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又搞小团体?据彭博社5月5日报道,七国集团正在考虑美国提出的一项建议,以对抗白宫口中所谓的中国“经济胁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援引一些官员的话透露称,七国集团外长会之前,一份文件已经被传阅。美国国务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称,3日的会议花了约90分钟讨论中国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或通过提升“经济威胁”,来让国家及个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另一位外交官提到,美国希望建立一个让七国集团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参与的磋商机制,以确保对中国的举动作出协调一致的反应,并旨在增强七国集团的韧性。

除上述内容外,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外长会上还讨论了一项提议,即成立一个名为“香港之友”(Friends Of Hong Kong)的组织,分享有关香港的信息和关切。

此外,会议讨论的其他问题还包括缅甸、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一项打击虚假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协议等。

据介绍,本次七国集团外长会是近两年来七国集团代表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议。作为今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英国邀请澳大利亚、韩国、印度、文莱以及南非外长参加本次外长会。七国集团由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组成,俄罗斯1997年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俄罗斯被排除在外。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这波操作似乎与布林肯3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关于中国的表述有所不同。

采访中,在被问及美国从安克雷奇中美会谈中学到了什么时,布林肯表示,中美双方进行了直接对话,其中涵盖了对抗性、竞争性和合作性,这些特性也是两国关系的特征。美国方面一直希望能够与中国进行清晰明确的对话,以免造成双方的误会和误解,尤其是在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上。

布林肯表示,中美目前并非处于“冷战”关系 ,而是竞争和合作并存。美国将从各个层面与中国接触,并以得到结果为重点。此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参与了拜登总统发起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布林肯重申,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近日来,美国官员在多个场合指责中国搞“胁迫外交”和“经济、军事胁迫”。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胁迫外交这顶帽子,没有国家比美国更适合戴,也没有国家能从美国手中夺走这个专利。197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亚历山大·乔治最早提出“胁迫外交”概念,用来概括当时美国对老挝、古巴、越南政策。美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诠释了什么是胁迫外交,那就是通过武力威胁、政治孤立、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等方式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汪文斌还提到,同美国的胁迫外交相反,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我们从未像美国那样以武力威胁他国,从不搞军事同盟,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从不跑到别人门口挑事,从未将手伸进别人家里,也不主动打贸易战,不无端打压他国企业。在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遭到胁迫和侵害时,我们当然要作出合理合法的反制,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将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共同反对世界上的各种胁迫行为。

延伸阅读

布林肯:不允许中国挑战国际秩序 我们要捍卫它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5月2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节目采访时称,美国的目标是维持当前的国际秩序不受中国“挑战”,但走向军事对抗严重违背中美两国的利益。

“国务卿布林肯讨论中国带来的‘威胁’”,CBS报道截图

布林肯声称,美国对华政策目的“不在于遏制中国”,中国是唯一具备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能力的国家,而美国的目标则是要维持当前国际秩序:“我们的目标不是遏制、打压中国,而是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国正在给这一秩序带来挑战。无论谁想要挑战秩序,我们都会站出来捍卫它。”

但他随后又强调,军事对抗并不符合中美两国利益。“我认为,中美发生军事对抗,甚至仅仅只是朝着这个方向走,都将严重违背中美两国利益。”布林肯说。

谈及中美两国关系,他还表示,“中美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不管是在竞争性方面、对抗性方面还是在合作性方面,都是如此。”

在此次采访中,布林肯倒也没忘记像往常一样攻击中国、鼓吹“中国威胁论”。他声称,中国在过去几年里变得“更加咄咄逼人”,“相信自己应该成为世界的主导者”;他同时沿用美国政府的“老套路”,污蔑中国“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并炒作涉疆议题称中国“侵犯人权”。

布林肯最后重申了拜登“联合盟友对抗中国”的策略,称要把“志同道合,同样对中国不满的国家”联合到一起,这样美国的行动将会“更有效、更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布林肯接受CBS《60分钟》节目采访,视频截图

尽管布林肯在嘴上指责中国“变得更具侵略性”,还说军事对抗有违两国利益,但在实际行动中咄咄逼人、频繁破坏地区稳定,恰恰是美国自己。就在4月7日,美国“麦凯恩”号驱逐舰再度穿航台湾海峡,而这已是今年以来,美舰第4起穿越台湾海峡的公开记录。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官员就一直在用“竞争”、“对抗”和“合作”这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中美关系。4月2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就发表过类似言论,称中美两国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包含竞争、对抗以及合作因素,“中国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

普莱斯同时强调,美国的目标始终是利用国内资源,联合盟友与中国竞争,并“最终战胜中国”。

有关中美关系问题,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4月23日已明确指出,美方以“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来定义中美关系,没有分清中美关系的主流和支流,缺乏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认为,处理中美关系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加强对话、深化合作、缩小分歧、避免对抗。

王毅表示,中美关系正在进入新的十字路口,关键在于美国能否接受一个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不同的大国和平崛起,是否承认中国人民也有谋求发展、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中美关系的未来与美国在这两个问题上给出的答案密切相关。

媒体:结伙对抗中俄将是美西方噩梦之旅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长达3天的G7外长会期间反复向外界传达了信息:美国不寻求遏制或压制中国,而是要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且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涉及到中国是否遵守国际规则。有外媒说,这次G7外长会的主题是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挑战”。

布林肯拒绝“新冷战”的说法,并且明言不想遏制中国,他这样表态当然不是坏事。但全世界都看得出,华盛顿其实就是想这样干,否则西方媒体为何要反复这样问拜登团队呢。

布林肯做此表态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知道要推动欧洲和日本与中国“脱钩”,华盛顿做不到,那些国家在与中国有分歧的同时需要同中国的合作,“新冷战”总体上不得人心。美国要拉盟友,必须隐藏一些锋芒,不能逼盟友跟进它的反华政策太甚。

然而我们看到美国新的执政团队在说一套做一套,他们为煽动美国社会和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敌视不遗余力,他们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组织围攻中国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在更加系统性地分裂世界,构建战略对抗,他们只是在方法上做了调整,试图循序渐进。

种种迹象显示,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已经认识到或者预感到美国和西方的治理方式出现了老化和竞争力衰退,而且知道他们无力发动实质性改革。他们希望制造一种根本性对立,强行制造一个以西方国家为主、排除中俄的国际体系,用西方现有的经济技术存量优势来维系美国的霸权,他们希望这一新格局能通过一场场与中俄的冲突逐渐形成。

我们要警告华盛顿这是战略玩火,他们休想取得成功。

他们必须看到,即使只把中俄两国的力量加在一起,也要比当年苏联—东欧集团强大得多,中俄的经济科技实力以及军事实力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对全球有更广泛的牵动性。如果有谁通过一意孤行迫使中俄联合起来与其殊死搏斗,那一定是它的噩梦。

中国和俄罗斯在战略上都很克制,我们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俄都与个别周边国家存在历史遗留的很具体纠纷,两国都保持了克制。美国和西方如果想鼓动个别国家与中俄对抗,那是在害相关国家,中俄在耐心地解决问题,希望不要有哪个国家或者某支政治力量受华盛顿蛊惑,朝着中俄以卵击石。

任何西方国家受鼓动与中国“脱钩”都将是蒙受损失之旅,他们最好的选择是应付美国,在中美之间最大限度地保持平衡,在不与美国撕破脸皮的同时也不与中国走向对抗。在对俄罗斯的方向上,弱化对抗比强化对抗同样将更符合那些国家的利益。

华盛顿在不断鼓动盟友联合起来对付中俄,而中俄并未采取类似盟友式的联动,这是北京和莫斯科的善意。但西方越强化他们针对中俄对抗性的盟友关系,越会进一步促使中俄联手应对,这是政治力学的基本法则。中俄战略联手当然首先致力于反对美国霸权,同时也请其他个别力量别因为攀上美国而得意忘形,不要自己挑衅往上凑,避免有一天成为中俄“杀一儆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