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医药,这个栉风沐雨数千年的行业正在“危中寻机”。

自西方现代医学传入以来,中国传统医药便在不同医学理念的碰撞中处于下风。在现代医学标准化、流程化的实践效果对比下,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的医学体系常常被视为“玄学“,甚至被强行抹黑。

然而历经疫情检阅,中医药行业正走向它的高光时刻。

早在2003年非典事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而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有效改善新冠肺炎症状,为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新思路,不但在国内交出亮眼成绩,还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迅速乘上行业发展的东风,一波国医大学纷纷建立。传统医学的价值正重新得到认可,中医药大学崛起势如破竹。行业发展与高校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再次显现出来。

补短板:国医热潮袭来

2019年5月,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这标志着以世卫组织为代表的整个国际公共卫生系统对中国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是中医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更是显现出其独特价值。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日益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规划不断推进。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据国家中医药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北京《实施方案》、《上海市中医药条例》、《甘肃省中医药条例》等服务中医药发展的规划纷纷出台,广东省、河北省等地正加紧推动中医药重大项目落地。中医药行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迎来了自己的黄金阶段,但行业的发展繁荣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2020年12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适度扩大中医药类“一流学科”建设规模。从2021级起,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

国家重视,政策扶持,国医热潮喷薄而出。各地纷纷抢抓中医药发展新机遇,中医药大学建设势在必行。

趁东风:后起之秀涌现

说起国医热潮首发,当为中医药名城。凭借中医药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各地方政府举全省之力建设中医药大学,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髓,将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2021年4月22日,苏州市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一度抢手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最终尘埃落定,落户苏州。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而苏州经济基础雄厚,中医药基础扎实,坐拥众多中医药名医学派。本次合作,双方力图将中医药文化与苏州园林建筑精华相融合,建设园林式大学,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苏报融媒

在医圣张仲景故居河南南阳,张仲景国医大学重建在即。2020年4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鼓励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专业,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设置中医药及相关专业。

在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华佗中医药大学的申办正提上日程。2021年1月,亳州市市长杜延安表示,亳州市将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启动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建设,拟增设中药系、中医系、护理与康复系、公共卫生管理系,开设12个中医药类专业,并将在此基础上申请批准建设华佗中医药大学

图源:亳州市人民政府

在中医药资源聚集地重庆,重庆中医药学院已于2020年7月开工建设,而重庆中医药大学建设已于2020年12月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与重庆、安徽同样拥有全国十七个合规中药材市场的河北,也在着力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发扬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传统文化。2021年3月26日,河北石家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建立中国北方中医药健康城,谋划建设中国中医药大学。”

坐拥天然的中医药资源和文化优势,趁着政策利好和行业崛起的东风,这类中医药院校的建设水到渠成。

争创新:传统强者助阵

后起之秀固然深受瞩目,传统强校的布局与创新也不甘落后。

目前,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共有6所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学科强势院校,是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不仅在中医、中药学科方面具备深厚底蕴,在紧扣行业前沿的中西医结合方面也实力强劲。

2020年“省部共建高校”阵营扩容,5所入列高校中有3所中医药大学,分别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自疫情以来,中医药发展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传统强校更是抢抓机遇、成绩斐然。

2020年8月9日,全国中医药系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天津中医药大学,标志着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中有了中医药一席之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国家级创新基地。

2021年1月19日,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实验室”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西南地区道地药材和大宗药材等特色中药资源为研究对象,促进中药资源基础研究重大创新突破,助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药强省创新建设。

2021年3月20日,我国首个中医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该实验室填补了中医临床方向国家重点实验室空白,有望为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传统中医药大学除自身发展外,还充分发挥办学优势,与中医药资源与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展开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2021年4月2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江西宜春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宜春—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紧接着,4月23日,上海中医药大学再度牵手江西,与赣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外,处于热议中的安徽亳州华佗中医药大学建设,便有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助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赣南日报

作为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医学排行榜第一名,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中医药资源宝库江西、安徽强强联合,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推进产学研融合取得新成效。

中医药传统强校正迈开步伐与中医药优势地区合作,守正创新,紧扣特色。挖掘中医药资源宝库精华,助力中医药强省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型高端人才,在引领中医药事业上扬帆起航。

奋楫扬帆正当时

古有建安神医华佗、张仲景流芳百世,今有60多年研究中医药实践的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

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贯通古今,历经考验但仍传承千年,这本身就证明了其价值所在。而疫情大考中,中医药交出的漂亮答卷更是惊艳世界,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

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有力支持,中医药行业亟待高质量人才涌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大学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未来,中医药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时期,我们可以更加骄傲地告诉世界:

我们自己的医学,很行!

参考文献

[1]尘埃落定: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苏州,济南曾发出“邀请”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334961

[2]紧扣时代脉搏 抓住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https://new.qq.com/omn/20210420/20210420A0BOW100.html

[3]中国首个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广东省中医院启动

https://www.gzucm.edu.cn/info/1173/14355.htm

[4]促高质量发展 多地出台中医药“加强版”规划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608071636814033&wfr=spider&for=pc

[5]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春风,安徽亳州建华佗中医药大学明确路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149617

[6]哈尔滨工业大学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立德树人 勇攀高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51778165978209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