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为何会走向败亡?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关羽战死,但蜀汉真正走向灭亡的不仅仅与关羽有关,这只是其中一件事。从公元214年开始,刘备登基成了西川的统领者,称霸以来先在汉中打败了曹操,接着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谓震惊一时。谁也没想到六年后,关羽能在荆州被杀,蜀汉从此走向衰退,从震慑四方蜀汉到衰败,仅用了六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大起大落肯定不正常,是什么原因让蜀汉从一大强国迅速走向了衰败?其中除了敌人太过强大外,蜀汉本身也发生了问题。

有人说,这太正常了,荆州当时是刘备的根基,去西川前途未卜,自然留诸葛亮守荆州根基。这怎么叫弃用诸葛亮?

非也非也,须知荆州是四战之地,争夺天下的要冲所在。后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孙权为何非要背信弃义,偷袭关羽?不就是怕天下有变时,关羽率水军顺流直下,攻打他的江东吗?所以这就注定了,荆州不能当根基。唯有进川,才能生存和发展,这不是弃用诸葛亮是啥?

所以,若想明白刘备为何弃用诸葛亮,却带着庞统,就必须先从诸葛亮的身上说起。皆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其事业的发展,曾遭到过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曹操征讨荆州时,刘备的当阳之败,差一点刘禅都死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当阳之败前,刘备曾带着新野的百姓,来到荆州城下。诸葛亮便趁机建议:想摆脱如今的危机,就只有趁机拿下荆州城。但刘备却说了一句:吾不忍也。(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也就没有其他表示了。由此刘备带人离开,最终遭受毁灭性的当阳惨败。

咱不讨论,刘备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只说当刘备做出决定后,显然诸葛亮就不再坚持了。也就是说,对于诸葛亮来言,他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我提建议,采纳与否,老大说了算,但却道德感优先!

这点在后面也表现得非常清楚。如,刘备非要发动夷陵之战时,只有赵云等劝阻,不见诸葛亮出头。这说明了什么?不是诸葛亮见风使舵,而是诸葛亮是一位君子!

明白了这些,就能明白诸葛亮为何成为了千古名相了,你就找不到他有一件事,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且道德水平也让人高山仰止。这种人其实也就注定了,是一位“守成”的牛人,但开拓性这类事情,就不是诸葛亮的专长了。

反观庞统,却是一位开拓性人才!最能说明此点的是,在刘备为了进川而犹豫不决时,他说的这句话,那是相当犀利。先指出了荆州是四战之地,不可长久,跟着就针对刘备对刘璋,再一次的“吾不忍也”( 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出自《三国志》)

这番话说得刘备,立刻丢下了坚持了多年的“仁义”,决定取西川。即,对刘备来言,取西川是不仗义的事,带诸葛亮这种人行吗?根本不行!只能带庞统这种“权变”(开拓性)人才!

这其实才是,为何刘备进川弃用诸葛亮,却带着庞统的真正根由。是一种人才的合理选择,跟诸葛亮有更重要的任务啥的,没什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