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4日,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横空出世,让全世界观众重温了二战西线战场的残酷。片中对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的高度还原,得到了二战老兵们的认可。

看完电影的美国老兵称:“那登陆的场面太过真实,让人冷汗直冒,但我想说,这才是真实的,血肉模糊的D-day。”

D-day,也就是盟军对“诺曼底登陆”的代称。诺曼底登陆虽然只持续了一天,但要是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血腥的战役,诺曼底登陆定能位列前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结束后,全世界都认为诺曼底登陆是相当“轻松”的,毕竟17万盟军一天内就登上海滩,而且伤亡人数刚超过1万,在二战中不值一提。但在真实的历史上,“D-day”当天的战事一波三折,诺曼底前线曾传来了“美军登陆失败”的消息,让盟军司令部陷入紧张气氛,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回忆,他当天差点就发布了失败宣言。

在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的今天,诺曼底登陆已经成为显学,我们细细品味这场战役,D-day身上的谜团依然令人费解。

英美为何不早点开辟战场,非要选在德国败局已定的1944年?德国耗费巨资修建的大西洋堡垒,有名将隆美尔坐镇,为什么还被盟军轻易击穿?6月6日的诺曼底滩头只伤亡了1万人,它凭什么被称作二战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欧洲第二战场”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1941年末,当时德国正处在攻势的巅峰。

德军在1940年迫降法国,又在不列颠空战中重创英国;1941年,德国元首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在半年之内打败苏联200多万大军,俘虏百万红军,剑指莫斯科。

此时的反法西斯同盟还没建立,苏共领袖斯大林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盟友,除了跟德国不对付的英国。斯大林同志曾强烈建议英国出动军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一起东西夹击德国,而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英国实力不足,暂缓了这个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42年美国加入了战争,英美才联合起来考虑开辟新战场的可能性。

英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把美国欧战的第一战场选在了北非,以保护自己的殖民地。盟军在1942年末登陆卡萨布兰卡,并于第二年春天歼灭了德国非洲集团军群。在北非战事结束后,英国想继续忽悠美国北上南欧,去保护大英在南欧的利益,但这次美国这次学机灵了,没有答应丘吉尔。

1943年,盟军登陆意大利,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宣布投降。美国在西西里登陆时才跟英国商议,在次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地点选在西欧。

美国第一选项是法国北部的英吉利海峡沿岸,这里登陆有两个好处,第一是处在英国皇家空军的作战半径内,能保证制空权不丢;第二是西欧地势平坦,盟军的装甲力量能发挥最大功效。

然而,“盟军决定在1944年春夏之间开辟第二战场,”这一消息传到苏联后,引起苏共领袖和红军将领的不满。1944年的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连德国人自己都知道苏军征服欧洲只是时间问题,这时候美国大兵们才慢吞吞地杀到西欧,与其说是“支援”,不如说是“争功”

朱可夫如此评价1944年盟军在西欧战场的积极主动:“我们需要支援时,他们作壁上观,我们取得胜利时,他们却摇旗呐喊。”

盟军在1943年末确定于法国开辟新战线,此时的英美联军兵强马壮,在正面战场上完全不怕德军。但是作为一次登陆作战,盟军最大的难题来自于西欧海岸上漫长的防御工事——“大西洋壁垒”。

在1942年苏德战争白热化之际,德国元首害怕英国偷袭其后背,于是让德国装备部长斯佩尔博士设计一条“大西洋防线”。在斯佩尔的设计和龙德施泰特元帅的督造下,德国从挪威到丹麦再到荷兰、比利时、法国,在2700公里的海岸上修建了漫长的防御工事。这条工事包括岸防设施、海防设施、地雷阵、防空降设施等等,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1943年苏联开始反攻,纳粹元首把非洲归来的隆美尔元帅派往西线,领导B集团军群加固西线防御。

德国元帅隆美尔是一位战术高手,凭借在非洲作战的经验,他知道德军跟盟军打阵地战是白费力气。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太差,装甲车和坦克产量也不如英、美、苏,德国和盟军在法国北部正面较量是死路一条。于是隆美尔坚决贯彻“岸防”政策,他认为盟军一旦登陆,只能将他们击垮在海滩上,把登陆部队赶下海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德军早已在从丹麦到西班牙的漫长海岸线上埋设了4百万颗地雷,并用水雷封锁了近海,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布满人工暗礁。在海岸高地上,无数炮台、碉堡、暗堡鳞次栉比。但隆美尔元帅到来后,他对“大西洋壁垒”的密度不满意,命令将沿海的地雷数量增加1倍!并且在地雷阵后方铺设木桩和铁丝、炸弹组成的“防空降雷场”。

隆美尔的建议具有前瞻性,但是却没得到“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同意,龙帅觉得隆美尔是大惊小怪,浪费军事资源。

因此,埋设地雷和炸弹桩的行动被一再拖延,直到“霸王行动”开始时都没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西洋壁垒几乎完工后,法国北部的壁垒看似气派无比,但是因为龙德施泰特的短视和固执,其实是个“绣花大枕头”。德国人的碉堡虽多,但是士兵和重武器数量不足,地雷虽多,但雷区漏洞百出,对此隆美尔心中有数。截至1944年4月,在法国北部沿海,加莱海滩的大西洋堡垒只完工了60%,而最惨的诺曼底海滩只完成了20%。

更加讽刺的是,就像当年法国人宣扬“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一样,纳粹元首宣扬“大西洋壁垒”是无法逾越的,以提高自己在德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其实这个耗费巨资的工程着实“中看不中用”,在1944年6月将迅速直接被盟军拿下。

在盟军的登陆计划中,本有康坦丁半岛、诺曼底海滩、加莱海滩三个选项,最后由艾森豪威尔敲定于诺曼底登陆。

其实,法国北部最好的登陆场是加莱海滩,这里的海峡仅有30公里宽,连民船都能轻松运兵过海。但加莱海滩的德军防御森严,炮台林立,布满地雷,盟军毫无机会。相反诺曼底海滩平坦宽阔,而且根据间谍情报来看,这里的防御较少,更适合登陆作战。

为了混淆视听,盟军组建了只有空壳的“第1集团军群”,让巴顿将军亲自挂帅,假意要登陆加莱海滩。英国人在加莱海滩对面布置大量假装备,还搬来了很多电台每天发报,明目张胆地号称要登陆法国。这些手段最终骗到了隆美尔,德军在加莱布置了重兵防守,但是盟军却绕过了加莱,在诺曼底重拳出击。

不过,虽然德国人在诺曼底的防御看起来是空虚的,但是没人敢保证这不是“烟雾弹”。在登陆前,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已经起草了“失败宣言”,一旦登陆失败,他们就将向全世界通报。

到了1944年6月6日一早,300万盟军士兵蓄势待发,作为先头部队的美、英、加三国军队17万人渡海进行抢滩登陆。而在前一天夜里,英美的空降兵已经在滑翔机的带领下空降法国,为第二天的登陆作战开路。

诺曼底地区的整体地势东低西高,盟军在这里的登陆场分为五个部分——犹他海滩、朱诺海滩、奥马哈海滩、黄金海滩、佩剑海滩。英军负责东部的黄金、佩剑、朱诺海滩,而美军分到了犹他和奥马哈。在这五个海滩中,东部三个海滩地势平坦,唯一造成麻烦的居然是海边的防波堤和德军制造的人工水泥墙。英军在登陆中共伤亡4000多人,这在二战任何一场战役里都不足为道。

西部的“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的情况则大不同,这里的地形更加陡峭。尤其是奥马哈海滩,新月形的海滩仅有150米是沙子,沙滩后面便是高达30米的陡峭石壁,简直是天然的防守堡垒。

于是,17万盟军分为5个部分,英军和加拿大军队任务较轻,而最难啃的骨头“奥马哈”被分给了光荣的的美国陆军第1师。最终,美国陆军1师和29师,以及“游骑兵”部队在奥马哈经历了血腥的一天,在德国MG42机枪的咆哮声中,美军付出了几千人的伤亡,是英军的几倍。

在一场战斗动辄伤亡几十上百万人的二战,D-day的伤亡貌似不值一提。但是若将这场战役放大,它的激烈程度,血腥程度,都不亚于盟军的任何一场大战,这也是D-day载入史册的原因。

盟军选择在6月6日登陆,刚开始就吃了天气和海况的亏。在英吉利海峡,最适合登陆的季节是5月,每年的这时候海上风平浪静,是一年中最好的天气。但是到了6月份,英吉利海峡风大浪急,就连德军的军舰都不敢轻易出海。

D-day早上,盟军士兵在大风浪中挤满小艇,很多士兵被晃得头晕眼花,体力大幅下降。跟美军相比,英国和加拿大军队是幸运的,东部的海滩地势平坦,而且英军装备了扫雷坦克,在登陆战中发挥了奇效。

宝剑海滩是诺曼底最轻松的战斗之一,英军在7:30分迅速拿下滩头,舰炮、轰炸机和两栖坦克压制了德军碉堡,在付出600人的伤亡后,登陆部队就和英国伞兵回合。

在朱诺海滩,海滩上的地雷给盟军造成很大麻烦,一些登陆艇被炸沉,阻碍了后续部队的登陆。朱诺海滩的英军不得不借助舰炮来压制,当天的30000人登陆部队中有1900人伤亡,是英军伤亡最大的海滩。

黄金海滩的战况也很激烈,在这里登陆的英军是5支部队里唯一的装甲部队,他们的火力充足,扫雷坦克“巨蟹”上岸后炮轰德军碉堡,大部队随即突进,挖掘战壕固守阵地。

英军较为顺利地登陆诺曼底,而在隔壁的奥马哈,美国大兵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马哈海滩的大风浪对于两栖装备是灭顶之灾,美国的两栖坦克在海滩前因为浪太大,32辆坦克中27辆沉入水底,坦克兵被迫弃车,剩下的几辆迅速被德军击毁。失去重火力的美军只剩下步兵硬抗,这让美军士兵们陷入绝境。

在悬崖上,德国352步兵师的一个加强团守卫在这里,因为害怕德军的155mm口径岸防炮,登陆艇把步兵丢在水里就迅速开走。但几乎登陆艇打开的一瞬间,MG42机枪呼啸的子弹就射进了沙子里,美军士兵哀嚎着倒入水中。

奥马哈一线碉堡的德军足足5个连,分布在15个地堡中,居高临下的地堡占尽优势,几十挺机枪一起开火,率先登上海岸的美军4个连损失惨重,其伤亡率高达60%。

美军士兵涉水前进,海滩布满暗坑和水沟,士兵几乎是边走边游,好似移动的靶子。15个碉堡的德军,用机枪织成交叉火力网覆盖新月形的海滩,大批士兵在沙滩前的障碍物下动弹不得,被射杀的士兵飘满海面。

当美军匍匐在掩体下时,德军埋设的地雷爆炸了,四散的弹片和肢体布满海滩,登陆的老兵回忆:“德国人的“电锯”(MG42)子弹打入沙滩发出‘嘶嘶’声,士兵们开始朝大海奔跑,只求离这个地狱远一点。我所在的弹坑中有个战士已经吓傻,他双手抱头,死也不肯往前一步。一位冲锋在前的“游骑兵”被炸断双腿,最后被海水活活呛死,而我就在他的5米外静静看着。”
“士兵们脸色发白,他们用战友的尸体作为掩体,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面对僵局,美军多次呼叫海军舰炮支援,但是因为害怕水雷和岸防炮的打击,盟军舰队不敢前进到奥马哈前线。

在整个D-day早晨的6个小时,美军士兵被压制在奥马哈海滩上动弹不得,勇敢的“游骑兵”战士多次发起冲锋,冒着枪林弹雨靠近峭壁,但是仍无法穿越海滩。先登上海滩的美军阵亡1000多人,伤员哀嚎着,医疗兵却不敢动弹。

“奥马哈情况危急”,在舰队上指挥登陆的布雷德利上将非常悲观,他向艾森豪威尔发去电报:“奥马哈海滩的登陆已经失败。”

奥马哈海滩登陆在6月6日中午几乎宣告失败,盟军若在这里被挡住,奥马哈的德军将会增援其他海滩,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但就在绝境之中,美国海军勇敢的驱逐舰们带来了转机。驱逐舰在陆军的屡次要求下,终于靠近奥马哈海滩,冒着被岸防炮击中的危险朝着德军堡垒开炮。

舰炮压制打断了德军的射击,幸存的美军得以向前移动。“游骑兵”在德军射击死角和弹坑里发射迫击炮,对德军火力点进行清除,然后沿着悬崖间的缝隙攀爬上悬崖。

美军“游骑兵”连队曾在一次冲锋中牺牲70多人,但还是前仆后继,最后在血泊中杀上悬崖,这段剧情被保留在了《拯救大兵瑞恩》中。

登上峭壁后的美军惊奇发现,德军碉堡后方的那些“黑漆漆的管子”并不是让人胆寒的155mm岸防炮,居然只是一堆刷上黑漆的电线杆子。

“德军用电线杆子伪装成岸防炮。”

得到这一消息的英美海军卸下包袱,战列舰和驱逐舰开到奥马哈之外500米的距离,用舰炮将德军纵深碉堡全部扫平。美军用喷火器扫除负率顽抗的德军,最终让负责岸防的德国第352步兵师损失惨重。

截止6月6日下午,奥马哈海滩战斗基本结束,美军在海滩上遗尸近1800多具,另有3000多人受伤,其中几百人伤势严重。在短短半天内几乎打光半个师的编制,这是美军在二战里从未遭遇的。而德军虽然大势已去,但还有不少德国士兵凭借战壕和阵地碉堡继续反击,奥马哈滩头的枪声直到第二天才停止。

6月6日下午,诺曼底第一阶段的登陆作战取得成功,除了奥马哈海滩外,其他的登陆部队往往用“轻松”、“顺利”这样的字眼描写战斗。美国陆军第1师的战报却字字泣血,奥马哈海滩仅仅8公里长,130米宽,但美军伤亡达到了4700多人,几乎每走一步就有一名战士中弹倒下。伤亡最重的是负责突击的“游骑兵”部队和排雷的战斗工程兵,死亡率接近50%。

更加残忍的是,奥马哈海滩上牺牲的军人有三分之一找不到尸体,他们不是被水冲走,就是被爆炸物炸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海滩的泥沙都呈现红色,沙子中裹着大量尸体碎块,后来登陆的美军无不触目惊心。

D-day之后,奥马哈海滩的报道和照片传回了美国,美国人民看到报道后无不动容,在D-day之后,美国的战争债券购买量达到了顶峰。

“在看到那些泡在水中的尸体后,所有美国人都愿意为这场战争付出自己的力量。”

美国陆军1师和29师在登陆后士气备受打击,艾森豪威尔将军亲自向这支部队发去了嘉奖令,鼓舞美国士兵继续战斗。在战后,诺曼底登陆战几乎就跟“奥马哈”画上等号,法国人专门将海滩边上的一块地送给美国,用来安葬牺牲在海滩上的几千名美军战士。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诺曼底登陆战回眸》,陈竖
2、《诺曼底登陆前,艾森豪威尔已经备好失败宣言》,朱红
3、《诺曼底攻坚之血染奥马哈》,叶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