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位于几内亚湾东北岸,陆地邻国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贝宁、尼日尔、乍得、喀麦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日利亚面积约92.38万平方千米,居非洲第14位,只算中等偏大,但在几内亚湾沿岸国家中,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尼日利亚人口2.01亿(2019年),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不算很大,养活这么多人口,尼日利亚仰仗的是尼日尔河。

尼日尔河长约4180千米,是西非最长的河流,居非洲第3位,次于尼罗河与刚果河。

尼日尔河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曲折流向东北,在沙漠地带折向东南,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尼日尔河干流呈弧形,源头距大海只有250千米,却划了半个圈才注入几内亚湾。尼日尔河水量约5589立方米/秒,比尼罗河或黄河都大,不过其中段沙漠地带水量较少,到了乔斯高原和约鲁巴高原附近汇入多条支流水量才逐渐加大。下游河面宽阔,水流充足,适宜大规模人口居住。

尼日尔河水量最大的的支流贝努埃河 ,夹在乔斯高原与阿达马瓦高原之间,向西汇入尼日尔河干流,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Y”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日尔河与贝努埃河下游地区水量大,这又得益于乔斯高原,这座高原横贯东西,最高海拔有2010米,有效阻挡了撒哈拉沙漠的热气和风沙。

尼日尔河口形成多条岔口出海,地势低平,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尼日利亚有250多个民族,其中最大的三个分别是富拉尼族、约鲁巴族、伊博族,三大族约占人口比例分别为:29%、21%、18%。

人口最多的富拉尼族位于北部;约鲁巴族位于尼日尔河下游西岸;伊博族位于尼日尔河下游东岸。

1960年,尼日利亚从英国独立,定都拉各斯。拉各斯本来是一个海边小岛,不在尼日尔河流域上,位于尼日利亚西南部,靠近几内亚湾。英国人在这里建了港口,再扩张到岸上,形成拉各斯城市格局。尼日利亚延续了英国的布局,拉各斯开发程度远高于内陆其他地方,都会区人口达到2000万以上,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城市。

拉各斯位于第二大族约鲁巴族境内,但尼日利亚三大族,历史上就各自为政,是英国人强行将他们划分到一起。好比英属印度的情况,硬是将水火不容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划在一个行政区划内。

图-尼日尔河

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信伊斯兰教。尼日利亚也有这种现象,沿海地区多信基督教,内陆地区多信伊斯兰教。

1967年,东南部的伊博族军事独立,成立比亚法拉共和国,引发内战。这场战争打了三年,尼日利亚才重归统一。但战争中人口损失上百万,多是伊博族人,这加深了伊博族与其他族群的矛盾。

伊博族居住区与喀麦隆之间,有一个巴卡西半岛,原本是尼日利亚控制,后来喀麦隆通过海牙国际法庭收回半岛。人口数量、领土面积占据绝对优势的尼日利亚,对此显得毫无办法,与伊博族的对抗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日利亚的矛盾远不止于此,第一大族富拉尼族地处北部落后地带,经济交通各方面与第二大族约鲁巴族所在的拉各斯没法相提并论。经过各方多年摩擦,大家终于意识到,三分天下的情况下,定都哪个族的势力范围都无法形成国家向心力。

1991年,经过多年准备后,尼日利亚迁都北部的阿布贾。不过拉各斯并未因失去首都地位萧条,拉各斯港至今承载尼日利亚70%的进出口货物,也一直是尼日利亚人口最多、最繁荣的城市。

阿布贾的位置,大致在尼日利亚地理中心,地处高原的边缘地带,最主要位于三大族的中心位置。

2019年,尼日利亚GDP总量非洲第一,世界第26位,人均虽然不高,但总量还是很有分量的。

延伸阅读

非洲巨人的一天,从牛尿洗脸漱口开始

非洲的尼罗人。他们全是大高个儿,像天生的篮球队员。

而在非洲赤道雨林里的俾格米人却是“小矮人”。同样是在非洲,为啥差别这么大呢?

图片来自:dailymail

幽灵般的巨人

1869年,一支受埃及雇佣、由西方人组成的探险队沿尼罗河溯流探索。当他们穿过苏丹南部广袤的沼泽平原时,遇到了一群长相奇特的牧民:他们身材瘦高,平均肯定在1.8米以上;四肢极为修长;且肤色非常深,远超其他非洲居民。很多人身上还涂满灰烬,显得皮肤发青,远远望去,只见一身漆黑或幽蓝。探险队形容他们为“幽灵般的巨人”。

这些牧民就是尼罗人,他们是世界上最高、肤色最黑的族群。

19世纪拍摄的尼罗人武士照片

因为发现于尼罗河上游,西方人便将这一族群称为“尼罗人”。

今天的尼罗人主要生活在非洲东部的南苏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总人口上千万,包括数十个支系。其中以丁卡、努尔、马赛、马达里等族较为兴旺。人数最多的丁卡族约有500万人,是南苏丹的主体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世纪初统计的尼罗人分布地图

尼罗人以放牧长角牛著称,但并不算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大多有永久定居的村落,会种植高粱和小米。但尼罗人的居住区基本都在热带草原,雨季与旱季交替的气候,让他们不得不半耕半牧,定期迁徙。

千百年来,每到雨季,尼罗人就会赶着牛群回到高处的村落躲避洪水,并在此期间种收粮食;等洪水退去旱季来临,尼罗人就离开村落,到河谷低地去放牧。老人、小孩和孕妇,则会留守村落和农田。旱季牧场常会聚集多个部落,各部落间偷抢牲畜,往往就结成了世仇。

当今尼罗人各支系的语言、风俗仍都很相近,但冲突不断,经常相互劫掠甚至爆发战争。

因为身材颀长、体力充沛,现代以来尼罗人中盛产长跑和篮球运动员。他们鲜明的体貌特征,源自对东非草原环境的适应:深黑肤色能抵御强烈的日照,瘦长的身材则有利于散热。

图片来自:sportscasting.com

尼罗人身高臂长,盛产篮球运动员。比如苏丹裔美国球员、身高2.31米的马努特·波尔,就是丁卡族尼罗人。他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史上最高的球员。

与牛同行的一天

对尼罗人而言,长角牛是最重要的牲畜与财产,也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源。

图片来自:npr

尼罗人的牛以角长闻名。对牛而言,巨大的长角除了作武器,也是重要的散热器官。

有关牛的一切,他们都物尽其用:牛粪被收集起来作燃料;牛粪烧剩下的灰烬灰涂在身上,可以防晒驱蚊;牛尿用来洗脸漱口,还能把头发染成亮橙色;牛奶为尼罗人提供充足的营养……

但有一条,他们绝不轻易吃牛肉!只有在重大祭祀和饥荒时,才忍痛杀牛。

清晨的牛角号声唤醒了全部落,族人纷纷起床洗漱。尼罗人起床后用牛尿漱口洗脸,擦拭身体,认为这样能预防蚊虫叮咬。而且旱季水源匮乏,任何液体都不能浪费。

图片来自:dailymail

很多部族的男性,还会用牛尿将头发染成亮橙色——没染发就意味着他正在服丧。

图片来自:wiki

长角牛是尼罗人最重要的财产,只有成年男性才有资格放牛。白天,男人将成年的牛群赶到牧场吃草。长角牛生长缓慢,母牛产奶期很长,而且其牛奶脂肪含量也远高于其他牛奶,为尼罗人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正在喝牛奶的马达里族男孩

图片来自:dailymail

尼罗人很少吃牛肉,却经常喝牛血。他们会避开大血管,在牛身上开一个非常小的伤口,确保牛不会失血而死。待其伤口愈合后,就能再次取血。

图片来自:the mirror

傍晚,识途的老牛会自己回到各家营地。旱季极少下雨,尼罗人会露天和牛睡在一起,紧挨着燃烧的牛粪堆,借助烟火熏赶蚊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