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夕又(读史专栏作者)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两支被人以主帅姓氏命名的王牌之师,一支是岳飞的“岳家军”,一支是戚继光的“戚家军”。

岳家军多数是融合其他的将领的精锐而来,其规模最高时达到十万人,最少也能维持在两万人左右。而戚家军的主力只有四千人,最初只有三千人,是戚继光自己精挑细选,从无到有,亲自训练打造出来的。

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军民分籍。卫所内的军户,父子兄弟相继,世代为军,非皇帝特赦,不得免除军籍。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明初是军人,那么整个大明一朝,他家世代都要做军人,父死子继,兄死弟继,兄弟都死了,家族内的其他人来继承。这么做可以保证军人数量,但是很难保证质量,很多军人也非自愿当兵,自然也缺乏凝聚力。

明朝中晚期,朝政日益腐败,军事由强盛退为衰弱,加上藩王不停的兼并土地,军队屯田遭到侵吞,卫所军丁被豪强势家占役,很多军士不堪虐待纷纷逃亡。导致纸面上军队人数众多,但是真打起仗来,实力远远不行。

有史料记载,嘉靖三十四年,曾有一支70人的倭寇从浙江登陆,一路烧杀抢掠,直逼南京。当时的南京是副都,有常驻军12万人。但是12万对70,竟然费了好大的劲才取胜。倭寇虽然被打跑了,但大明军民伤亡竟然有4000人之多。

就是在这样一种局面下,时任登州指挥佥事的戚继光,被调往浙江任指挥使,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事宜。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其祖先戚祥在明初立有战功,被荫封将军,世袭罔替;其父戚景通为人忠厚耿直,官至神机营副总兵。

戚继光小时候,一次穿了双做工精美的绣花鞋,被父亲看到了。父亲大声说:“童子何如!綦履必锦衣,锦衣必肉食。尔父清白,必不尔餍。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

翻译过来,就是:小孩子怎么可以这样呢!穿精致的鞋子,必定要配以绸缎衣服;穿绸缎衣服,必定要经常吃肉。我为官清廉,满足不了你。难道你以后要克扣军饷满足自己吗!

戚家的房子住了近二百年才重新修整,工匠建议在门房廊柱间开十二扇窗户,戚景通坚持只开四扇,并说:我因谨遵先人的教诲,才能带领家人住在这里,四扇窗户足矣,否则,这样的房子也保不住。

正是在这种严苛的教育之下,戚继光自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简朴克制的习惯。

戚继光,从小能文能武,连玩游戏都是用泥巴垒长城,然后摇旗呐喊假装打仗。那时候倭寇在山东一带活动频繁,戚继光19岁就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并由此,拉开了他半生抗倭的序幕。

被调任浙江之后,戚继光深感明军和倭寇的战斗力悬殊太大,决心对军队进行改革,可是连续两次提出建议之后,都被否决。

一直在广东抗倭的另一名将俞大猷,也曾提出过“大治战舰,贼来则击,贼去则追”的方案,但当时的嘉靖皇帝又懒又保守,根本不想发展海军力量,更不会改变祖宗制度,所以明军的抗倭还是以陆地战为主。

无奈之下,戚继光只好第三次上疏要求重新招募一支专门的抗倭军队,这次得到了批准。募兵过程中,戚继光发现义乌、金华等地民风彪悍,人们爱打架,遇事不退缩,做事认真,就从当地的平民和矿工中征召了一支部队,通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剔除那些兵痞和不听话者,留下的人认真操练、严肃军纪,并制定了远高于一般部队的奖赏政策。

在物质刺激、思想教育和严格的训练之后,最后的三千人,就成了后来著名的戚家军。这支部队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绩:

白水洋战,戚家军牺牲3人,斩2000倭寇;

蔡坡岭战,戚家军牺牲31人,杀死倭寇1000多;

仙游之战,戚家军牺牲24人,杀死倭寇1000余,击溃倭寇主力10000余……

这样的战绩,在整个人类的战争史上都是很少见的。

浙江之后,倭寇为了避免遇见戚家军,改成去南边的福建打劫。戚继光又带领军队去福建抗倭,其中在著名的横屿之战中,戚继光不仅一举摧毁了倭寇的大本营,他改良的可以在泥地上前进的木橇,到现在还在被当地的渔民使用。

东南的倭寇被扫灭之后,戚继光被调往北方,任蓟州总兵,负责训练新兵,并镇守大明的北大门。

当时的蓟州军,军纪涣散,人心不齐。有次在操场训练正遇大雨,很多蓟州兵都跑走避雨,导致队伍不能成形,只有戚继光从浙江带来的三千人,身着重甲,持剑而立,整整一夜,丝毫不乱,震惊了整个大明军。

此后到万历初年,戚继光镇守的蓟州一直都固若金汤,北部的鞑靼多次进犯,却总是被打的落花流水。

然而,这样堪称战神的戚继光,晚景却异常凄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调往广东,三年后遭到罢免,回乡不久,先是弟弟一家次第病死,紧接着妻子也离开了他,战功显赫的一代抗倭英雄,不久便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了。

后人说起此事,一般都会认为是他当初站错队,受到张居正的牵连,导致晚景凄凉。很多人更是拿出他曾给张居正送美女,派兵护送张居正回家奔丧等事情,暗示他操行有误。

这些事个人觉得,若说起来,虽不无可能,但却不能因此就说戚继光德行有亏。

嘉靖后期,严嵩倒台以后,清流领袖徐阶、高拱等人相继被迫下台,张居正独揽朝政多年。

当时戚继光要征召新军,奖励士兵,制造兵器,排练阵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但当时大明财政紧张,很多事,朝中没人支持,他根本办不到。

要知道,在浙江时,他的上司胡宗宪虽也忠正能干,却也不得不和当时掌权的严党周旋,以取得支持。这样的大环境,戚继光要带兵打仗,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要完成驱逐倭寇,保卫边疆的重任,就无法独善其身。他自己招募军队之所以能被批准,正是得到了胡宗宪和张居正的帮助。

张居正虽贪财好色,却也是真正想做事的人,做了多年帝师和首辅。他和戚继光有共同的好友谭伦,所以,当时取得大明第一权臣张居正的支持,几乎成了戚继光的唯一选择。

毫无疑问,戚继光确有逢迎张居正的嫌疑,但是,他都是为公而为,从未有趁此贪污一毫一厘进于自己的口袋。

戚家世代廉洁简朴,戚继光的父亲死后,史书形容是“家徒四壁,惟遗川扇一柄,卧内一榻犹不能存。这种朴素的家风,一直被戚继光秉承,他一生治军严明,恪守军纪,以身作则,从不铺张浪费,军队也才能勤俭吃苦,服从指挥。

戚继光被罢官归乡之后的境况是“野无成田,囊无宿金,惟集书数千卷而已。”以至于他生病之后,连抓药的钱都没有。

更凄凉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一代大将,死后连棺材都是朋友凑钱买的。

仔细翻历史,就会发现,戚继光晚景凄凉,除了被张居正牵连,还有另外的重要原因。其中一条,可能就是他被教育的太好了,或者说他太忠诚、太大公无私了。

同样是被用个人姓氏命名,岳飞的岳家军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很多将领都是岳飞的亲信,军队颇有点“只知岳帅,不知朝廷”的味道,所以才被宋高宗赵构忌惮。岳飞又一心要迎回徽钦二帝,高宗觉得自己被轻视了,因此动了杀心。

而戚家军,虽是戚继光一手打造,却并非私军,无论当朝者给出多少难题,戚家军一直都是服从,从未有过和朝堂不同的想法。

戚继光被罢免以后,他从南到北带出来的精锐一直战斗在边疆第一线,直到天启末年,戚家军的余威还在。

万历二十年,日本攻打朝鲜,占领了平壤,戚家军还作为主力被派出援助朝鲜迎击日兵。这已经是戚继光死后好几年的事了。

有好多军队之所以打胜仗,都是依靠主帅的激励和带领,一旦主帅被抓或者阵亡,部队就会群龙无首,变成乌合之众。

而戚继光的队伍虽叫戚家军,却并没有在戚继光离开后失去战斗力。皆因,他一开始训练的时候,给士兵和将领灌输的思想就是忠于朝堂,而不是忠于自己,上了战场就是服从指挥杀敌,不掺杂任何个人因素。他的队伍训练出来之后,不管谁带,只要善于指挥,都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

这正是万历皇帝放心罢免他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打仗总是全力以赴,对敌人往往形成毁灭性的打击。他抗倭,一直从浙江打到福建,联合广东的俞大猷,把倭寇消灭干净了才算。打蒙古,也是穷追不舍,一直打到鞑靼部落不敢来犯为止。

敌人都打完了,部队也训练出来了,还留着你干嘛,所谓兔死狗烹也。

和戚继光差不多同时期的李成梁,就和他完全不同。

李成梁比戚继光大两岁,属于同时代人物,出名却比戚继光晚。北方蛮子打蓟州一直打不下来,才绕道辽东去攻打别的地方。而李成梁正是辽东总兵。

李成梁打仗和戚继光大不同,他经营辽东多年,打胜仗无数,却没有消灭哪个部落,反而养大了努尔哈赤部。

古代军队都是论功行赏,这本没什么错,却有个极大的弊端,就是要想加官进爵,必须有军功,要想有军功,就必须有仗打,要想有仗打,就必须有敌人。戚继光把敌人打的几十年不敢来,自然无仗可打,也就没用了。

李成梁却从不肯把哪个部落彻底消灭,他从来都是打一仗,养一阵,把敌人打跑拉倒,甚至养贼邀功。虽然曾因为奢侈无度而被罢免,但过几年,依然要被启用。

因为辽东一直离不开他。李成梁和他的儿子们,手握重兵,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对辽东地理形势和各部落情况也极为熟悉,有别人难以取代的优势,万历皇帝虽明知他贪腐成性,却也没办法。

试想,如果戚继光像李成梁一样,让他的王牌之师离不开他,或者让某一地区离不开他,皇帝还会任性的冷落他吗?又或者,如果当时镇守辽东的是戚继光,努尔哈赤部还能不能兴起,后金人还能不能入关呢?历史会不会被改写呢?

同是一代名将,戚继光战功显赫,威震四海,却五十多岁即遭罢免,晚景凄凉,贫病而死;李成梁奢侈无度,养贼邀功,却七十多岁还被倚重,位极人臣,纵然多次被弹劾,也能得到皇帝的“恤典”。

忠魂之悲耶?大明之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