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培训人员在参加“第一目击者”急救实践课。本报记者 袁琛 摄二维码扫一扫观看视频回放

■ 本报记者 马珂 刘冀冀

4月23日,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组织开展“第一目击者急救和AED操作”培训,进一步加强职工急救知识普及,提高职工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平均每天1500人,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80%发生在院外,由原发性心脏骤停导致。

专家表示,如果在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内,第一目击者会救、能救、愿救、敢救,就能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这也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4分钟”。因此,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或其他疾病的患者,第一目击者施救十分重要。

4月23日上午,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副院长张华为大家进行急救培训,先进行课堂培训,掌握急救知识;随后进行实操培训,用模型操作心肺复苏急救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张华长期从事护理、灾难医学、急诊医学、心肺复苏、老年保健等领域的教育工作,她的讲解深入浅出,让现场人员很快掌握了急救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

23日下午,海南医学院红十字会副秘书长、救护培训导师王长福,为大家开展第二场急救培训课。他是一名医生,长期从事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课堂上他的讲解幽默风趣,互动性强,与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现场人员学得兴致勃勃。课堂上,还纷纷提出生活中的健康问题,王长福都一一解答。

“喂!你怎么啦?”王长福说,当遇到有人突发疾病或者事故时,冷静观察,判断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必要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或呼叫救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救护,救护时轻拍病员肩部并高声呼叫,用“听、看、感觉”的方法判断病员有无呼吸,检查时间约10秒。

“如发现伤病员没有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没有脉搏跳动,即判定伤病员已发生心搏骤停。”王长福表示,这时要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成人心脏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尽量避免按压中断。救人是一件很累人的技术活,要有技术也要有体力。

经过急救培训,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职工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承担起急救知识普及和防患于未然的责任;同时自己也要加强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