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是文化赖以存在和传承的重要基石。典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记载文字,更在于展现民族精神、彰显文化价值,将传统与现代构建为一个完整体系。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承载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了解历史、熟知典籍,鉴古以知今,是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求解时代难题的重要资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把握住了中国传统典籍的永恒价值,以多样化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段,全息地呈现典籍的历史意义,再现撰著者的艰辛,折射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中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部书,一个人,一个大故事”的框架下,新一期《典籍里的中国》又有创新和突破。

继《天工开物》之后,节目组继续聚焦明代典籍,挑选了中医药学百科全书式的代表性著作《本草纲目》,但不同于前三期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与典籍的故事主人公直接对话,本期节目以李时珍的次子李建元为主视角,重现了中国中医药学史上的巨匠李时珍在探寻真理、董理药典、历尽艰辛终于成书的历程;也向观众展示了他甘于奉献、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医者本色与科学精神。

这样的视角转换彰显节目巧思。因为在《本草纲目》著书过程中,除了李时珍本人以外,包括他的父亲和四子都参与其中,可以说是举全家之力呕心沥血。而这一期《典籍里的中国》以李建元作为古今连接者,让观众跨越时空,站在全新的角度去认识有血有肉的古圣先贤,并在第三人称的沉浸式讲述中,“见证”先贤真实的生命历程。相信不光热爱中医药的观众看了能心有所感,凡是热爱科学、对传统文化心怀敬重的观众,都能引为同调。

首先,《本草纲目》秉持“物以类从,目随纲举”的本草分类原则,是明代中晚期以来的读书人分类编纂先贤著作,以求经世致用的时代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入“纲目体”分类本草的知识创新思路,与当时出现的大量经世类书宗旨一致,都体现了格物以求真、循理以实用的方法论。该书近190万字,无疑是对前人本草著述的继承和发展。李时珍在扬弃旧学的基础上,进而开创新知,新增药物375种,甚至还吸纳了西方传入的药理。《本草纲目》的出现,说明传统本草学知识至16世纪,已经到了可以进行整理的阶段了。

试想,如果没有《神农本草经》《证类本草》的传统以及宋、明医家的探索与传承,就不会出现李时珍这部集大成之作。

其次,李时珍作为撰著者的个人贡献,是中国历史上优秀典籍生命延续的重要保障。

李时珍在科举考试上并不顺利,但他继承家学,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业之中,很快就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准了定位。明代医者的地位不高,李时珍的这一抉择在当时尤其难能可贵。节目灵活生动地展现李时珍的个人形象,还原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医者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的优秀品德。但节目又没有把李时珍塑造成神圣,而是为观众还原了一位有血有肉、真情流露、容易亲近的医者形象。

第三,《本草纲目》所表现的科学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地方。

科学是客观的,对科学的认知又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回顾中国历史,以宋应星、李时珍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将16世纪认识自然、探究天人关系的手段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丰碑。《天工开物》反映了当时人对物质世界的探究程度,《本草纲目》则是当时人探索自然和人之关系的结晶。正是这种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基因,与当代社会推动科技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本质上一脉相承。正因为这种科学精神从未间断,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才会如此顽强。

上述三个方面,正是中国优秀典籍展现的特质。

如何让经典古籍以生动鲜活的“面孔”走进千家万户?亲身参与第四期节目录制后,我想答案还是在于《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的这份“匠心细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本草纲目》所展示的,李时珍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用近三十年修撰出医学巨著之艰难,某种程度上,在《典籍里的中国》整个制作过程中,也能看到“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决心和态度。单一期节目的筹备就要搜集几百万字的资料,大到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的精准还原,小到每一个道具与手势的细节呈现,这些工作和著书一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潜心打磨之外,别无捷径。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期播后,我留意到受众在不吝好评的同时,也越发理解节目创作的不易。正如《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的扮演者王劲松所说:“我们不是没有好的节目,是缺乏这样的初心和敬重。”

当蕴含思想智慧结晶的典籍,遇上懂它、敬它的“匠人”,经典得以再次焕发光彩,在当代人心中熠熠生辉。总台《典籍里的中国》无疑就是这样一位把匠心注入到每一部典籍中的“匠人”,让经典的精华更为普及,令经典的意义更加彰显,使经典的价值代代传承。

(作者:解扬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CMG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