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喜欢星空吗?

来自浩瀚宇宙的震撼景观

充满着神秘和诱惑

广阔无垠的浩瀚星海

流转着银河一般的浪漫闪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我们看到的星空除了用

相机拍出的太空高清照片

又或者是用丙烯或者油画画出的天文奇观

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呢?

最近小志就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星空

《蟹状星云》

《星空》

《猎户座星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以为这些图片都是拍摄的实景吗?

它们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你也不信吧?这是刺绣能做到的吗?

而这些作品就是出自

号称苏州“魏璎珞”的陈英华之手

她用一针一线勾勒出了“针尖上的宇宙”

/ 陈英华 /

刺绣非遗传承人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在最近江苏南京2021年“中国航天日”

主场活动现场,首届

“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中

她还获得了”ISEAIA大赛特别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她说到创作“星空”系列的灵感

其实是有一天,她在一位老师那里

看到了几张星空图片

当时她就被星空的深邃广袤给震撼了

心想能不能用针线把它们再现出来

但因为星空的特点是神秘莫测、淡入淡出

传统的针线和技法都不适应

为了寻找最合适表现的

丝线她进行了100多种尝试

最终把丝线做到了桑蚕

吐丝的粗细,是普通丝线的1/16

她说在绣《 马头状星云 》的时候

用到了黑色、红赭、红、梅红、紫色

茄紫色及少量蓝等色等

她运用了十多种针刺手法和

近乎20多种颜色才将星空之中的

马头星云用刺绣的款式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作品中如同星云梦幻般的紫色

一眼望去让人不能自拔

《 马头状星云 》

在绣《狮子座星云》的时候

她先用斜线条直丝绣制狮子的轮廓

然后用小乱针排列绣制云彩

用不规则排列绣制绣制周围的气体

光是针法就用了20多种

前后历经数十遍才完工

《 狮子座星云 》

在绣《日斑》时,采用了创新的针法

花了近两年时间才完成

日斑是太阳周围的一种火焰性质的光芒

这也是最让人惊艳的一副作品

虽然没有亲手抚摸到这样的刺绣

却能够从上面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效应

使人感受到阳光的炙热

这里面蕴藏了陈英华亲手

创造出来的一些创作手法,不足为外人道也

《日斑》

在绣《天王星》的时候

天王星共有11层光环

不同的环有不同的颜色

从不同的观看角度又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从远处看呈现出万年不变的天蓝色

而近处看就会发现 这种颜色

具有渐变的效果, 不可谓不神奇

许多人认为这幅《天王星》甚至已经

超过了哈勃望远镜拍摄水准

堪称为中国人扬名了

《天王星》

精致的走线搭配丰富的配色

即便是同一色系的作品

也能肉眼见出 繁杂的 工序和层次

当你靠近仔细端详时

你会发现细细密密的针脚

通过粗细各异的丝线,所展示出来的光晕

由于太过惊艳,美国宇航局NASA

更是多次前来求购

但她连价格都没问就直接拒绝了

“这是我最爱的一组作品

我花了很多心思

我想把它们留在国内的科技馆

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

创作这些作品,陈英华还专门来到北京天文馆

通过天文望眼镜观察各种星空迹象

她不禁感叹,穿梭在浩瀚的宇

是如此壮观与美丽,太精彩、太迷人了

之后,陈英华又潜下心来

创作了“天文奇观”系列的刺绣

而今年,是陈英华接触刺绣的第34个年头

名气已享誉国内外的她

骨子里的那份情愫始终没变:

“想让更多国人了解到

传统的手工刺绣,并传承出去。”

1973年,陈英华出生于苏绣发源地苏州镇湖

作为苏绣之乡,女子学习刺绣

一直是这里代代相传的传统

而陈英华从小便在各色丝线锦缎中长大

刺绣对于她来说有一种刻在骨血中的亲切

14岁时,陈英华正式拜母为师,学习刺绣

刚入门的学徒必须打好基本功

每天都要在绣桌前坐

十五六个小时学习针法与分线

漫长的时间,与成千上万遍的重复

不仅是锻炼出娴熟灵巧的手指

更是为了磨掉人身上的焦躁与杂念

苏绣是寂静的,却也是鲜活的

需要艺者修炼出一颗沉静专注的心

才能呈现苏绣的华美

虽然在一些人眼中

这是一门很枯燥无聊的手艺

陈英华却绣得比同龄人要好

还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当我坐下来刺绣的时候,

内心会觉得很平静,

我喜欢这种感觉,以针为笔,

以线着色,在纱布上挥毫。”

后来,许多曾一起学习

刺绣的小伙伴纷纷转了行

而陈英华,依旧守在绣桌前

天资聪颖,与多年来耐得住寂寞

让她灵活掌握了多种绣法

而时光也从不辜负有心人

她的技艺在岁月濯洗下越发高超

不论传统山水风景

花虫鸟兽,还是人物肖像

都能信手拈来,轻松驾驭

双面绣作品

两面都可以看,每一个线头、

线脚都要严密缝合,每一根绒毛

大概是一根丝线的十六分之一

《贵妃醉酒》

几十种色彩搭配,十几种针法切换

步骤极其繁杂,人物神态自然逼真

《烟雨江南》

《向日葵》

《雄狮》

眼神穿透力极强,栩栩如生的

毛发仿佛一伸手便可触摸到

多年的沉淀与积累使得陈英华的

刺绣手艺已达登峰造极之势

自2006年开始,她便被邀请去

给北京故宫博物馆复制刺绣文物

由于大多文物的刺绣针法已经失传

因此复制文物不仅需要极为深厚的刺绣功底

还对绣者本身的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不出任何差错,陈英华便

查阅了大量文献,还专门前往

清华美院学习绘画和色彩原理

最开始,她承接了故宫乾隆花园

倦勤斋门框中间的双面绣夹纱修复任务

她查阅了大量资料

用了60多种颜色,共15种图案

运用了缠针、滚针、旋针等多种针法

历时两年,终于再现了200多年前的皇家刺绣

2008年,她又接手了“米珠龙袍”的复制

这件康熙赐给三公主的皇家公主礼服上

整件龙袍,有着形态各异的八条龙

而且龙鳞上充满着小米般细小的珍珠

缀满40000颗微粒珍珠做龙鳞,珠子仅有0.5毫米

因为珍珠太小,普通针根本无法穿过

这种极其费眼,极度耗神

陈英华用了1000多天,没日没夜的运针

终于重新绽放了龙袍的威严

该龙炮最终被内蒙古博物馆珍藏

之后她还修复了

太上皇宫龙椅上的一个坐垫

龙椅坐垫以盘金绣为主,图案用18K

真金手工制成,粗细程度与原物一模一样

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要为一件绣品耗费

这么多的心思与功夫?

陈英华说,自己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

就只想着“尽量绣好”

这也成了她淡然人生中唯一的偏执

至今,她修复的故宫文物多达100多个

为传承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她也在学校成立了刺绣基地

在传递刺绣文化的同时

也希望你呢会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手艺

于是,在陈英华的耐心教导下

苏州的绣娘队伍正不断扩张

她们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忙碌着

心无旁骛地刺着绣

针尖戳破纱布,微风拂过指缝

而陈英华始终坚守着那份匠心

不离不弃,永怀热忱

美好的事物永不消散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这些手艺人的传承下历久弥新、闪闪发光

-End.

▌推荐阅读

▌ 版权声明:
1、本文内容来自公众号美术志,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用于学习,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2、转载授权chen@eeff.net。3、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在30日内进行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chen@eeff.net,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