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对有“侠客梦”的夫妻,骑马从新疆出发回福建,一路上两个人三匹马,跨越8000多公里,已经整整行走一年,并花费掉30多万元。这几天夫妻俩人的小马队在路过湖北十堰时,受到媒体舆论关注。

要知道仅就以上的简述讯息来讲,是看不出这场“侠客梦”有什么特别之处的,除却山高路远,就是花销不菲,所以就这对夫妻被打上“有钱人的生活,我们不懂”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然而这对夫妻在谈到“侠客梦”时却道出现实的维艰,他(她)们强调结婚生子后责任越来越重,所以才会赶在女儿长大前实现,否则可能将来没有时间。

可对于这段普遍存在的现实物语,非但没有受到舆论层面的认同,反而招来各种嘲骂,甚至随着嘲骂的起势,夫妻俩的“侠客梦”被认为是“闲人作妖”。不过回到当事夫妻的语境里,一路之苦,却像是人生洗礼。

在他(她)们看来:“这段旅行就相当于把人的一生浓缩成短暂的两年时光,就是我们认为从开始就不能放弃,毕竟这是我们的人生啊,因为路上吃到很多苦,所以回到家里感受平常的一天,躺在床上,有热水洗澡,吃着家常菜,都会觉得是很幸福的事情,因此会更加珍惜未来的普通生活。”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这段透着“不知苦,怎知甜”的陈述,更像是把回乡之路看成是救赎之路。所以对于他(她)们的游历体验,也就跟多数人认知的旅行完全不同,而更多的存在感被推向取经的释义。

只是这对夫妻还没有结束行程就花费30多万(元),不免让人觉得,人不是在受苦途中挣钱,就是在受苦途中花钱,索性跟钱相关,必有苦受。索性好像回到诗和远方的幻象里,似乎平凡才是人生归所,可这真的有人信吗?

在一定层面上,旅行的意义历来被捧得很高,这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小目标”里也能有所感知。可事实上被捧得很高的旅行,往往显得并不亲民,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讲,周边游一下也会伤到生活的筋骨,所以也就能理解这对夫妻在祭出“半路花费30多万”后,吃瓜群众为何是嘲骂的嘴脸。

因为无论是对马蹄的心疼,还是对贫富的揣测,其实回到根本上就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在作怪。毕竟当你还在为一张打折机票费尽心思时,人家却花重金买马回乡,这种时候“吃不到葡萄酸说葡萄酸”的心理自然是呼之欲出的,即便人们都知道这不关自己的事情,然而人不就是在攀比中焦灼成性吗?

虽然我们都知道报道的初衷是希望人们尽可能不被生活淹没,该有的理想和追求不能丢。但是在经济条件和现实责任面前,理想和追求本就是奢侈之物。当然如果你认为30万(元)的数目并不大,那只能说明你更适合去攀登珠峰或月球旅行。

另外有一些人揪住他(她)们的“女儿还小”不放,认为这对夫妻极其不负责任,并强调这种事情应该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完成最好。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就是个人行动如何平衡家庭责任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个人行动必须平衡家庭的利益才行,否则个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

在一定层面上,撇开先入为主,我们应该相信这对夫妻已经把年幼的女儿安排妥当,只有接受这个层面的认知,才可能理解“苦行之旅”到底意味着什么。要不然,结构性的去理解这对夫妻的行为,只能是进入一意孤行和不负责任的强标签范畴。

可作为人生的量化,适度的让家庭责任让步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也是需要的。只有如此人的完整才能融入生活的完美。要不然过分把家庭责任奉为个体的圭臬,就会让人生遗憾不断的分化在不同滋味的家庭里,可这样的蜷缩真的好吗?

与此同时,虽然说“旅行成刚需”已是事实,但是回到具体的现实层面,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实现高预算的旅行。就比如这对有“侠客梦”的夫妻,他(她)们一路风尘,不仅没有收入,还持续消耗着,这对于很多人而言自然是无法实现的。

不过当事人也提到,花销除却之前的积蓄外,还有来自网友们的“打赏”,因为从他(她)们的旅行构建来看,确实是有网红气质的,所以受到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般体验本就是非寻常的游历,它本身更适合被围观,而非是被效仿。

因为在功效主义的逻辑里,它并不在常规功效计算的尺度里。不得不承认,在幸福计算的审视里也是分层的,以至于幸福的定义从来都是五花八门,并且在这个分层的过程中,相邻之间总是谁也看不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