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防部5月2日官方消息,继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四月份在中国南海海域展开战备巡航与战术训练后,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编队已经出航,在相关海域开展战术训练。这意味着,尽管“辽宁”号航母编队目前已经北返北部战区,但南部战区海军的“山东”号航母又“接力出动”,继续在中国周边敏感海域展开训练、保持军事存在,在中国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后,如此高强度的出动,这还是第一次。

尽管目前,“辽宁”舰和“山东”舰在中国南海、台湾周边海域的航行画面、训练细节还都没有放出,但两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在今年三月份到五月份的“春季脉动”已然引起了不少中外媒体、军迷群体的注意。相信大家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辽宁”舰、“山东”舰与美军航母的技术、战术水平差距,二是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与核动力航空母舰在机动、部署、运作上的差别,常规动力航母与核动力相比,是否真的“毫无技术优势可言”?

辽宁号与尼米兹级对比

(除了因为甲板面积,歼-15的个头比F/A-18大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第一个问题,大伊万觉得完全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尽管这几年来咱也确实看到了不少鸡血文章,把“辽宁”舰和“山东”舰两艘航母的总体战斗力跟美国海军的“小鹰”级甚至“尼米兹”级放在一起对比。 但大伊万觉得,在舰载机机队数量、舰载机技术水平、一个波次出动规模等关键战术数据与强敌差距甚远的情况下,在咱们的航空母舰依然缺乏某些关键性的战役战术兵力的情况下,强行讨论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和美国海军“尼米兹”级的差距是没什么意义的。

“小鹰”号航母

咱们还不如直接跳到第二个问题,讨论常规动力航母与核动力航母的技术差异,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们很快、很快就能得到类似于“小鹰”级的大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了,这一问题反而有用处的多。

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

提到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和核动力航母的技术差距,估计大多数读者老爷的第一反应都是“切”,也确实:相比具备无限续航能力、无限高速冲刺能力、快速启动和迅速加速能力、半寿命甚至全寿命期不需要换料(比如“福特”级)、一听就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依然用着落后的蒸汽轮机动力、续航力和高速冲刺能力受到本舰重油储备量制约、启动速度和加速都较慢、部署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补充燃料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的这么多差别,让军迷群体对中国海军正在建造的某艘“大船”抱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希冀,争论这艘“大船”到底是“常”还是“核”的军迷甚至在网上直接分成了互相攻讦的两派。

那么,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从技术性能上来说,与核动力航空母舰相比真的毫无优势可言吗?并非如此!咱们都知道,评价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标准,主要看两个比较大的指标和一堆比较小的指标,两个“比较大”的指标分两块,一是航空母舰的“平时”状态,二是航母“战时”状态。

“平时”状态

首先说航母处于“平时”状态下的勤务性、维护性好了。大概在去年这个时候大伊万曾经就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执勤与修整规律做过科普,“尼米兹”级航母的维护与部署执行的是PIA/DPIA(增量维修)循环规律,每个PIA(计划增量维修)循环大约是三年时间,两个PIA结束后自动转入一个DPIA(计划入坞增量维修)阶段。

换料综合大修的布什号航空母舰

算下来每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在三年也就是36个月的时间里,真正处于执勤状态的时间大概只有8到10个月左右,另外还有12个月的时间理论上处于“低强度部署”状态,可以随时重返战场,同时在部署前后各一个月还要实施一系列舰机合练等。加在一起在一个PIA循环中,每艘“尼米兹”级航母大约有22到24个月处于理论上的“部署”状态,占到部署时间的61%到67%,在这其中,又有约8到10个月的时间处于真正的“待战”状态,约占到总部署时间的22%到27%。

相比之下,据美国海军计算,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在执勤与维护上的表现反而要好于核动力航空母舰,譬如咱们去年曾经提过的、“尼米兹”级航母服役6年后要实施的第一次DPIA维护,而按照美国海军的维护标准,DPIA维护共需要16个月的在坞与试航时间才能让航母归建。但“辽宁”舰在2018年实施的同类DPIA维护中,于2018年6月进坞、2019年3月份就完成了维护、2019年4月份已经开始参与阅兵任务了,前后只花了10个月的时间,相比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少了足足半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辽宁”舰的吨位较小、设备也较新,相比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天然具备维护时间短的优势;另一方面应当是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组相比核反应堆要容易维护得多,减少了在坞时间,而减少的在坞时间可以有效增加部署时限,这无疑是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在“平时”状态下相比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

“战时”状态

说完了航母的“平时”状态,咱们说说航母的“战时”状态好了,战时状态的航母本舰战斗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项:一是航母的升火准备和出动速度、二是航空母舰的航渡与机动速度、三是航空母舰的航空战保障能力、四是航空母舰的战时后勤保障能力。

先说航母的升火准备与出动速度好了,这方面核动力航空母舰相对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具备绝对优势,毕竟核反应堆从低功率到高功率的耗时是以分钟计算的,航母从“冷机”到“开车启动”所需要的时间是以小时计算的;相比之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就差得多了,从蒸汽轮机的低功率状态提升到全功率出动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以数小时计算的,而从“冷机”状态再到升火启动状态则是以十小时为单位计算的,尽管也经过了多次启动程序的优化,也依然无法达到核动力航母的启动、出动速度水平。

其次是航空母舰的航渡与机动速度,这方面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规程与统计,认为核动力航空母舰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在航渡速度上的差距并不大、机动速度上的差距有一些:

一是航渡速度,美国海军CBG/CSG(航母战斗群/航母打击大队)的航渡速度这么多年都是比较固定的,在18到20节左右,当然在比较紧迫、需要紧急赶赴战区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海上大飙车飙到24节以上。由于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的最高速度差距不大,故而以两种航母为核心的CBG其实都能维持住这一航渡速度,唯一的差别在于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力问题、需要偶尔慢下来加油补给,但由于为航空母舰护航的舰艇并非核动力,护航舰艇是需要停下来实施的加油补给的,因此又拖慢了核动力航母的机动速度。故而美国海军认为,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CBG在航渡速度、航渡总耗时上差距不大;

二是战区内的战术机动速度,这方面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优势倒是有一项,还是核反应堆带来的动力组从低功率到高功率快速切换能力,美国海军认为核动力航母从经济航速提升到最高航速的时间是以几分钟计算的,而常规动力航母所需的时间是以十分钟计算的,在战时这可能对于战机的放飞与回收有着关键的影响。

最后是航空母舰的作战与后勤保障能力,这方面根据美国海军的统计,认为核动力航空母舰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差距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航母舰载燃油方面的差距,由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空间盛载蒸汽轮机使用的重油等燃料,故而相应地、为了舰载飞行所准备的航空煤油储备量就有一定的下降,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航空燃油油库大概可以携带1300万升航空煤油,而“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航空燃油油库就只能携带大约600万升航空煤油了,少了几乎一半,相应地舰载机持续作战时间在不补给的情况下就得少一多半;

二是在航母淡水方面的差距,由于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核反应堆几乎可以提供无限的电力供应,理论上核动力航母可以具备更强大的海水淡化能力、甚至让全舰舰员每天都能洗好几次澡。但由于常规动力航母的锅炉对淡水的需求反而更高一些,因此二者在淡水制备方面差距不大,只不过常规动力航母拿出宝贵的能源制备淡水的后果就是进一步减少续航力、可能需要更多的舰队补给舰对其进行燃油补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此,在经过如上分析后,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核动力航母之于常规动力航母来说,主要的优势在于快速出动能力、战区条件下的战术机动性和持续遂行航空战的能力;主要的劣势则在于一个执勤周期内的实际执勤时间;而在航渡时间等要素上,二者基本旗鼓相当。这说明了常规动力航母在战役、战术运用得当的情况下,相比核动力航母的劣势倒没有那么大,当然,这是在二者的吨位、舰载机机队数量、舰载机机队要素完备程度基本相当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故而,说一千道一万,咱们的航空母舰要真的赶上“尼米兹”的水平,起码也要等到“大船”真的造出来之后,方能在性能上决一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