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书坛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人说要“与古为徒”,就片面地认为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新奇、另类、与众不同,不惜专找古代或民间一些生僻、脱离公认美感的碑帖,将某些新奇甚至糟粕的东西夸张、放大,形成另类风格,以吸引眼球。

.针对这种现象,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钟明善先生指出:不是古人的书法都好,须有鉴别能力,有些臭脚不要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书法家钟明善

钟明善先生说,书法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不好,不是其他方面的标准,而是艺术方面的理念。对于经典的作品,大家都认为好的,你不能说我偏要认为它不好,那是你自己有偏见。因为中国书法是技进乎道。所有的技都包含着道,这个道就有着它的一些基本的审美理念、审美理论和艺术规律。

中国书法有它的审美标准。 楷书怎么写,隶书怎么写,篆书怎么写,行书怎么写,草书怎么写,技巧是一个方面,而技巧的背后就是审美理念。 孙过庭《书谱》里面就讲到很多,比如说到篆书的时候,认为“篆贵婉而通”; 讲到点线内涵,则说点线里面应有“天地之心,风骚之意”; 讲到笔法说“方圆兼备、藏露互现、纵收得体”; 讲到结构认为“密处不犯,疏处不离,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跑马”等等。 这些就是历代文人公认的书法审美理念,也是审美标准。

钟明善书法作品

举例说明。现在这里有两件作品,一件是洛阳龙门《始平公造像记》,方笔的,笔画有力量,笔画也有法度,结构特别漂亮,中宫收紧,向外辐射,结体整体上呈扁方;另一件是耀县药王山的北魏《杨向绍造像记》。

同样是北魏的,有好的,有不好的。沙孟海先生曾将魏碑的书法作品分为三类:一类是刻写俱佳的;第二类是写得好,刻得不好;第三类刻写俱劣。所以,不要认为凡古人的都好,不能这样,有比较才有鉴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明善书法作品

现在有一些人片面地认为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认为古人的东西多么地神奇,多么地高明,是什么原生态野趣!原生态都好吗?原生态都是美的吗?原生态未必是美!好的艺术家是“化腐朽为神奇”,而不是“以腐朽为神奇”。《杨向绍造像记》有可取的没有?有可取之处,于右任先生的魏碑书法里面,就吸取了其中一些活泼的元素,用了它结字上的一些趣味的东西,但是笔法呢还是于右任自己的。所以说“化腐朽为神奇”,而不要“以腐朽为神奇”,不好就不好,有些臭脚不要去捧。

《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研究书法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多看好的,把好的看顺眼就对了,不要把那个不好的看顺眼,否则就麻烦了!好的看顺眼,看多、看熟,那么一看其他作品,就知道好坏了。

一些人平时写字,自认为写得很得意,但是到故宫去看书法展,一瞧,好的在这呢!北京故宫看完了,再去台北故宫看,台北故宫的书画作品更多,比如王羲之《远宦帖》、孙过庭《书谱》、米芾的《蜀素帖》都在那里。我在这三个帖面前,整整站了两三个小时,好的东西看着让人舒服,令人震撼!所以启功先生也说,我喜欢墨迹,因为墨迹是活的。所以大家多看墨迹,如果有机会,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广东博物馆等等有墨迹的地方都争取去看看。

怀素《自叙帖》(局部)

这些好的书法看多了,再看那些一般的,鉴赏能力自然地就提高了。比如说怀素《自叙帖》中有一个“玄奥”的“奥”字(见图),起笔十分重,在整幅当中特别突兀,有人就说这一笔最好!这一笔其实不好,跟整个节奏、韵律都不协调,好在哪里?所以明代宋广临的《自叙帖》中就修改了这个“奥”字,把不美的地方变了。说凡古人的什么都好,那就玩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明善教授授课中

钟明善教授认为“与古为徒”,不能片面地认为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更不能去捧那些臭脚。但现实当中却偏偏有人剑走偏锋,喜欢追求那些新奇、另类、与众不同甚至有些糟粕的东西。

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所载图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公益目的。本平台使用的非本站原创,图、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如若内容版权人认为本次转载行为不当,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来源:直击书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砚田书院官方微店”,更多精彩等着您

请点亮下面的 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