远远大于风险,哪个国家尽早完成大多数人的接种,就能尽早摆脱病毒的蹂躏或威胁。

中国从3月下旬发起大规模接种行动,目标是7月底接种40%人口(11亿剂次左右)。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完成这个任务难度较高,需要日接种量达到1000万剂次以上,而目前平均日接种量仅为461万剂。日接种量不到预期的一半,主要困难在于疫苗供应不足,而不是接种能力跟不上,也不是群众接种积极性不高。

疫苗供应不足,一方面有成品灌装线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与我国对外支援疫苗有关。下图是一份截止今年3月底的疫苗生产与出口量统计:中国将疫苗供应量的48%(1.09亿剂)用于出口;美国几乎是一毛不拔,把疫苗全囤在国内了;印度疫情那么严重,竟然也出口了5500万剂疫苗,占其供应量的44%。

如果中国没有出口这1.09亿剂,那么中国的日均接种量很可能接近1000万剂,基本就能实现100天完成40%人口接种2剂的目标。

陶医生觉得,中国本不必太着急开展大规模接种,如果因为疫苗需要援助其他国家而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目标,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中国能够把传统的防控措施执行到极致,这措施对原始病毒和变异病毒都有效,所以时间在我们这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优先把疫苗供应给疫情水深火热的国家,实现雪中送炭,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很好么?

关键,中国有强大的疫苗产能和组织协调能力,如果解决了巨量疫苗原液产能变成疫苗产品的瓶颈,那么中国的日接种量会迅速提升,最高值有可能达到1500万剂,并迅速补上前面落下的进度,7月底实现40%人口全程接种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在疫苗供应量足够的情况下,早点实现高接种率早放心,不让好事多磨,避免夜长梦多,我觉得领导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