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无关

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1967年,女科学家贝尔首次发现了狐狸星座当中一颗发出周期性电波的天体,其后被命名为脉冲星(Pulsar)。

在发现脉冲星和确认其与超新星爆炸的关系之后的50多年里,脉冲星的初始旋转和速度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谜。科学家猜测典型的几百公里/秒的初始速度是来自于超新星喷射物或中微子发射中的不对称性。观测结果显示,年轻脉冲星的空间速度和自旋轴之间有强烈的一致趋势,但直到现在,这些比较还仅限于二维。

基于“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闪烁分析的方法,首次获得脉冲星J0538+2817在超新星遗迹S147中径向位置和速度,并经研究发现,脉冲星三维速度和自转轴共线。这一发现标志着FAST开始助力深度研究脉冲星。

对相关观测的分析使研究团队能够确定脉冲星在超新星残余物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其径向速度。目前对超新星爆炸的模拟很难产生这种三维排列。

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于“中国天眼”观测的空前敏感性,为脉冲星自旋轴和初始速度来源之间耐人寻味的关联性增加了另一个维度,从而加深了围绕中子星诞生的谜团。

具体文献:

Yao, J., Zhu, W., Manchester, R.N. et al. Evidence for three-dimensional spin–velocity alignment in a pulsar. Nat Astron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50-021-0136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