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多或少看过关于中国功夫的电影,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功夫是在中国清末关于“武术”的别称。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武术派别,比如跆拳道、空手道、拳击等等,但这些都没有办法和功夫相提并论。因为功夫,是中华民族历尽了数千年战乱,作为代价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比起单纯的防身技能或者格斗技巧,功夫更多了精神化的内涵,是更具哲理的个人修为。

今天,带你们去广东揭阳,了解一门功夫——朱家教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本来就是武术大省。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广东,著名的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也在广东。

朱家教拳,就是广东十大名拳之一,隶属南拳类。

可别觉得这个拳术冷门,朱家教拳的拳术宗派历史悠久,分支繁多,修习者众多。

关于它的来源,其实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明朝灭亡后,朱明后裔为了躲避清廷的追剿,于是隐姓埋名,秘密组织训练武装力量,为反清复明做准备,这个秘密组织就是朱家教。他们将传授的拳术定名为“朱家教拳”,寓意“不忘明始祖皇帝朱洪武”。

即使后来遭遇了清廷的长期剿杀,但由于信念坚定,朱明后裔的反清复明宏愿始终不灭,朱家教拳也就一直传承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中后期,广东揭阳市揭西县的鸿江祠堂头村来了一位乞丐装扮的江湖志士。

这位志士平日里以乞讨为生,隐姓埋名,早出晚归,常常歇宿于村中侯想的家门口。侯想看他虽然是个乞丐,但气宇不凡。经过一番言谈,侯想邀请乞丐一同回家,热情款待。

志士暗藏一身绝顶武艺却不露声色。侯想始终热情相待,视为一家人,供他吃供他住,奉为上宾。日久天长,志士对侯想十分信任。为了考验侯想,志士将每日乞讨来的银子全数交给侯想保管。

一段时间后,志士说自己要回老家探亲,向侯想提到所寄存的银两,侯想二话不说马上如数奉还,志士心中感动不已。

探亲归来后,志士将生平所有绝学朱家教拳及医术拳谱等,全盘传授给了侯想。

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侯想体格、悟性超脱,经过多年刻苦受教,不负所望,终于功成名就。后来,他娶了志士女儿为妻,成为祠堂头村远近闻名的一代名师。

中晚年时,侯想行侠仗义,传艺济世。

到民国中后期,侯家人已经是潮汕地区的武学名手。从此祠堂头村习武成风,村中男女老少对朱家教拳术皆有习得,略懂一二。

传奇故事到这里暂告一段落。

神奇的是,本是为了反清复明而诞生的拳术,最后却成为了普通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一门武术,真的令人感叹。

1950年前后,习练朱家教拳术进入鼎盛时期,闻名前来拜师学艺者不计其数。

到侯家的第四代名师侯少雄,他8岁开始学艺;22岁先后在普宁等地开馆授徒;2013年8月,组建“鸿江朱家教武术馆”至今,门生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入鸿江祠堂头村,这是一座尤为典型的潮汕村庄,古朴的民居随处可见。村中有一座侯氏宗祠,这便是鸿江朱家教文化武术基地了。

光看宗祠本身,建筑十分精美,雕梁画栋。

侯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十一年,后因修水利筑防堤被拆。直到1986年春,在侯氏族人和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下,在原址上开始重建。

相较之前,祖祠前移了14米,新祖祠无论是规模还是建筑工艺都是当地少有。

很多细节都能透露出大家族的底蕴。不只是炫耀富贵,而是真正的人文之光。

走入宗祠内,学员们正在练拳。这些学员身着统一服装,年纪最小的只有9岁,但无一不是认认真真、一拳一划有模有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家教拳术的拳法敏捷,手法有滑、脱、虚、挑、扣、劈等,变化无穷;掌法则有双单掌、挑挂掌、穿扬掌等,攻守兼备,除此之外,还有棍术,看得人眼花缭乱。

看着学员们打拳,一招一式都很有力,足见平时学习的刻苦。

宗祠内还能看到平时学员们练习用的棍棒,堆放在角落里。

有些兵器甚至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宗祠墙上挂着祖辈的照片,提醒后人们不忘历史。

到今天,在侯少雄师父的教导下, 孩子们不单单是以武强身,更是锻炼耐心、细心与胆识,为身心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而“鸿江朱家教拳”,先后参加了市县举办的各种活动与表演约70场次。

鸿江朱家教已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址被成功审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看着这些活力无穷的孩子,让人惊喜,也让人感动,他们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太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湮灭在了历史的尘俗里,幸运的是,朱家教拳没有。

旅游攻略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凤江镇鸿江管区祠堂头村

交通参考:在揭阳马牙市场西公交站乘坐揭西-揭阳公交,至凤江镇政府公交站下车,步行3分钟到达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百家榜创作者、CFP/携程签约摄影师、知名旅游博主、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微博旅行视频博主。

新浪微博:@琰棱 https://weibo.com/u/179794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