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正文共2700,阅读时间7分钟

家长:别磨磨蹭蹭的,赶紧写作业!

孩子:······(我行我素,对催促置之不理)

家长:你是不是想要一套乐高?快点完成作业就买给你!

孩子:说话算话!

在“胡萝卜”的引诱下,孩子匆匆糊弄着做完了作业,错误百出让家长气不打一处来。

家长:认真写了吗?还想不想买乐高了?重写!

孩子:不买就不买,不稀罕!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你感觉很熟悉?在你愤慨小恶魔太难管教的同时,别人家的“小天使”让人分外眼红。

演员海清的孩子蛋妞,不写完作业不睡觉,高铁、长途飞机都不能阻碍他完成心中的list,作为妈妈的海清心疼之余,言语中也透露着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之间差异如此之大?

“小天使”和“小恶魔”之间,差的其实就是那个转换器——内驱力。如果没有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自发地努力,家长做得再多都是越俎代庖。怒其不争的喟叹之余,家长首先应该明确,内驱力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人生发展?进而反思,自己是否给予了孩子发展内驱力的沃土?

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直接力量,是个体实现生活目标和职业生涯目标的源动力。在动机支配行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会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

丹尼尔·平克在《内在动机:关于人类激励因素的惊人真相》一书中指出,试图利用外部奖赏或惩罚威胁来激励儿童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孩子表现优异的秘密在于激发、保持和发展其内在动机。从学术上来讲,内在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某种内在奖励(如好奇心、乐趣、自信心、成就感等)而从事某项活动,既不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也不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只是单纯地享受从事某项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或者把某项活动视为一种探索世界、学习知识和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通俗理解,就是人们常说的“内驱力”。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内驱力通常由以下三要素构成:自主感,希望由自己来主导个人的生活;归属感,促成和谐、信任和协作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胜任感,个人有足够的能力把事情做好,能够对自身及外部世界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家长希望孩子主动学习,却往往在日常教导中,存在着打击孩子积极性、主动性的行为,且不自知。以下在养育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家长们要留意。

错误1:以强权和高压让孩子服从

家长不正确影响孩子行为的方式有三种最为常见。其一,强权要求。动用惩罚、收回特权等威胁手段让孩子屈从。其二,撤回关爱。根据孩子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其三,强加价值观。以自己的价值观培养、要求孩子,却不解释缘由。孩子不理解家长看重某些行为的原因,无法将这些价值观内化并付诸行动。

以制定家规为例,没有人喜欢无力感,或者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话语权。如果孩子没有参与制定家规,却被要求遵守就会非常抵触。即使在强权要求、撤回关爱等手段下遵从,这种守规也只是家长在场时的表象,孩子不会长期维系这些规则。当换一种形式,亲子双方共同商讨制定,家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用自己认可的价值观来规范个人行为时,他们才有守规的动力。价值观引导作为能够持久影响孩子的教养模式,能让他们将自己塑造得更加理想。

错误2:通过物质奖励驱动行为

奖励和惩罚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例如,为了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家长承诺奖励100元。首次尝试这样的做法时,家长会发现孩子确实比以前努力了。但几周后,孩子的学习动力就会开始下降,甚至会抱怨努力的价值远不止100元。家长一旦撤销奖赏,孩子的动力便荡然无存。另外,外部奖赏还可能催生“过度合理化效应”,孩子做事的内驱力会因为外部奖励的影响而被削弱,让出于个人兴趣去做的事情,变成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错误3:片面强调成绩的重要性

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可以激励孩子学习,但无法使其成为终身学习者。学习不只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只有体验到这一点,孩子才能拥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家长应向孩子传递一种观念:人生的成功并非由成绩的高低来定义,而是看能否掌握并利用所学所知,让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辅导低年级孩子感受利用所学所知帮助他人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增强学习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止步于当下的成绩,不断超越自己。成绩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能力,通过游戏和聚会提升社交能力,这些对他们同样重要。家长不可认为爱好和业余活动是浪费时间并加以阻拦,否则会破坏亲子关系。

错误4:事无巨细地监管

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会剥夺孩子的自主体验。当孩子失去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完成家长制定的目标上,无暇思考个人目标。只有让孩子自己规划个人活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才能变得成熟。独立、有组织能力、能够对自己负责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在培养独立性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当他需要支持的时候,家长一直都在。

错误5:缺乏“学习型”家庭文化氛围

孩子是观察型的学习者,家庭文化氛围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学习来说,身教胜于言传。在学习型的家庭文化氛围中,看到家长热爱学习,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当家长展现出终身学习的乐趣,孩子也会意识到学习的价值不只局限于取得优异的成绩。

错误6:忽视或否认孩子的努力

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没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而是不断告诉孩子应该更专注、更努力。这会让孩子觉得无论怎样都无法得到赞许,进而丧失行为动机,甚至认为自己无能。孩子很在意家长的看法,因此,无论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当家长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积极态度,就要认可他们的努力。这样,孩子将会产生更持久和更强大的自主性。

错误7:忽略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

家长通常只关注孩子的坏习惯或不良行为本身,却没有深挖产生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问题行为的产生通常有两个缘由。一是孩子在学业方面屡遭失败,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破罐破摔放弃努力。为此,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二是家长平时很少与孩子沟通,只有做错事时才给予关注,孩子为获得重视而故意做错事。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平时要多以平和、平等的心态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及时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不断增强克服困难和应对挫败感的信心与毅力。

工作压力大,生活忙碌,家长难免会在教养方式上犯错,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动力。家长为此深感内疚和不安,不如找出自己的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制定补救计划。为了让计划可行、有针对性,家长可以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着手激励孩子?为了达到最佳激励效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如何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实施补救计划,将改善亲子关系,家长也能看到孩子的真正转变。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