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之前看《红楼梦》还以为是部爱情小说,后来越看越不对劲儿。这哪里是爱情小说,分明是某人的纪实血泪史。而且,写这部书的人,根本不是曹雪芹,记录的也不是曹家的事。

如果是曹家的血泪史,那书中的贾宝玉根本没必要一出生就戴着一块疑似玉玺的“通灵宝玉”。说白了,曹家的子孙,不具备这样的资格去戴这样的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身为太子或者皇帝的人,才有资格拥有这样的玉玺。

《红楼梦》的作者,更像是一个敏感人物——废太子胤礽。

1、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大有玄机

贾宝玉一出生就戴着一块通灵宝玉,上面写有这样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玉玺上的字是:“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何其相似啊?

这暗示了贾宝玉的出身背景不同寻常,是来自于皇家,而且一出生就贵不可言,是未来的储君,因为他自幼就被立为太子了,相当于拥有了传国玉玺这与废太子胤礽的经历何其相似。

废太子胤礽是康熙与原配妻子孝诚仁皇后的第二子,由于他们的嫡长子幼殇,所以康熙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就被立为皇太子。

也就是说,胤礽曾经死过一个哥哥,他与哥哥是一奶同胞,同为孝诚仁皇后的儿子。只不过,胤礽的哥哥很小的时候就不幸夭折了。所以,康熙与皇后非常宠爱这第二个儿子胤礽。在他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了。这胤礽不就相当于“含玉玺而诞”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看贾宝玉的出生经历,与胤礽如出一辙,贾宝玉也死了一个一奶同胞的哥哥,名叫“贾珠”,正因为贾珠的死亡,所以王夫人特别宠爱次子宝玉,而书中的“含玉而诞”,正是“一出生就被视为太子人选”的意思。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无材补天”,正是说他被废之后,无法再执掌天下,指点江山了。如果是曹家的血泪史,曹家有何徳何能,居然还敢君临天下,只身擎天?支撑不起天下就自愧“无材补天”,这口气也太大了吧?是要造反吗?

2、贾宝玉的母亲为何姓王?

贾宝玉的母亲娘家姓王,所以大家都叫她“王夫人”,其实,王夫人的称呼乃是一语双关之意,暗喻“王的夫人”。王者,帝王也。王的夫人,王的嫡妻,自然就是在暗指“孝诚仁皇后”了。

在《红楼梦》的开章篇,叙述了甄士隐的两次劫难,第一次家中失火,第二次失去独生女甄英莲——也就是家中唯一后继的希望。而甄士隐的谐音是“真事隐”,这是在暗喻胤礽被两立两废,最后彻底失去机会和希望。甄士隐的两次劫难,就暗示着胤礽的两次被废。

书中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其实是康熙的妃子李香玉。父子俩就为了争夺这一个女人,彻底决裂,这也是胤礽第二次被废黜的主要原因。

李香玉当时是官拜右侍郎的李煦之孙女,其父亲乃两淮盐课李鼎。这与《红楼梦》中,贾宝玉口中“盐课林老爷家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也不谋而合。李香玉的父亲正是“两淮盐课”李鼎。

而贾母的原型是李煦之妹,康熙的乳母,被诰封为一品夫人。这样算起来,李香玉称呼康熙的乳母应该是“姑祖母”。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外祖母,但关系也相当亲近了。

李鼎之女选秀入宫是八旗女必经之路。文本中林黛玉投亲外祖母就是由这层关系而来,外祖母家就是皇家。

胤礽与李香玉一见钟情,不能自己,甚至为了她荒废政务,这令康熙十分震怒。在屡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康熙把李香玉纳为自己的妃子了。或许是为了让胤礽彻底死心,不要再堕落情网,亦或李香玉实在太美,康熙也禁不住爱美之心。总之,父子俩为此反目成仇,这也是胤礽再次被废黜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确实为了林黛玉无心读书,只贪恋儿女情长。而且,别人一旦劝告他走正路,或多关心一下“仕途经济学问”,他就与人翻脸,不听说教。仿佛走火入魔了一般。

宝玉在“魇魔法叔嫂逢五鬼”一章中,被马道婆用巫术侵害,差点死掉。而通灵宝玉居然失“去了保护他的作用”,这应该是暗示胤礽第一次被废后的惨状,当他“太子的身份”被没收后,他发现:什么邪魔鬼祟、牛鬼蛇神都可以来欺辱他、打击他。所以,他痛定思痛,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再次赢得父皇的信任与欢心。

后来他的确再次取得了父皇的信任,并再次被立为太子。这就相当于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被癞头和尚“加持”以后又“显灵了”,又能保护他了。

然而,不幸的是,胤礽对李香玉用情太深,没过多久又故态复萌。康熙只好把李香玉据为己有,彻底断了胤礽的念头。并再次废掉了他。

这就是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失魂落魄的情节。通灵宝玉丢失,象征着玉玺丢失,太子身份的丢失,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说《红楼梦》的作者,不应该是曹雪芹,这部书更像是废太子胤礽自己写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