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吃喝玩乐

爱大名 了解大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凤江 蒋林魁 编著

元城县衙门

元城县署坐落在东大街路北,座北南向。作为附郭县,元城县署与大名府署同为这座古城的最早的行政机构,明建文四年(1402年),元城知县赵玉在任时自唐宋故城迁建到明城。1914年随着元城县并入大名县,元城县署废弃,共存世501年,比大名府署多出一年,是目前这座明清古城内存续时间最长的公署。

元城县署自营建以来,为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南北三堂建筑,后多次重修,形制有所改变。现存的清康熙《元城县志》所载的县署图为传统布局,同治《元城县志》所载的县署图为受风水思想影响改建后的布局。元城县署原分为三个中轴区,中区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仪门,牌楼,大堂,二堂,宅门,三堂,三堂东西不与两边互通,仅南一小门与前通。东区自照壁东偏,自南向北依次为宾馆,土地庙,二门,三门等,西区自照壁西偏,自南向北依次为典史署,监狱,后为二门,三门,堂等。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知县陈伟重新建设三堂和附属房屋,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知县李俊友,雍正二年(1724年)知县王曰恭又进行相继修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建后的元城县署,大堂以南仍是中轴线布局,最南端的照壁北为大门,为仪门,大门、仪门东改为关帝庙和衙神庙,大门内西偏仍旧为典史署,监狱等,北达大堂西,不再直达县署尽头。仪门后,为牌楼,牌楼后为大堂,大堂前的东西廊房为六科班房,东为礼户吏,西为工刑兵。大堂东为库楼(狱仓)。大堂后的二堂、三堂拆毁,成为空地。由大堂往东为一小门,小门后为宅门,宅门后为二堂,二堂前东西对称,为过廊。二堂北为内宅,东为马号。由大堂往西为一小门,北行有门通往原三堂区域,光绪末年,知县马毓藻重修大堂,并在这片空闲区域修建南北客厅各五间,接待士绅,批阅公文改建为宾馆。此外,元城知县翁耀、郭时亮、朱溥、杨应枚也次第补修。民国《大名县志》名胜中记载元城县署有涌青堂,但县署图缺载,其地址无法判定。

元城县署改变建筑布局的时间,文献记载在李俊友、王曰恭之后,但具体时间不详。因为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八卦教案中,八卦教徒冲入元城县署,砍伤知县沈云尊并其子,打开元城县监狱。受此牵连,沈云尊被革职。详查改建后的元城县署(同治《元城县志》所载的县署图),与因八卦教案而改建的大名道署可谓异曲同工,均打破原来的中轴线格局,拆除二堂,改建宅门,均在公署的东南方位建关帝庙等。据此推测,元城县署改建极有可能与道署的西迁和建筑格局的改变一样也是缘于八卦教案,继任的元城知县为趋吉避凶而对县署进行了大规模改建。

1914年元城县并入大名县,县署废弃,1920年改为普通监狱,并购置周围居民宅基扩大了规模。程廷恒任大名县长以来,将此地改为体育场,举行体育比赛。平常作为城内一个群众娱乐的场所。建国后,改为广场和体委、总工会驻地,体委、总工会迁走后,此地多半成为民居,现在旧貌无存,但四至可辨。

来源:大名县名城建设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