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分享最有价值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明的重要象征——小麦,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全人类的“餐桌”的?

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其中北方人大多都是以面为主食,而小麦,就是这种面食的主要食材,所以提起小麦,北方人一定不会陌生。

但是如果把视野投放到整个世界,就会发现小麦也并不是中国独有,在中亚地区,特别是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地,仍然可以看到小麦遍地的身影,中国作为世界上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后,在不同的地区,依照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的不同,小麦有了不同的吃法,也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饮食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通小麦分布图

那么,原本一颗小小的小麦种子,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麦的发展历史。

小麦的起源

关于小麦的起源问题,至今较为权威的说法是说其来自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卡拉卡达山区,而出现的最早时间大概是距今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中亚地区原始人类聚居的遗址中曾经出土过碳化了的麦粒、麦穗,由此可以看出,早在问你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驯化和栽培野生小麦的方法。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新石器时代有那么多的植物,为什么小麦就能够作为经济作物和粮食被较早地驯化呢?这就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了。

前面已经提到过,小麦原产于中亚地区,还有一部分小麦也分布在西亚与欧洲交界处,由于处于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在这个地方较为特殊,所以形成了有别于亚洲其他气候的地中海型气候,这一气候的特征是冬雨型的,冬季温和多雨,但是夏季却炎热干燥又漫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一来,小麦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开始了它的进化和演变,那就是只能在冬天的时候铆足了劲地生长,在夏天到来之前植株干枯,只剩根系在地底下默默地积攒力量,等到冬天来了,蛰伏的植株又开始生长。这么一来,小麦的果实往往都是经过了一个漫长夏天的积累,到了冬天的时候,一粒粒麦穗都浑圆饱满,也因此吸引了当时还处于采集渔猎方式生活的原始社会的人们。

他们将这些进化后的野生小麦采集下来,为了能够实现更加方便省力的采集,他们发明了石头做成的镰刀,而小麦在收割之后,还要经过去壳等一系列步骤才能食用,所以人们又为此发明了杵臼,以便于将小麦磨成粉。由此看来,小麦还推动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但是,小麦正式进去人们的饮食结构,是因为那场气候变迁。新石器时代以后,地球上迎来了周期性的全球范围的降温,这一现象在地质学上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使得降温幅度大,降水减少。

许多植物因此被冻死,人们的食物来源也开始急剧减少,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面临走投无路的境地。为了自身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开始学着种植粮食,而小麦刚好又因为耐寒的特征,成功地在许多粮食作物中脱颖而出,其种植范围和数量也开始不断扩大,人们也在不断的摸索中对其进行培养、杂交和种植。

小麦的传播

那么原本受西亚人青睐的小麦,又是如何远渡重洋,最后扎根于世界各地的呢?单就从中国来说,据文献记载,大致可以得出小麦进入中国的传播路线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北方路线,即从中亚传播到新疆,再通过河西走廊传到中国内地。

而另一条南方的路线则是经过印度传到云南和西藏等地,值得一提的一点在于,由于西藏地区海拔较高,高寒地区不利于物种的进化,所以至今在西藏海拔较高及云南的西北部地区,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小麦种子。

而根据《左传》的记载,“不能辨菽麦”,可知起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麦子,并且是广泛种植,因为当时的普通百姓都能够认识麦子,可见其种植范围之广。因此小麦在中国的传入时间要早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过“告麦”等字样,可知中国大致是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引入了小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小麦一经引进,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就开始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长,并且和水稻一起互相配合,共同占据了中国人民餐桌上的主食地位。

人们对小麦也开始了驯化和杂交,使其适应中国的气候和土地,因此根据地区和热量、降水等因素不同,有了小麦一年一熟和一年两熟的熟制。并且为了更好地收割小麦,在唐朝时期,人们还发明了麦钐,用来割麦,到了元朝,这些装备就进一步升级,出现了麦绰,由此可以看出,小麦在中国的引进,还促进了生产工具的演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北宋初年,小麦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地区的扩展,发展到明朝,就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的传播与杂交种植。再由中国传到邻国的日本与朝鲜,因此走向大西洋的另一边,而欧洲的小麦也是通过希腊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传入的。

在哥伦布那场震惊世界,改变历史的航海中,将原产于中亚地区的小麦也带到了美洲大陆,不仅改变了美洲人的饮食结构,也实现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小麦的足迹,由此遍布整个世界了。

并且由于小麦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也逐渐成为人们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农业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就中国来说,小麦已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从这一点来看小麦,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还为国家的经济贡献了自己的一部分力量。

小麦在世界的影响

小麦对欧洲的影响

由于欧洲的地理位置特殊,许多国家面积较小,因此整个欧洲遍布着非常多的小国,小国与小国之间又因为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风俗人文有不同的隔阂与间隙,但是小麦的产生使得这些国家逐渐打破了原来地理上的隔阂,逐渐有了共同的饮食习惯。

成熟的小麦可以用来磨制面粉,而面粉又是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因此小麦的广泛传播,使得整个欧洲都逐渐形成了吃面包的习惯。基于以上条件,小麦在欧洲的传播也使得各个国家之间战争的频率降低了,在人们驯化和杂交小麦的过程中,逐渐与大自然和土地建立了较为亲密的人地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各国的人们因此形成了更强烈的认同感,国家和民族情结也逐渐形成。

小麦对中国的影响

学界目前也有关于小麦原产于中国的记载,但是尚未得到正式的认可。但是不管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小麦自夏商或者更早以来就出现在了中国的中原大地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小麦自古就是中国人们的饮食元素,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衍生出了如面条、烤馕、面饼、啤酒等相关的美食,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并且面饼等食物以其便于携带的特点成为游牧民族的重要的食物。由此可见,小麦在中国的重要影响,不仅仅是饮食方面,还体现在了生活方式方面。

同时,由于小麦历史悠久,并且衍生出来的食物种类丰富,在西汉以来一直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人们必不可少会携带的重要食物,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并且在沿路上一直起着传播中国的面食文化的重要作用。

小麦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小麦的药用价值

《本草拾遗》中对于小麦的药用价值,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可见小麦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同时,小麦还能够对失眠多梦、焦躁抑郁等症状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小麦的营养价值

小麦中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矿物质,能够达到宁心静气的效果,除此之外,小麦中的钙质和蛋白质与其他维生素、膳食纤维素也非常丰富,对于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成分,增强抵抗力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结论

作为较早出现在这个星球上的植物,小麦在人类的历史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见证了我们从原始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小麦的品种也不断走向成熟和丰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也不仅仅是果腹的重要粮食,而是一整个时代的最好象征。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那么冬小麦和春小麦有什么区别?种植地区分别分布在哪里?

小麦

一、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别有哪些?

1、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2、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3、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4、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收获的。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春小麦和冬小麦区别

二、冬小麦和春小麦的种植分布地区在哪里?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我国小麦三大产区:

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小麦产区

三,我国小麦三大产区:

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 来源:综合自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ID:Tan-GeographicStudio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

▐ 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及时看到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