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许敏,关于姚策,关于熊磊,在几个关键节点上做出的不同选择,导致了事件的不同走向。如今,树欲静而风不止,越撕越裂,现在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如果我们是当事人中的某一个,我们是否比他们做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事不关己,可以说得无比轻松,如果关系到切身利益,是否也会这么云淡风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如我们是许敏,会选择不要真相,不要亲儿子回到身边,不要房子,仍然对姚策和从前一样么?

假如我们是姚策,会不理会网络声音,不指望社会救助,临终前早做安排,把房子及早还给养母吗?

如果我们是熊磊,能不能放弃房子,不争不抢不辩,安静过好余生?

如果我们是杜心之,会不顾一切救亲儿,感恩许敏,送还养子?

如果我们是…

会不一样么?

我不知道。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