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8年,楚燕韩赵魏联合攻打秦国,并留下了《诅楚文》。至此,筷子第一次以“箸”的方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这个代表东方特有饮食文化的工具发展至今,也经历了2300多个春秋。那么,筷子出现的诱因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让筷子成为了现代东方人思维以及生活方式的一种代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诅楚文》中曾这样描述过:所谓“箸”,是指两只手各拿一棍,在一鼎状煮食器中进行反动或者夹取;而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中,也出现了关于筷子的情节描述:大禹治水的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急于治水的迫切心情,让野外就餐成为了大禹在外解决温饱的常用方式,为了方便快速的进食,用树枝夹取熟食果腹也成为了大禹提升进食速度的重要手段。不难看出,筷子的出现和中国人吃热食有着重要的因果关系。那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断:筷子出现的诱因多半是为了搅动容器中的受热的食物,避免粘粘或者不均匀;亦或是为了区分食物的生熟夹起来尝尝,最后逐渐演化成了中国人用来吃饭的器具。

那么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在餐具的发展历史中,同样是进餐,为什么中国先民和西方国家最后所使用的东西却完全不同呢?对于这个疑问,蔡元培曾这样解释过: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进食的过程中手、刀、叉也是并用的,但是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以聚为乐,所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表达忠诚,传递善意,避免刀叉对王公贵族所产生的不敬,便逐渐减少了对刀叉的使用。发展至商朝时期,烹饪方式改进,开始让筷子成为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而“筷”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明朝,关于“箸”如何变为了“筷”也说法不一。其中最为常见的说法是与渔民有关。至于为何很少被提及,则是因为古代时候,最先使用筷子的却是这群并不被达官显贵所放在眼里的渔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筷子的方便程度逐渐超越了阶级阻碍,但让这些上层社会的人们承认是向渔民学来如何使用筷子的,却又让他们难以启齿。就这样,为了进行身份的区分,在明朝文字狱的盛行下,大家逐渐接受将“箸”改为“筷”,那为什么没有变成其它的谐音呢,这就要归功于明朝时期大家对于皇帝姓氏的避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至今,筷子在东方人的心中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吃饭的器具这样简单,更成为了民间文化的一种传承,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无论是煎炒还是烹炸,筷子的使用频率远超于其它餐具。其中一名日本学者也对筷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他认为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刺激神经系统进行内在活动,继而有助于大脑思维的敏捷,也就是说筷子的使用有助于健康的发展。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这种耿直和不屈不挠的形象是中国人赋予筷子的。作为一种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载体,筷子已经成为了深刻在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在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这种具有民族思维以及生活方式的食具,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