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曲艺家协会通过其所属的相声艺术委员会、行风建设委员会,发出了一份叫做《关于加强相声界行风建设 自觉践行崇德尚艺的倡议书》的文件。

貌似想在相声界指点一次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篇公文主题深刻、内容集中、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前后呼应、政治鲜明,不失为一篇佳作,可以当做倡议书的模板,供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大家学习。

倡议书里的内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针对郭德纲领衔的德云社:

要坚决抵制封建行帮陋习。’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以师命家法为大’’清理门户’等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江湖陈规陋习已经被时代、社会和人民所摒弃,推崇封建礼法、渲染人身依附的旧式班主制或师徒关系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师重道,而是开历史的倒车
要坚决抵制恶俗粗劣表演·····要让人们在含着眼泪的笑声中得到教育和启迪····伦理哏、脏臭荤口、谄媚取闹、恶意调侃等做法跌破道德底线,败坏社会风气,丧失了相声艺术的基本操守。

这些都是体制内相声工作者常用来抨击德云社的素材,十年不换的调子。要不是最后一句有点时代特色“自觉承担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曲艺工作者”,我都以为这是曲协办公室翻腾出十年前的旧公文,来糊弄曲协主席的了。

不过这种倡议书,对于久经考验的德云社来说,恐怕无甚作用了。

毕竟被体制内相声工作者(太拗口,我们姑且称他们为“公办相声”吧)喷了、压了、批了几十年,德云社这种民间相声早已无所谓了。而且现在社会舆论普遍同情郭德纲,视他为传统曲艺的弘扬者。

要想真正管住德云社,恐怕还得来点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步:设立副部级国家局

要想镇得住人、管的事多,必须先让自己壮起来、升起来、高起来。这总结起来就是:

权限独立、级别提高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便是提高地方的级别,并逐渐独立于所属的上一级地方政府。比如当年四川的地级市重庆,升格为独立的与四川并列的直辖市;比如省直管县,就相比普通县级地方要独立很多;又比如副省级城市,尤其是计划单列市,和省政府的关系就很超然。

部门机构也一样,独立于原有部门,提高自己的级别。最典型的就是环保部的建立过程。1982年,组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设正司局级的环境保护局;1988年,成立独立的副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局;1998年,升格为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8年,升格为环境保护部,正式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26年时间,从正局级单位成为了正部级,并且权力逐渐延展,直到今天,这个延展过程仍未结束。

题外话,在体制内的公务员,要想站在风口“起飞”的话,机会真不多。地区和机构的升格(地级转省级)、扩权(部委多设若干内设机构或者设立派驻地方机构等)、便是最好的机会了。

言归正传,中国曲协能成为曲艺部固然是好,但是难度太大,毕竟它现在还只是社团性质的中国文联的直属正局级单位。

所以还是把目标定为设立副部级国家局更靠谱。

中国文联本身就是事业单位,没法代管国家局,而且文联也没啥权,建议曲协另换门庭。宣传部管的地盘中,文化部最适合,就由文化代管吧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步:权责范围尽量大

起名字的时候,一定不要叫“国家曲艺监督管理局”。这种名字听着霸气,好像又能监督又能管理的,但实际上是给自己画地为牢,把权力栓在了监督与管理上了。

就叫“国家曲艺局”。

这样的话,权力无所不包,从行业法律法规牵头起草,到行业发展规划的拟定与实施,再到监督与管理,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对行业发展从头到脚的闭环式的权力体系。而且,还为未来扩权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啥时候觉得需要加点新权了,直接往里面装就好,不用考虑是不是符合“监督与管理”这个范围。

民仲平冒昧地替国家曲艺局编几条“主要职责”:

1.起草曲艺发展和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送审稿和规章,拟订并组织实施曲艺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发展战略和政策,这些都是源头性工作。立什么制、怎么立制、何时立制,这些必须控制在自己人手里。

2.组织制定曲艺行业相关标准。

要想杀死对手,或者让对手无所适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行业标准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比如,将“伦理哏”排除在行业标准在外,将“官办相声”不太熟练的传统业务贯口排除在外。

3.审批曲艺类团体设立、曲艺类投资项目上马、大型曲艺活动举办。

审批权是个好东西。将曲艺团体的设立,改为前置审批许可,让相声团体具有“牌照”价值,而“牌照”的发放主体只能是国家曲艺局。此外,投资搞电影、搞剧院等,就连举办什么“开箱”“封箱”这种大型相声活动,也必须经过事前审批。这就让国家曲艺局成了曲艺界的“小国务院”。

4.负责曲艺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指导、监督曲艺人员道德有关工作。

文化活动不同于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管理讲的是经济规律与法律,文化活动管理单靠这两样还不够,还得需要道德与行风这种标准模糊、完全正确的东西来做支撑。对不好管理、很难在法律法规框架下整治的现象和人物,必须采用这种占据道德制高点、予以道德批判的手段。

5.监管曲艺市场运行,规范市场秩序,监督检查有关票价,负责行业行政执法。

所谓权力,无非是建章立制权、审批权、执法权,这三大权力基本可以对一个行业形成封闭的链条式管控。所以作为最后一环的执法权,也是最具有国家暴力色彩的权力,必须拥有。有了执法权,就再也不用发“倡议书”了!

第三步:全国一盘棋的垂直领导

曲艺这个行当,各地都有各地的山头,这既有师承制的因素,也有各地曲艺品种不同有关。

由此,曲艺的地方保护主义容易抬头。

为此,国家曲艺局尽量采取垂直管理各省局的模式,将地方各局的人财物管理权限全部统一到国家局层面。这一点可以学学交通部代管的国家邮政局。

如果垂直管理有难度,那么为了保证国家局政策可以有效被地方落实,可以参考国家能源局模式,在各大区域设立正司局级的区域监管局,专司监管:华北曲艺监管局、华东曲艺监管局、南方曲艺监管局、西北曲艺监管局、东北曲艺监管局。对曲艺重镇,比如赵本山根据地辽宁、郭德纲的老家天津、文化之都北京、热衷于喜剧制作的东方卫视所在地上海等,设立直属的省级建管办。

如此一来,像现在这种北京卫视封杀德云社,而天津卫视却视之为瑰宝的现象就会得到彻底的根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部:健全配套机构

一个全新的曲艺管理机构,必须有一整套辅助机构在左右,方能成体系的运转。

首先必须重视教育,设置中央曲艺学院,搞定博士点,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链条。还得弄个中央曲艺干部学院,加挂国家曲艺局党校牌子,凡是在曲艺系统职称、职务晋升的,都必须在曲艺干校过遍水。

然后整出一套职称体系,比如设置若干层级的相声演员职称,最高为国家一级相声演员。职称的晋升必须与学历、论文(核心期刊)挂钩,这样,平均学历初中毕业的德云社,估计连个国家三级相声演员也评不出来。

再然后成立一批曲艺类的中央企业。比如国家相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相集团)、国家小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品集团)、国家二人转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二集团),通过财政注入巨量资本金,并且接收政府及其他国企无偿划转的各种不动产(如剧院、办公楼)等,迅速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当然,还有争取低息贷款、演出的财政补贴、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摊派门票、各大卫视安排节目等,实现稳定的创收与运营。

最后,要注意机关服务工作与离退休干部工作。机关服务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办公场所、演出场所的改善(建大楼)以及争取职工住房(分房子)上,离退休工作重点保障老同志的医疗待遇等。这样,让公办相声获得一个优厚的待遇保障,彻底击垮民办相声。

通过四步走战略,相信我们的相声,包括其他曲艺,一定能做到倡议书里说的:

“让人们在含着眼泪的笑声中得到教育和启迪”
“弘扬正能量,倡导新风尚,引人向上向善向美”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努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自觉承担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曲艺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时候郭德纲也能来一篇这样的文章,就算我们成功了吧哈哈哈。

(作者:民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