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自导演了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两次冒险之后,希特勒将注意力转向了波兰。德国对波兰的敌意是由来已久的。自从18世纪被俄、普、奥三国瓜分后,波兰除了在拿破仑时期短暂复国外,一直是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存在的。在一战前,德国人已经统治波兰一个世纪了,许多德国人认为波兰根本不应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存在于世上。德国在一战战败后,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承认波兰独立,并将波兹南(即德国波森地区)全部、东西普鲁士一部分及西里西亚一部分划归波兰,特别是以但泽(Danzig)为中心的波罗的海沿岸领土(即波兰走廊)的割让硬生生地将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肢解开来,但泽作为自由市归国联管理。割地赔款的德国对新生的波兰十分敌视,而波兰对德国也深怀戒心,积极参加对德国的遏制行动,两国关系一直很恶劣。早在1922年,任魏玛国防军司令的汉斯·冯·泽克特(Hans von Seecket)将军就声称:“波兰的存在令人无法忍受,它威胁到德国存在的基础,波兰必须被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9年8月23日,苏德双方签订为期10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秘密商定联手瓜分波兰。

1939年3月21日,希特勒突然发表了一份声明:但泽必须归还德国,在波兰领土上德国可自由修建连接东普鲁士的公路和铁路。不出所料,波兰拒绝了这份声明。战争的阴云开始聚集。8月23日夜,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Ribbentrop)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Molotov)签订了为期10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秘密商定联手瓜分波兰。这一协定为德国即将开始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外交保障,对波兰来说,丧钟已经敲响。

1939年4月初,国防军最高统帅部(OKW)发布了1939—1940年度的战争准备纲要。在经过一番拖延之后,希特勒向部队了颁布了在9月1日对波兰发动进攻的命令。在最高统帅部所颁布的作战计划中,用了很大篇幅说明如何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来摧毁波兰的军事力量。从此,一种新的战争方式出现在战争史上。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曾做出被世人视为经典的论断:“鲜血是胜利的代价。慈善家们总是幻想着通过巧妙的战术,以不流血方式消灭和击败敌人,才是战争的艺术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是错误的,必须消除。”但是在1939年,闪电战的时代降临了,胜利不再伴随着血流成河,而是依靠速度、各种新式武器的应用和经过周密计划的进攻。以坦克为主要装备的高度摩托化的部队将冲破敌军的阵地,向纵深穿插,将敌军分割包围。在快速推进的坦克纵队前面,是呼啸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用精确的轰炸开辟道路。

■波兰战役当中的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随时准备以精准的轰炸为地面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闪电战强调空地协同和立体突击。

在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Case White)里,德军将分成南北两个集团军群,从三个方向对波兰发起进攻。冯·博克上将(von Bock)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北面的攻势,其所辖的第4集团军将从波美拉尼亚(Pomerania)向西进攻,第3集团军则从东普鲁士发起进攻,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切断波兰走廊,然后调头向南直扑华沙(Warsaw)。冯·伦德斯泰特上将(von Rundstedt)的南方集团军则向波兰南部发起进攻,其中第8、10集团军从西里西亚(Silesia)向东进攻华沙,同时,第14集团军向东进攻克拉科夫(Krakow)和利沃夫(Lwow)。

经过几年的整军备战,德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德军仅在东部地区就部署了27个步兵师、6个装甲师、4个轻型师和1个骑兵旅,还有16个师正在动员。不过,德军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军队中的顽固派仍然对集中使用坦克表示怀疑。德军装甲部队虽然经过四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但其装备的大多数坦克都是轻型坦克,只装有机枪和轻型火炮,装甲也只能防御轻武器的射击。同时,还有大量坦克和摩托化装备被分散到步兵部队中,支援步兵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入侵波兰的德国军队将以装甲部队的迅猛突击作为地面进攻的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