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大名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熟悉,这个文武兼备的全才,是心学集大成者,为后世所推崇,但是他仅仅活到57岁即英年早逝却也让人感到无比可惜,那么王阳明为何会如此短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的祖母岑老太夫人寿享达101岁,这在古代是绝对的高寿,就算是当代,也是绝大部分人都不可企及的长寿高龄。王阳明的祖父王伦也活到了70岁左右,这在明代亦属于较长寿,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寿享77岁,在明代亦属于长寿,而且王华本可以活得更长,但他天性仁孝,母亲去世时因为悲伤过度,且为母送葬时为表孝心赤足行走达数公路,结果不幸感染风寒,很快便去世,要不然可能活得更长。

也就是说,王家自王阳明以上两代人皆属长寿。尽管王阳明57岁的寿命还算不得下寿,但对于普遍长寿的王家来说,王阳明57岁的寿命确实算得上是短寿。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能文能武,还是个军事家,他入仕之后,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宁王朱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作为明代少有的文武兼备的全才,王阳明武功方面的成就虽然稍逊于他在文学、思想上,但也可谓不遑多让,正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官场,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于两广深入不毛之地,在江西运筹帷幄平定宁王叛乱,才导致他身体不堪重负而英年早逝。

王阳明的父祖两代都比较长寿,因此,他的早逝应该不是遗传问题,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他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积劳成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而王阳明自出生后便慧根俱足,聪明异于常人,虽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但他毫不气馁,终于在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时高中进士,王阳明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一生平定过南赣之乱、两广盗乱及宁王朱宸濠之乱,可以说是为大明王朝奉献了一生,而也正是他这数十年的官场生涯,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上疏为被大太监刘瑾迫害的薄彦徽、戴铣等二十余人鸣冤而遭到刘瑾的迫害,遭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龙场驿栈驿丞,不仅如此,在谪贬途中刘瑾还派人追杀王阳明,若不是他伪造跳水自尽估计当时就命丧刘瑾之手了。官场如此险恶,王阳明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高度紧张也令他整个人身体都感到极度疲惫。

特别是这惨无人道的廷杖,对于身体本来就不算强壮的王阳明来说伤害是无穷的,在谪贬贵州龙场的这一年多时间里,王阳明的居住条件极差,贵州自古以来便是蛊毒瘴深之地,他与仆人栖身于阴冷的山洞之中,饱受湿气的侵袭,这无疑更加损伤他的健康。

身为封疆大吏,王阳明却始终身处前线为大明王朝四处扑火,嘉靖六年(1527年),深受肺病之苦的王阳明拖着孱弱之躯奉旨征讨广西田州岑猛的叛乱,叛乱虽平,但朝廷迟迟未能下旨让他班师回朝,无奈之下,病痛折磨越来越痛苦,不得以他未经批准便自行班师回朝,还未及走到家乡,便于嘉靖七年(1529年)十一月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临终前,他给陪同左右的弟子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表达了对自己光明磊落一生的肯定和对人世间美好的眷念。

作为明朝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心学集大成者,他的一生却始终难以跳脱开官场的各种羁绊,自小身体都不大好的王阳明,进入官场后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显然不是他的身体所能承受的,更何况他的官场生涯长期远离京师,出任地方官居多,又多次在两广一带平叛,水土不服和自身身体素质的有限,很快便压垮了他,长期忙于公事对他的身体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才导致了一代大儒王阳明的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