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温浩杰 葛晓娟 胡大可 张宇灿 杨茜 边程壹

方力 施雯 詹程开 谢春晖 盛锐 章然

杭州体育场路“女人缘”的店主是50岁的杭州大姐。店20个平方米,月租金6万。大姐卖中老年女装,以前在单位做会计,后来跟着表妹开店,表妹不干了,她坚持了下来,这家小店开了7年半。

“受互联网和疫情的影响,生意不太好做,每天营业额在千元左右,不过总比到外面打工强。去年疫情也没有亏钱,我已经很满足了。”大姐说,到她这个年纪,不想太折腾,对于小店的未来,她说会积极应对:“新货到了,我就在朋友圈里发图,然后顾客喜欢的话到店里直接购买。做了这么多年服装,也积累了不少老客了。”大姐的孩子读大四,老公也还在上班,“压力暂时还能接受的。退一万步说,店如果实在开不下去了,我还有会计证,每年都在年审,到外面给别人做做帐,也能挣些钱的。”

开店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生存,先活下来,然后考虑怎么活得更好。

也因此,要不要继续坚守,要不要换种思路,如何打开局面,如何守住初心,这些零零总总的问题,成了我们调查的这100家店主共同要面对的现实(杭州100个小店的调研故事,更多详情戳这里:杭州百个小店调研|半夜进货熬牛肉酱,她想做“乘风破浪的大漂亮”,中年人的压力谁知道;杭州百个小店调研|3个墨尔本海归,为什么选择开店?那些开店的90后们,还好吗)。

1】如果关了这家小店,我们还能干什么

“老姜金铺”是40多岁的湖南长沙人老姜在杭州的闯荡成果。五六年前,老姜在老乡的介绍下,到了杭州,先在火车东站开了一个小金店,生意还不错。因为拆迁,一年多前,他在体育场路上租下了这个小店,年租金5万元。开店前前后后也花了几万块,现在差不多回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疫情影响,生意一直淡淡的。所有业务中,回收金子占大头。老姜也急。为了挣钱,他自己搞了网店,但是生意平平。老婆和孩子都在老家,孩子20岁,还在读书,老婆没有工作,基本上家里都要靠老姜养着。

老姜最迫切想做的是怎么让生意好起来。“生意再差下去,我打算换个地方了。”

严家弄路上的景芳生蚝馆是一对江西九江的夫妻开的。夫妻两个40多岁。经常从早上6点多忙到凌晨三四点,睡眠严重不足。店面不大,就几张桌子,但是到了晚上生意还是不错的。“从景芳到天虹,再到太平门直街,最后到这边,七八年来换了不少地方。去年疫情亏了不少钱,店也从之前几百平的场子,换到了这边40几平。现在生意基本都是老客,偶尔有新客。”老板娘徐姐说,暂时不想搬了,搬得不好还要亏钱。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错,希望未来隔壁如果有好的店铺,可以租下来扩充一下。

在滨江区滨盛路开小菜店的陈大姐52岁,老家安徽。

她说,老家来杭州这边开菜店的老乡蛮多的,因为这一行门槛比较低,只要肯吃苦,总能开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大姐5年前搬到滨江这边开菜店。一家四口人投入在这个店里。52岁的陈姐,陈姐的老公,女儿,儿媳。一天利润1000多,一个月利润三四万。不算4个人工资。一年加起来4个人赚40来万。2年前在海宁买了90多方180万的房子,首付50万,按揭儿子在付。儿子在蔬菜批发市场还有一个摊位。陈姐半夜两点进蔬菜,她老公半夜1点去富阳进肉。家里两个孙子,大的在滨江读公办,小的还没上学。儿子媳妇都交了社保医保。她自己和丈夫交了养老保险。

“感觉似乎疫情影响已经过去了,但是生意却越来越不好做。租金在涨,生意没有以前好。”陈姐说,真的做不下去的话,把店关了,可是关了之后四个人到哪里去找工作?“我和我老公可以回老家,但是女儿、儿媳家都基本在杭州了,孩子也想在这里读书的,如果不做这个菜店,怎么找工作?”

王晓轩的“东北饺子王”开在江城路,选择这里,他看中的是城站火车站的客流,疫情前差不多每年可以赚10来万,疫情后“几乎赚不到钱”。

王晓轩夫妻和两个儿子目前都在杭州,一家人都靠这个小店。“房租过高,压力比较大,如果房租合理,还能再多干两年,如果房租降不下去,生意也上不来,也没有太多坚持的动力了。”王晓轩说,店开出来头两年,还是赚了些钱的,但这两年确实不景气。“现在城站的火车部分分流到了东站和南站,带来的客流量明显少了,进店客户直线下降。过去店里的营业额平均一天都在2000元以上,现在一天只有500-800元。”

因为生意不好,夫妻两接了一些别的活来干,“将丝巾进行归类和包装,赚点手工钱,每包装一包丝巾,可以赚7毛钱,平均每天可以包装200包,能够赚140-150元”。

2】咖啡店看起来很美,但活下来真的不容易

西溪路开咖啡酒水店的是一对杭州夫妻,开了7年多,在这边算老店了。“去年很难很难,总算活下来,到现在也很难。因为咖啡吧不是饭店,不是刚性需求,没有人必须进店消费。最大的问题还是生存问题。周边咖啡店曾经开了四五家,陆续都关掉了。我这家是仅存的一家。”

店主说还好在杭州30多年,没有住房压力。咖啡店看起来很美,其实是生活之笼,把自己困住了。请人很贵,全部都靠自己守店。不能去旅行,不敢放假,不然就亏房租:“咖啡店真的是有梦想的人开,怀有梦想的人来消费,这些都要很现实的成本。不然靠梦生活着,结局就是关店。”

在西湖区教工路卖杂粮煎饼的夫妻感觉有点太累了。

他家的店10平米左右,还隔成了两个空间。边上5平米正在招租。两口子有三个孩子,大的已经成家。夫妻俩在杭州开店已经16年,除了这一家,在沈塘桥也有一家。基本没有休息天。只有老家来人的时候才会去西湖边走走。说实在话,煎饼店小归小,但在杭州收入不错。所以夫妻两人不打算回老家,打算继续做下去,希望下一代人能够在杭州立足,有更好的发展。

在余杭保健路开“天天伴水果” 的方女士夫妇老家上虞,是一对80后,有一个孩子在当地读私立学校。夫妻两人经营小店,还要供孩子上私立学校,付房租,每个月基本上吃光用光。每天营业额能做到4000-5000元,但是疫情以后要少1000-2000元一天,水果店是这个家唯一的收入来源。“这个店开了4年,大特色没有,就是维持生活吧。疫情前店里生意每天150单,中间关过1个多月,现在每天100多单生意,3000-4000元营业额,没有恢复到疫情前。”

安徽人陈吉霞和姐姐一起在江城路开了一个服装店,开了15年了,也算老店。“本来店里的生意很好的,还开了两家店,一家就是现在这里,还有一家店开在中山北路上,后来随着电商的发展,那家店慢慢就做不动了,五六年前关掉了,只留下现在这家。”

店门口的江城路上现在正在修地铁,这对生意影响也很大。

陈吉霞退休5年,儿子现在正在俄罗斯留学读研究生,学的是声乐。“现在的生意难做,再做个两年,等到儿子毕业了,店可能也就不开了。这两年也是一边开店,一边清理库存,进货的量也在慢慢减少,也算是提前在为以后关店做一些准备吧。”

3】小店合伙人模式能破局吗?有小店正在摸索着实践

调查中,也有小店通过寻找合伙人的方式来破局。

建国北路的大锅羊肉汤10来个平方米,年租金9万,店主和三个亲戚合伙开的。4个合伙人都来自河南,80后,原先在老家也做开过烩面店,竞争激烈钱难赚,转而来杭州开店:“这边竞争小一些,开了一年多,感觉经济效益还不错的,想继续开下去。”店主说比起老家,在杭州机会更多,几个亲戚一起合伙也挺好的,一起奋斗也更有干劲,能分担风险也可以分享喜悦。

保俶路上一家面包店,走的是闺蜜合伙的模式,一位开店近十年,另一位去年加入。她家的老店在学院路,有一百多平方米,开了八年,从亏本到扭亏为盈。但去年搬到了这边,面积小了,租金低了,又要重新面对亏本的问题,得再次营销。两人担心扭亏为盈的过程太长,坚持不住这段时间的亏本。就算是这样也不想随随便便认输:“之前老店做得挺好的,再坚持一阵子说不定这关也就过了。”

同样做面包蛋糕的“熹小姐”是同一个小区的两个业主合伙的。两位妈妈都喜欢烘焙,又做过环保工作,对原料非常讲究,就开了一家让妈妈们安心的面包店。

疫情期间,小店得到了业主群里妈妈们的支持,保安也会帮忙送。作为感谢,晚上卖剩下的面包,就送给保安师傅吃。有了大家的支持,小店支撑了下来。不过开店快2年,已经投入40多万。今年以来,黄油奶油等原料上涨凶猛,成本高企,算下来基本没有产生盈利,刚好平衡。“最近在装修一家新店,想发展成业主妈妈们一个温暖的活动场所。”

天运路上的天运菜店,20多平方米的面积。别看店小,它服务着附近天运花园、万家花园、濮家东村等多个小区的居民。店老板说,原本附近濮家东村农贸市场拆迁,周边又没有菜场,他以为这里的生意会很好。可没曾想疫情来了,小区封路,很多人不愿意绕道过来,宁愿到各种社区的买菜群购买,所以疫情期间生意确实差了很多。好在现在疫情影响差不多过去了,他们又有了合伙人,所以店面不大,有鸡鸭、水产、豆制品、猪肉,每个种类各一户,平时各自结账,既满足了居民的需求,又分摊着小店的成本,“生意总还过得去”。

4】有小店想守住本心,有小店想很专注地做一个产品

杭州的小店店主还有这些心愿

小时新闻记者调查的100家小店中,也有生存得比较不错的。

余杭本地人潘明华在余杭街道凤凰山路开“明华面”快20年了。30多平方米的小店一共6张桌子。一男三女4人家庭经营,小店收入占家庭收入的60%,每年的营业额大约是50万元,每天营业额3000多元。“整个杭城的面馆,拌串不泡汤,不加鸡蛋,唯有我明华面。只要你喜欢,而我又有的,都可以任意组合,组合的才是我的特色,新鲜的好的食材才是我的特色。”他对自己家的面很有自信。潘明华说,疫情对小店影响不大,毕竟是快20年的老店,除了疫情封闭闭店一个月没有收入之外,其余时间生意都不错的:“那时候权当休假了,外卖会影响食材口感,我们也一直不接受外卖。”

对于潘明华来说,接下来要做的是“守住本心”,“没有想扩大的想法,守住明华面三个字就行”。

在下沙学林街一带开小超市的安徽人小陈一家,努力地想留在杭州。

小夫妻带着一对老人和两个小孩开了一家小超市。“客户群体是周边几所大学的大学生。店是3年多前从老乡手中盘下来的。店开了以后,一家人基本就扑在店里了。上午,两个老的看店,小陈夫妻去进货,跟经销商谈合作等等。下午和晚上,换小夫妻看店。”

这两年生意要差点了,学生很多喜欢通过代买的形式,直接在外卖平台下单。小超市最近也在微信朋友圈上线了外送服务。店老板小陈偶尔也会开小轿车去跑跑网约车。

做服装定制的53岁大姐一直看好杭州的消费氛围,她之前在温州工作,退休后来杭州养老,之前买了一些房子,利用其中一家开了一家高定工作室,她在思考扩大客户源:“一开始通过同小区的业主群找,后来拉了一个时尚达人微信群,每天分享一些穿搭技巧,就算我已经53岁了,我也有信心做下去。”

开便利店的杭州人孙先生对将来很看好:“这是我第一家,也算是试试水吧,摸索一些经验,以后希望把店铺做大,开成属于自己的连锁品牌。”

在高银街卖茶叶的余筱进同样不惧未来,尽管去年亏了七八万,她和丈夫始终认为,实体店开了那么多年,也有一定的口碑,而且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不是完全没有竞争力:“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想把小店再改造提升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