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的用到的鲍鱼,是派人从零下20度的黄海里面采摘来的;而“芙蓉竹荪汤”要用到的竹荪,是从四川长宁紧急调送的。

做菜用到的鲜蚕豆,是浙江省平阳县选取的“钱仓早”,由有经验的老农负责推算出成熟的时间,然后准时运到北京。

所有的食材运到中南海以后,先要在一个化验室里面进行无毒、无菌化处理。现场有工作人员24小时轮番盯着现场,严格把好安全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待尼克松访华团,周总理要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一丝不苟。因为这一次晚宴事关重大,所以一定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可是就在招待尼克松的晚宴上,当尼克松举起酒杯向周总理敬酒的时候,周总理却只是浅尝即止,并没有像过去那样,一饮而尽。

当尼克松问周总理为什么不“干杯”的时候,周总理回答:为了健康,医生让我戒酒。其实真相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周总理从来都不是一个,会为了自己的健康,牺牲外交礼仪的人。

一、只怕美国“录音设备”

周总理在我党、我军中,长期负责对内对外的联络工作,解放后又主持外交事务,他的酒量一直都很好。就连酒量极好的许世友,都对周总理的酒量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国宴上面,周总理与人碰杯饮酒,每一次都是一饮而尽,以示诚意。但是,这次宴请尼克松,他却只是将酒杯放在唇边轻轻一碰,就放下了。

周总理为什么不肯干杯呢?尼克松感到非常好奇,于是他秉着美国人耿直的天性,直接对周总理提出了疑问。

周总理笑了笑,答复尼克松说:因为最近身体不好,医生让我戒酒。但是事实上了解周总理的人都知道,周总理绝对不会为了自己的健康,影响到工作。

周总理在中南海工作的时候,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即使在后来身患重病,双脚浮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了,他依然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一天。

再说,这一次宴请尼克松代表团事关重大,而中西方文化又有着轻大的差异,稍不留神就会闹出误会。所以周总理不可能为了一句医生的劝告,就不和尼克松干杯。

事实上,周总理不肯干杯,另有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场晚宴,当时正被全球直播,总理不想发生意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之前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时候,尼克松的随行人员身上居然揣着“录音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美方的随行人员身上带着“录音设备”这个事,很多人都讲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就讲一下这个全球直播的问题吧。

在尼克松到达北京之前,黑格准将的先遣小组就已到达中国,而这个小组的任务是负责美国总统访华时期的相关报道。他们谈到了租用国际通信卫星,向世界直播这一场“破冰之旅”。

当时租用国际通信卫星,大概要花100万美金。美方建议中国不必花钱,由美国出钱,只是中国要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几个重要城市安置地面接收站。

美国的这个建议,遭到了周总理的拒绝。让美国在中国安装通信卫星的地面接收站,涉及我们国家的主权和安全问题,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周总理在解放前,长期领导我党的“特情工作”,他在这方面表现得比常人敏感。所以在晚宴中间假如出了什么纰漏,将会被西方媒体向全球直播。

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必定在舆论上面陷入被动。因此周总理只能以健康状况为由,拒绝与尼克松干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直到宴会结束。

二、意义重大的“破冰之旅”

在尼克松访华之前,中方做了精心准备。除了饮食用心之外,出于礼貌,在那段时间里,访华团成员的房间、走廊,不允许放任何一张印有“打倒美帝国主义”标语的报纸。

接机时,中国还安排了300多人的超常规的“礼宾团”。美国访华团观看节目,现场的500名观众,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该结束,礼仪上都要做到分毫不差。

而美国方面也同样紧张,尼克松为了访华,还专门观看了关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纪录片,甚至看了《毛泽东诗词选》在访华当天的晚宴上,尼克松还小心翼翼地学习使用筷子。

所以,这一切的事例都说明了,中美双方当时都是非常有诚意的。彼此都不想在访华活动中间,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由于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决策失误,让美国整个国家都深陷战争泥沼不能自拔。苏联趁机崛起,俨然有取代美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倾向。

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感受到了危机。尼克松上台以后,觉得有必要与中国搞好关系,于是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进行试探。而当时的中国,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突破西方世界的封锁。

1968年的8月9日,尼克松获得了美国总统候选人提名,他对一家杂志说:我们绝对不能忘掉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寻找机会同他们对话。

尼克松就职成功以后,在1970年2月,他又在美国国会报告中提到中国时,使用了“伟大而生气勃勃的人民,有天赋和有教养的人民”等友善的词语。

中国方面很快理解了尼克松的言外之意,于是就在1970年8月14号,邀请美国记者斯洛来中国做客。到了当年的国庆节,毛主席和斯诺一起登上天安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长达五个小时的交谈过程中,毛主席暗示斯诺:希望尼克松能够到中国来。可是由于表达方式比较委婉,美国方面最终未能领会。

后来,一直拖到1971年,美国才派出基辛格进行“秘密访华”。最终,基辛格的这次访问,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的“破冰之旅”。

结语

周总理给大家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因为他是南开大学的高材生。不过,周总理也曾在少年时代,学过形意八卦拳,是一位真正出类拔萃的高手。

周总理经常出入外交场合,酒量也非常好。所以在酒桌上,周总理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对方的尊重,基本上都会一饮而尽。

但在招待尼克松的宴会上,周总理没有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是有全球卫星直播,而美国方面在白天还闹出了“录音设备”事件。所以为避免出现意外,周总理选择了浅尝辄止。

其实,尼克松同样也是非常小心。我们如今都还可以看到,当时尼克松在宴会上,很小心地模仿周总理使用筷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