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夏天,毛主席在北戴河办公,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词后,感觉婉约词风过于伤感,于是就有心要自作一首豪放词。

某一天,毛主席不顾警卫的劝阻,冒着雷雨天气下海畅游。游泳结束之后,毛主席提笔写下了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气势雄伟无比,尽显伟人风范。

在这一首词中,毛主席借景抒情,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魏武帝曹操,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并且毛主席在词中对这位三国时期的“枭雄”,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岸之后,毛主席身上的皮肤,多处被海螺划破,可是他却人就谈笑风生。他对着工作人员说:征服急难险恶,你强它就弱。敌人看起来可怕,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一首《浪淘沙·北戴河》,是毛主席唯一一首,赞美大海之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浪淘沙·北戴河》赏析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白话意译:

一场暴风雨,降落到幽燕大地上。大海之中,台风卷起,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海上的打鱼船,此时都被汪洋吞没了,看不见踪影,不知道它们飘向了哪边?

回忆往事,遥隔千年。想当初,魏武帝东征乌桓,返回时曾东临碣石,留下耀目的诗篇。如今又和当年一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只是改换了一个新的人间。

幽燕,是指古代十二州中的幽州,即如今的河北和辽宁一带。“幽燕”一词用到这首词里,就是指的北戴河附近的地方。

在这里,毛主席不说“北戴河”,而说“幽燕”,是为了表示这一场雷阵雨下得很大,覆盖的范围极广,这是豪放派词作者的用心之处。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在写毛主席在北戴河游泳时的所见所闻。雷阵雨降临的同时,秦皇岛外的海上还刮着台风,所以大海上才会白浪滔天。

台风卷起的巨浪是什么样的呢?没有海边生活经历的人,一般不太清楚。其实,大海是“无风自带三尺浪,有风巨浪势吞山”。

有一些专门介绍这首词创作背景的资料显示,毛主席是在“七级台风的情况下,下北戴河游泳的”。不过,当时的台风到底有多大,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词的含义。

然后,第三、四、五句写“秦皇岛外打鱼船”到“知向谁边”,里面的“打鱼船”到底是什么,历来都有争议。有一种解释认为,这艘“打鱼船”象征的是新中国革命的航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理解的思路是这样的:新中国的革命,正走到了一个关口上,环境非常凶险,又遭遇了狂风巨浪。那么后续会怎么发展呢,让人有一些迷茫。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打鱼船”是象征当时中国正在开展的“合作化”运动,犹如在大海的怒涛之中,汹涌澎湃地向前发展。

也有人认为:这里的“打鱼船”象征渔民冒着雨出海,迎风斗浪的革命精神。但是在那种狂风大雨的天气,渔民出海是违背常识的。

所以,现在普遍倾向于认为“打鱼船”是毛主席在雷阵雨之前见到的,停泊在秦皇岛外海上的船。既然是一场阵雷,那么它肯定来得突然。

巨浪翻滚,眨眼间就把船只吞没了。那么,当时船上有没有打鱼的人呢?毛主席写这三句的意思,就是在表示他对船上渔民的关心。

毛主席借这三句诗,突出地表现了在狂风巨浪的环境下面,渔民所遭遇的险恶。同时,也借此暗示,在历史的巨浪面前,人类是何其地渺小。

普通的人,面对台风中的大海,总是会感到恐惧。可是在一千七百年前,三国时期的魏武帝曹操,却很喜欢看大海上的风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在当年的8月大破乌桓于白狼山,9月就胜利班师。毛主席词中的“魏武挥鞭”,指的就是曹操的这一次北征。

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创作时间始于1954年的夏天,但是并不是一次写好的。应当是直到秋天,差不多当年的9月才完稿。所以,词的后面会提到“萧瑟秋风今又是”。

时间正好跟曹操大破乌桓,凯旋而回的时间是重合的。而且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词的下半阕里,毛主席要表达的意思和曹操《观沧海》表达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要理解《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必须要先理解曹操的《观沧海》。《观沧海这首诗,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组诗当中的第一首。

毛主席这首《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到的“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其实指的就是曹操的这首《观沧海》。不过,不知道这两首作品之间关联的人,可能就不太了解这一点。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某一期节目中,曾经出过一个题目,主持人龙洋问百人团选手,下面哪一句诗句,是毛主席这首《浪淘沙·北戴河》中所说的“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

三个答案分别是: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正确答案就是《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结果很多人都没有答对。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就必须要谈一下曹操的《观沧海》。因为大家在课本上都已经学过,所以我在这里就简单解释一下,毛主席提到《观沧海》,到底是想说明的是什么。

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首诗《观沧海》,在中国的山水诗历史上,一直有着很高的评价,它被誉为我们国家山水诗的开篇之作。

清朝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称《观沧海》有“吞吐宇宙之气象”,夸曹操写得苍劲萧瑟。还说这首诗是《诗经三百篇》之外,“自开奇响”。

曹操写的《观沧海》,先是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大海平静时的景象。然后又写岛上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但是这些景色其实都是铺垫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曹操内心中真正想写的,其实是后面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他看到日月都从大海东升、西沉,夜晚的时候,海水倒映着耿耿天河中灿烂的星辰。

仿佛整个宇宙,都被大海所包容。大海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辽远,最广阔的事物了。所以,他才要“歌以咏志”。

那么,曹操到底咏的是什么志呢?他的志向,就是要像大海一样,吞吐日月,同时拥有映星辰、纳百川,辽阔的胸襟,以及远大的抱负。

当初曹操看到了平静的大海,就激起了壮志豪情;如今毛主席看到了一个风雨中的大海,同时也想起了曹操当年的壮志和胸怀。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毛主席这首词创作的时间,从夏天一直延宕到了秋天,所以词中写“萧瑟秋风今又是”。

毛主席与三国时期的曹操,同在秋风萧瑟的季节来到海边观海,因此也产生了同样的心境和豪情。唯一不同的是,彼此隔着一千七百多年的时间。

在毛主席很多的诗词里,都有“换人间”的句式。不过在那些诗词里面,这句话的意思,往往是指新旧社会的更替,而在这首《浪淘沙·北戴河》里,主要强调的是一种不同时空的置换。

在这首《浪淘沙·北戴河》里,毛主席是借此为曹操这位千年前的英雄,击节赞叹。

二、《浪淘沙·北戴河》的创作背景

河北的秦皇岛西南面就是北戴河,它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在明代,北戴河是一个船运码头;在清末的时候,被划定为了避暑区。

在解放初期,中央机关的办公条件并不好,毛主席的住处也没有空调。所以在夏季炎热的时候,中央机关就在北戴河找了一块地方做办公区。

1954年的夏天,毛主席到北戴河办公。从当年的5月一直住到了9月,每天都要下海去游泳一次。《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写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毛主席对于自己作品的发表,一直采取的都是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他并不会随便写了一首,就轻易地发表,总是要反复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所以,这首《浪淘沙·北戴河》的发表,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1956年年底,毛主席给黄炎培写信的时候,提到了写的两首词,其中一首就是《浪淘沙·北戴河》。

当时中国作协书记处的书记是臧克家,因为要出任《诗刊》杂志的主编。所以臧克家听说毛主席写了一首词,所以就去找毛主席要,毛主席一开始很犹豫,后来还是同意给臧克家了。

毛主席写了一封信给臧克家说:这些都是旧体的词,并且诗味不多,也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因此,这一首词才得以问世。

结语

关于这首《浪淘沙·北戴河》的创作,其实还有一个小的插曲。毛主席在北戴河的时候,有一天,警卫连长陈长江陪毛主席一起在海边散步,听到毛主席口中一直反复吟诵曹操的《观沧海》。

陈长江感到很好奇,毛主席就跟陈长江解释,说这个词的作者是曹孟德、曹操。陈长江很惊讶地说:曹操不是奸臣吗?还会写诗?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对陈长江说:曹操是一个文学家,书法家,精通音乐,曹操的诗写得非常好。《三国演义》里面说曹操是反派,一味抹黑曹操,这是不公平的。

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应该全面。曹操镇压过农民起义、杀过无辜,但他在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表现得比被他消灭的军阀要强。

而且曹操推行的屯田制,盐铁官卖等措施,都非常好。同时,曹操极其重视人才,对于有才华的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毛主席对曹操的赞赏,并不是一味赞赏,也不是“人云亦云”的否定。毛主席欣赏的,主要是曹操的诗才,以及他远大的志向,与海纳百川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