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前后的香港,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基本上是一个荒岛,散乱地居住着一些渔民,总共有3000余人。可是,当英国人来到这里时,一眼就看中了香港,打算将这里开发成对华及其他远东诸国的贸易商埠。

从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着“日不落帝国”称号。英国人看重的东西,是一定要抢到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经过两年战争,1842年8月29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通过这项条约,英国从清朝割走了面积约80平方公里的香港岛。

《中英南京条约》共有13款,其中第三款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话讲得很客气,意思是由于英国商船远涉重洋,难免在中途损坏,清朝皇帝恩准将香港岛送给英国,让英国商船能够在香港岛修补商船、储存物料等。

这里写得清清楚楚,香港岛是无偿“赠送”,永久性“赠送”。英国人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很快,英国就任命璞鼎查为首任香港总督。璞鼎查就任香港总督后,依据《英皇制诰》成立香港政府,设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确定了香港的基本政治构架。

然而,英国人扩张的步伐没有停止。他们又看中了被维多利亚港三面包围的九龙半岛。1856年10月,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意料之中,清军连吃败仗。1860年2月,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派兵强占了九龙半岛。3月21日,两广总督劳崇光被迫与巴夏礼在广州签订协议,将面积约11.1平方公里的九龙半岛“永租”给英国,每年租金为500两银子。

不过,这项协议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正式承认。当年10月24日,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与留京驻守的全权议和大臣恭亲王奕訢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通过这项条约,英国正式从清朝割走了九龙半岛。

《中英北京条约》共9款,其中第六款约定:“前据本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品,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款约定,承认了两广总督劳崇光与巴夏礼在广州签订的协议,并由“永租”改为割让,“并归英属香港界内”。这就是说,英国人连每年500两银子的租金都不用给付。

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总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只是整个香港地区面积的十分之一。英国人对面积更大的新界产生了非分之想。

1898年3月,法国向清朝提出,在中国南部海岸建立煤栈。英国趁火打劫,出面干涉,提出如果清朝同意法国的要求,那么也要扩展九龙地界。清朝惹不起法国,也惹不起英国,干脆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便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对香港界址进行展拓。

当年6月9日,清朝全权代表李鸿章、许应马癸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预定“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其所定详细界限,应俟两国派员勘明后,再行划定。以九十九年为限期。”

这一块新展之界,即后来的“新界”。新界陆地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是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总面积的10倍。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明确新界是“租借”给英国,而且约定租期为99年(这就是中国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缘由之一)。但是,条约里并没有确定租金。软弱无能的清朝政府,也不敢向英国索要租金。

有意思的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并没有将九龙寨城划到新界,而是规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这就是说,这里还是属于清朝管辖。清朝哪里管得了?港英殖民当局又不愿管。长此以往,九龙寨城就成为纳污藏垢的地方。

【参考资料:《鸦片战争前的香港历史》《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