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摘要】

基于液态金属( LM)的柔性和可拉伸电子产品在可穿戴健康监控,电子皮肤和软机器人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它们的巨大的表面张力和弱的可湿性,直接在柔软的基板上对LM进行构图以形成期望的功能电路是具有挑战性的。 最近 , 浙江大学 姚鑫骅博士 / 贺永教授 团队 通过将纳米粘土引入到LM系统中来制备可回收,自修复的导电纳米粘土,该纳米粘土具有低流动性和对软质基材的优异粘合性,并且与压印工艺结合使用,可以直接在原位快速 打印水凝胶 柔性电子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电纳米粘土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对变形的显着电响应,极低的电滞后性和出色的减损能力,使其成为快速制造柔性电子产品的理想直接 打印油墨。 由于独特的结构组成,导电纳米粘土可在真空中生长并保持出色的导电性,基于此,无需复杂的结构设计即可制造可在极端环境(例如外部空间)中使用的真空接通开关。此外,将具有优异皮肤贴合性的电子纹身直接印在手腕上,可用于监视手腕在两个不同弯曲方向上的运动。相关论文以题为 Recyclable conductive nanoclay for direct in situ printing flexible electronics 发表在《 Materials Horizons 》上。

【主图导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1导电纳米粘土的制备过程和附着机理 (A)在搅拌下制备导电纳米粘土的过程的示意图。(B)导电纳米粘土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C)附着在基板上的导电纳米粘土的示意图。(D)导电纳米粘土对不同软质基材的粘合机理:(I)硅酮弹性体和(II)水凝胶。(E)基于导电纳米粘土的 打印 柔性电子过程的程序示意图。在高精度电路(F),减轻损害的电路(G)和电子纹身(H)中的潜在应用。

图 2.微电路的表面形态表征和导电纳米粘土的可回收性。 (A)基于导电纳米粘土的微电路的光学图像(I),光学显微镜图像(II)和SEM图像(III)。比例尺分别为5 mm,100μm和20μm。(B)导电纳米粘土的横截面SEM图像(I)和EDS映射(II)。比例尺为20μm。(C)在不同时刻在2 M HCl溶液中进行导电纳米粘土回收过程的光学图像。(D)在除去废液之后从导电纳米粘土回收的液态金属的光学图像。

图 3导电纳米粘土的电性能。 (A)归一化电阻作为加载/卸载操作期间应变的函数。(B)不同应变下的负载-卸载操作的电滞后系数。(C)在0.0125、0.025、0.05和0.1 Hz的频率下,在40%的应变下的五个加载/卸载循环下的标准化电阻变化。(D)在不同应变状态下保持30 s时,具有出色的电阻稳定性。(E)(I)在600%应变的600次加载/卸载循环中,应变传感器的性能,显示出其可靠性和耐用性。(II)是(I)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最近四个加载-卸载循环的电阻和归一化电阻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4导电纳米粘土的自修复性能及其对机械破坏的耐久性。 (A)导电纳米粘土结构组成的SEM图像。(B)硅酮弹性体基板上的电路的自修复过程:(I)初始电路,(II)用刀切割的电路,以及(III)重新放置后电路破坏自修复。(C)基于导电纳米粘土的电路的自愈机制。(D)使用与基材相同的有机硅弹性体的修复电路仍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I)初始状态,(II)拉伸状态,以及(III)与初始电路的拉伸性能比较。(E)(I)比较初始电路和损伤修复电路对应变的敏感性,以及(II)(III)损伤修复电路在200个拉伸释放 循环中的性能。在此,最大拉伸应变为 40%。(F)(I)光学图像显示了导电纳米粘土在严重损坏下的可靠性,以及(II)每次打孔后的电阻变化。

图 5导电纳米粘土的真空生长性能及其在开关中的应用 (A)导电纳米粘土表面形态的光学图像(I)和SEM图像(II)。(B)在真空环境中3小时后,生长的导电纳米粘土表面形态的光学图像(I)和SEM图像(II)。(C)导电纳米粘土内部结构的示意图。(D)在真空过程中具有不同组成比的导电纳米粘土的归一化电阻的变化。(E)(I)由真空导通开关控制的逻辑电路的电路图,显示“ ZJU”的模式,(II)真空导通开关的工作机制,以及(Z)的(III)-(VI)顺序图像 逻辑电路。

图 6使用导电纳米粘土原位 打印 电子纹身。 (A)原位 打印 电子纹身的程序示意图:(I)在皮肤上施加GelMA (明胶水凝胶) ,(II)使用紫外线固化GelMA,以及(III)直接印模 打印 导电纳米粘土基图案。(B)(I)和(II)电子纹身的光学图像,以及(III)作为功能电路的应用。(C)(I)作为腕部传感器的电子纹身的光学图像,以及(II)腕部弯曲到两个不同方向的应变传感器的标准化电阻随时间的变化。

参考文献 : doi.org/10.1039/D0MH02065F

版权声明: 「 高分子材料科学 」公众号旨在分享学习交流高分子聚合物胶体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上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或引文不当请联系作者修正。商业转载或投稿请后台联系编辑。感谢各位关注!

【经典回顾】

2020年Nature/Science气凝胶回顾展: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JACS》光开关和自修复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

李昂/成一龙/陈学思《AFM》绿茶衍生物驱动抗菌水凝胶治疗慢性糖尿病伤口

齐鲁工业大学刘利彬《AFM》高电导率-40°C抗冻两性水凝胶超级电容器,一万次循环电容恢复近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