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奶奶,诺诺又抢我小桶了,呜呜呜……”听到佳佳的哭声,奶奶急忙往沙坑跑,跑到跟前还没来得及开口呢,诺诺妈妈一个劲地连说对不起!

就因为诺诺爱抢小朋友的东西,诺诺妈妈没少费心。以前诺诺抢邻居家孩子的娃娃,妈妈就给诺诺买同款的娃娃;后来诺诺抢别人孩子的小车,妈妈就想尽一切办法买一样的小车;有时候明明家里有同样的玩具,诺诺只要看见别的小朋友拿玩具依然会毫不犹豫地上前去抢。

诺诺妈妈说现在家里买那么多玩具,诺诺都不玩,只要看见别人的还是抢,为此诺诺妈妈很是头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孩子爱抢东西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只不过有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有的孩子不明显而已。孩子爱抢别人的东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每个孩子都会经历。

孩子抢东西有原因

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会动手抢别人手里的东西,尤其对于两三岁的小孩子来说,抢东西是一种常态。有的家长不明白,家里明明有同样的玩具孩子看都不看,为什么会看见别人的会去抢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年龄小没有什么是非观,孩子压根就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孩子只知道自己喜欢就想得到它,想得到不知道跟小朋友去商量,而是用最简单本能的抢来达到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三岁的孩子虽然独立性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自律能力不够,他们只知道随心所欲,不懂得在意别人的感受。又加上这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看见别人玩玩具玩得津津有味,就想占为己有,所以就去抢,如果抢不到还会动手打人,这样的孩子最容易让人讨厌。

孩子总是抢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1、接纳理解不要打骂

小孩子抢东西,其实和成年人理解的抢是有区别的。大人看到孩子抢东西总是从道德方面去理解,认为孩子没有礼貌、霸道、不讲理,不尊重别人;而孩子抢东西实际上是孩子之间交往的一种最简单的方式,之所以孩子会用抢的方式,是因为孩子还没学会如何跟别人相处,所以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孩子。

我邻居家的孩子豆丁,因为抢小朋友的玩具,不仅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还被父母限制不准跟邻居家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刚开始豆丁只是闷闷不乐,后来竟然养成了自卑的性格,豆丁为了疏远爸爸妈妈,就经常跑到奶奶家不回来,还跟奶奶说爸爸妈妈不爱他,为此夫妻二人后悔莫及。

日常生活中,豆丁这样的孩子为数不少,这里要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当孩子抢别人的玩具或其他东西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当着对方的面去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更不要故意孤立孩子,否则不仅让孩子失去安全感,严重时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影响。

2、立即制止果断离开

孩子由于年龄小没有是非观,抢东西的时候压根就不知道对与错,家长看见孩子抢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孩子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是非观。

小孩子不像成年人知道错了,立即就会停止行动。小孩子自律性差,即使家长告诉错了孩子还会固执己见。这时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带着孩子迅速带离现场,以此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小孩子的注意力一般都在十分钟以内,离开现场后一会就忘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反思自己做好榜样

孩子偶尔抢别人的东西很正常,大人只要及时制止即可,也用不着过多地干涉。如果孩子经常抢别人的东西,家长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孩子经常抢别人的东西,一般不是孩子的错,大多数原因都是由家长造成的。一般来说,如下两种类型的家长养出来的孩子容易抢别人的东西。

其一,溺爱型家长。溺爱型家长平时对孩子太娇惯纵容,孩子随心所欲,家长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凡事总是为所欲为。

其二,控制性家长。控制型家长一般脾气不好,对孩子没有耐心,只要孩子做得不顺心意,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甚至把孩子手中的东西强行夺过来,这样就无意中给孩子做了负面的榜样。所以要想改变孩子,家长就要先反思和改变自己。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权威型的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溺爱型、专制型、忽略型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隔壁楼上的乐乐妈很注意邻里之间的相处,为了避免女儿抢小朋友的玩具,只要发现女儿抢的玩具她全买,玩具买了一大堆女儿依然还是抢抢抢。

其实,孩子抢别人的东西,并不是孩子没有,即使自己家里有孩子依然会去抢。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就要教孩子学会如何跟别人相处,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有文分享请继续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