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的纪念册

凡有城市便有地名,地名产生于人类文明的曙光时期。它连接着城市的文化源头,是城市从孕育到生长全过程的历史见证。地名不但记录着城市山川地理等自然元素的历史变迁,也反映城市功能的变化轨迹。它记录城市风物,也反映乡风民情。地名既是城市的标识,她也能向你诉说这座城的沧桑之变。

本世纪80年代,当把武昌县、汉阳县、新洲县、黄陂县四个毗邻武汉市区的郊县划归武汉市以后,这座城市的版图一下子就变成了一支由西向东飞去的蝴蝶形。美丽的蝴蝶是千百年来“修炼”而成的,很久很久以前,她还是一个“点”而已。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都诞生在两条江的交汇处那样,古老的汉水和长江是武汉的母亲河。在汉水女神让她的漫漫清流注入长江的地方,注定了会有座名城诞生,这就是华中重镇武汉。武汉的城名当然是总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首字而得名,这体现了精练概括的命名原则。但武汉这个名词却最早见于明代初叶姚宏模的《重修晴川阁记》一文之中。而武汉作为行政区划的城市名称正式使用,是1927年1月由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定名的。

蝴蝶的翅膀伸展开来,东西最大横距达134km,南北最大纵距达155km,面积有8400km²。湖北省的首脑机关座落在武昌东湖、水果湖侧畔,靠近古老的放鹰台文化遗址。这个在1956年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是目前武汉地区发现的一百多处文化遗址中年代最久远的一处,呈现出早期屈家岭文化的特点。这说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武汉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类聚居生息了。武汉市政府在隔江相对的江畔,那里有一座防汛纪念碑。这块碑以及陆续发现的历代的防洪碑记,都意味着“水”与这个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地名是城市的细部标识,要亲近一座城市,首先要从地名开始。请你试想一下那些问路的陌生人。而每个人的大脑里都储存有一个地名信息系统;请你观察一下那些答问的人,他们对于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多么熟悉,那便是我们通过地名保存着的关于家乡的最古老的文化遗产。

地名也是城市的档案馆,地名越多越复杂,说明城市规模越大;地名变更越快,说明城市发展的节奏越快。1986年,武汉市政府组织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地名普查,出版了《武汉地名志》。该志记载了武汉城区有大小街道里巷1994条,其中大道17条,路378条,街368条,里巷1231条。这些街巷各有名称,极少重复,此外还有地片名数百条,其它地名数据千条。这部地名志总计收录了武汉城区现实地名8666条,历史地名3596条,共提供地名信息12262条。而在这以后大约每年以几十上百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着新地名,可见这座城市的规模。在1990年的现实地名中,自然实体地名有山、峰、河、湖、港、海、矶、口、汊、塘及其它共10类255条;聚落地名有城、道、路、街、里、巷、村、湾、墩、嘴、坊、岭、台、桥、山、口、湖、店、区、宿舍、杂等21类4905条。另外就是一些文史地名和经济地名。

你会发现武汉地名中的许多聚落地都是由自然地名演变而来的,像山、洲、岭等,而且它们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路、街、里、巷这些人文地名。这就说明了自然因素在地名中占有重要成分。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首先勾勒了武汉三镇的基本面貌,而古往今来的武汉人在其中开山筑路,修堤建桥,盖屋建房,才密密匝匝地织出了五彩四溢的街道蛛网,于是才有了一张密集的城市交通图和地名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家园。武汉三镇鼎立的大体格局,便是由长江、汉水所定。公元14世纪60年代以前,汉口都是一片芦洲,与汉阳相连,那时以前的武汉都是双城并立之形。直到明代成化年间,汉水忽从今郭茨口冲出一道,从原由龟山南麓入江改为由龟山北麓入江,将汉阳一分为二,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以后才有了汉口的迅速发展。

地名是城市的纪念册,一个地名,或许附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或许镌刻着一件不凡的历史,或许彪举着一个杰出人物,或许蕴含着某种意义。因而,地名成为反映城市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武汉存在不少因特征事物命名的地名,它最能表现武汉地形、地貌和街区的特征,如三眼桥、姑嫂树、双洞门、鼓楼洞、月亮湾、三层楼、六角亭、铜人像、笼灯堤等。它们形象生动,上口易记,富于独创性和乡土特色,因知名度较高而往往成为区片名称,如六渡桥、司门口、堤角、单洞门……。

武汉有大量地名是富含时代特征的,它们传达出武汉城市功能的历史变化轨迹。例如在汉末三国两晋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城垒、军港和与军事人物有关的地名:偃月垒、夏口城、诸葛城、梁废城、锁穴、铁门关。与关羽有关的卓刀泉、洗马长街、藏马洞、关帝街、磨刀石;与鲁肃有关的鲁山、鲁山城、白马洲、鲁肃湾等;与黄盖有关的黄军浦等。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武汉具有军事城堡的重要功能。明末清初以后,武汉出现了不少因行业命名的地名,如筷子街、玻璃街、板厂街、打扣巷……说明了当时的城市手工业已经兴起发展。清末民初产生的一些地名还体现了武汉是万商云集之地,如药帮巷(河南药材行)、万寿宫(江西会馆)、福建街(福建公所)、宝庆码头(湖南宝庆会馆)、广东巷(广东公所)、安徽街(安徽会馆)等。由此可见当时武汉商业经济生长以及海纳百川、容纳四方的开放性。产生于大革命时代、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地名,如中山大道、黄兴路、民主路,起义门、首义路、彭刘杨路,张自忠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有力地证明了武汉在近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所起的中心地位和作用。

地名是无形的历史文物,许多地名证实着武汉的地理变迁。如“汉阳”,证明了汉水曾经改道,“新河”分明是一条人工河,“辛安渡”说明这里曾是古渡口,“石乔口”印证着这里有一座特殊的桥,它处在河的入江口处,“黄孝河路”证明了有一条消失的河……这些地名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沧桑之变。

至于那些富含故事、名人轶事、风物传说的地名就更是宝贵的地方文化遗产了,如鹦鹉洲、知音路、舵落口、骡走庙等。还有一些因谐音和雅化而变化多端的地名,如八吉街、谋知巷、半市街、时人馆等,它们深藏的内涵往往变成了一些“地名之谜”,这就更会引发人们考究的兴趣了。

蛇山为脊

三镇之一的武昌有过许多称谓。早在西汉它称沙羡县,到三国叫夏口城,东晋以后又称汝南县(这个名称透露了武昌有大量的河南移民的信息),直到隋朝开始称江夏县。江夏这个名称使用时间最长。民间根据所修城垣也把武昌叫郢城、鄂州城。可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武昌这个名字却并不属于武昌,而是属于湖北的鄂城。三国时,吴主孙权曾取“因武而昌”的意思,将鄂城取名为武昌,并且还将都城也移到这里。直到民国四年(1913年),国民政府才将武昌县(就是现在的鄂州市)改名为寿昌县;而将江夏县改名为武昌县。可见江夏才是武昌最著名的古称。

相对于水文化色彩相当突出的汉口而言,武昌可以说得益于山了。对武昌旧城区,民间用“九湖十三山,外加一个黄河湾”的说法来概括它的地形地貌。其中仅仅自然实体类的山名就有69处,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依傍着一座山,例如武汉大学建在珞珈山,华中理工大学背靠喻家山,华中师范大学修在桂子山,而武汉工业大学位于马房山……。在众多的山中,惟有蛇山是众山之首。蛇山不但在地理上是武昌的脊梁,在城市发展史上它也是武昌城的历史起点,是武汉的人文发祥地,因此,可以说蛇山是武汉的祖山。

公元223年,濒临长江天堑的黄鹄山被一位军事家看中,认为它是“上控蜀川,下视吴起”的要地。于是他便命令在山上修筑了一座坚固难摧的城堡,在城头的黄鹄矶修了一座军事盯望台,以观烽火狼烟。这位军事家就是三国吴主孙权,这个盯望台日后就演变为声震中外的黄鹤楼。这个城堡非常小,周围不过二三里,只开有二个城门,因而它只产生了一个地名夏口城。到了南朝,它就扩展为“郢城”,以后又经过了两次大的扩建,唐代改名为鄂州城,明代改名为武昌城。由此观之,武昌共有1700年的建城史了。夏口城的建立成为了武汉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自古以来,武昌城是以蛇山为原点辐射开来。蛇山横亘城中,将城分为南北两块,历代军、州、府、县四级衙门密密匝匝地环布蛇山四周。城内街道大体顺着山势横平竖直地发展,山南为商业闹市,而街道多由湖堤变成,有些是明代楚王府的宫殿楼阁。山北是密集的万家民房,街道多依山傍湖。清末洋务运动中大兴土木,建厂修路,使城市发生较大变化。而在本世纪以来它的变化就更大了,所以新地名产生的节奏也不断加快。

从武昌的古今地名可以看出武昌的特点。它城门地名多,小东门、大东门、汉阳门还是唐代的地名,它们使用了1100年。由官署衙门而得的地名多:察院坡、巡道岭、都司湖、抚院街、都府堤、粮道街、学道村、司门口……可见武昌在历史上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以文化设施命名的地名多:读书院、御书楼、学府街、崇文坊、文昌阁、方言街……;以王府旧宅命名的地名也多:王府口、后宰门、楚望台、梳妆台……;特别是三国遗址地名多:曹操庙、刘备郊天台、吴主庙、白马洲、关公桥……。这说明三国英雄人物曾将武昌作为他们施展才华的政治舞台。可见武昌是一座文化植被十分丰厚的古城。近现代以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都集中在武昌,而且长久以来都保持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不是没有历史渊源的。

山水变奏

汉阳是一个真正的古名,它使用了1300年。从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将汉津县改名为汉阳县以后,一直使用到现在。因汉津古城位于汉水之北,根据我国自古以来地名的命名原则“山南水北为阳”而改名为汉阳的。在这以前,汉阳也叫过石阳、曲阳、沌阳、汉津。

汉阳的建城史还要早于武昌。它最早的城叫卻月城,是东汉一位姓戴的监军御史所修,由刘表手下的江夏太守黄祖所守。它的位置在龟山以北靠近月湖的汉水入江口的河床处,大约就在现在的江汉一桥之下的河道中。它是武汉地区最早的一座城。在公元206年,它就被孙权攻破而废圯了。

三国以后,汉阳还建过9座古城,这些城中,仅有唐代所建的汉阳城保留下来了,直到1928年拆除。汉阳城先后开过8个和3个城门,因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城门地名。从以上建而又废,废而又建城堡可以看出汉阳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它就是所谓兵家必争之地。

汉阳在武汉三镇之中,是古今变化最大的地区。这主要决定于大自然在这里使用了许多“大手笔”,而这都能从地名中体现出来。例如,汉阳本应处在汉水以北,才叫汉阳,现在却处在汉水的南面,这分明是汉水曾经改道。而汉水果然是改道过,其结果是使汉阳的版土几乎失去了一半。学术界认为,汉水改道是在明成化年间,它从原龟山以南入江,改为从今龟山以北入江,这就将原来汉阳、汉口连成一片的版图一分为二了。汉水的这一“大手笔”虽然使汉阳失去了大片疆土,但却使汉口脱颖而出,飞速发展,一跃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又如,偌大一个鹦鹉洲,能藏兵数万,能宴会宾客,却忽然就湮没在水中,身消形隐,不见踪迹。而在江边又淤起一块巨型沙洲,使汉阳的面积陡增了20km2。那么还是叫它鹦鹉洲吧,以表示对古鹦鹉洲的纪念和怀念。不过,此鹦鹉洲并非彼鹦鹉洲,武汉人就应该具备这些地名常识了。

汉阳的确是座山水变奏的城。它的老城区有大量从堤湖演变过来的地名,如三槐岭、顿甲岭、月湖堤、笼灯堤……

汉阳作为武汉地区建城最早的文化古城,在地名中可以找到许多见证。一是古城地名多,因而城门地名不少,南纪门、朝宗门、凤山门……;二是老街地名多,高公街、西大街、显正街、洗马长街……;三是文化古迹多,如晴川阁、归元寺分别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宗教丛林,而钟家村、琴台路、知音路……蕴含着美丽的传说故事;禹功矶、鹦鹉洲、郎官湖……这些地名中有道不尽的文化内涵。

与水争地

过去,汉口也叫“汉镇”。民国初年,称为“夏口县”。旧时的文人喜欢称它“汉皋”、“汉上”。远在春秋时期,这里称为“夏氵内”。《左传》中解释说,夏氵内,就是夏水(古时汉水河系)弯弯曲曲地流入大江的地方。

比起有1700多年的建城史的武昌和汉阳来,只有500多年历史的汉口就算个小兄弟了,但它却是三镇之中的后起之秀。可以说你想象不到它是在多么狭小的地盘上发展起来的。最初,它的形状象一条卧倒在地的长长的扫帚。老武汉人大都知道,汉口街市起源于汉水入江口上下的沿河、沿江一带,这条依水的街道是汉口经济的发祥地,曾经店铺密集,竹楼林立,也是汉口的第一干道。

长堤街原来是一条长长的大堤,长堤街以北,包括现在的中山大道是百里平湖一片。长堤一修,正街、中街、夹街才在它的保护下兴盛起来,这狭长的一带,便是“扫帚”的“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堤取土,在长堤以外竟挖出了一条人工河,上自硚口将河水灌入,下到现在的东堤街,水又环流入河,因此命名为玉带河。玉带河上有33座桥,这便是汉口地名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桥的历史原因。燕山桥、广益桥、多福桥、九如桥……都曾是玉带河上的桥,著名的六渡桥就是其中的一座。以前,黄陂、孝感的农户到汉口来进行农产品交易,就可以从黄孝河一直把船摇到六渡桥来。于是有人考证,六渡桥原来是“绿豆桥”,它是农户交易绿豆的专用码头。这一说也不无道理。

“狭长的扫帚”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拓展势在必行。汉口的第二次拓展是城墙的修建。这条13里长的半月形城墙建于1864年。它上自石乔口,下达沙包(现在的一元路江边)。这城开了8座城门,由西向东依次叫玉带门、便门、居仁门、由义门、循礼门、大智门、通济门、便门。这道城墙与汉水和长江终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保护体系,因此,汉口也有了“汉口堡”的称谓了,以后也有了不少的城门地名了。比起有10座城的汉阳和3座城的武昌来说,汉口只能说有半个城墙,人们把这弯弯的半个城叫做“月城”。1907年,既挡水患,又挡来犯的城墙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拆除后,就改为后城马路了。它就是现在的中山大道,它是汉口的第二干道,也是汉口的“脊梁”。

真正让汉口定型的是张之洞于1904年的一次大刀阔斧的壮举。他在汉口的西北角到东北角主持修筑了一条30余里长的大堤。这不但使堤内大片沼泽地变为万顷良田,而且使汉口城区大体定型,大堤当然应该命名为张公堤。直到如今,三干道———解放大道、四干道———建设大道、五干道———发展大道都在它的庇护下兴建起来的。汉口是在与水争地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城市。这印证了《汉口丛谈》的作者范锴所说的“汉镇之发展,长堤是赖也”。从中也可以得见张之洞这个人物在武汉城市发展上的重要地位。也难怪武汉三镇中与他有关的地名竟不下10个:张公堤、张之洞路、抱冰堂、奥略楼、警钟楼、方言街……。

汉口的发展史就是人进水退的历史,所以汉口地名中“水文化”色彩特别浓重也就不奇怪了。堤、桥、湖、海类的地名很多,其中有两个特殊的通名就是“墩”和“台”。它们原是水中的高地,可以供人居住生息,就成为聚落地名了。全市有墩164处,汉口就占了一大半。

汉口的历史地名中有许多洋名称:梅神父路、霞飞将军路、巴黎路、洋园……它揭示了这座城市有着曾经辟为租界的伤痛。

如今看来,蛇行环曲的汉口街道似乎杂杂无章,其实不然,它的命名是很有规律的。凡是与汉水长江平行的街道称为“大道”或“街”,而街是汉口最古老的通名,如汉正街、黄陂街、花楼街、大夹街等,它们往往可以追溯到明清之季;凡与汉水长江垂直的街道则称为“路”,如江汉路、南京路、天津路等。从大兴路到堤角,共有21条路与大江垂直,它们大多处在原租界内,其中的建筑有异国情调,而“里”、“巷”散落在它们中间。因此可以说,汉口的街道是由长江和汉水共同谱成的城市旋律。

来源:《地名》2000年3月

作者:邵荣霞

选稿:周辰

编辑:华丽

校对:洪珊

审订:郝志坚

江南西道——樟树市閤皂山

江南西道——瑞金市叶坪村

江南西道——抚州黎川明清老街

南方地名词“圩”探源

临川方位词地名研究

说地名词“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