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福

克隆人,这个早已被好莱坞电影开发待尽的题材放,在今天并不能给观众带来太多新鲜感。

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的《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横空出世。

赛博朋克元素、克隆人贪恋灵魂和永生的「罪与罚」被推向了极致。

这部为克隆人电影搭上了「母题」烙印的电影影响了后世无数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电影《银翼杀手》剧照

后起之秀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 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

35年之后,瓦导用一部《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致敬偶像,企图找到全新的命题空间。

但除了高度风格化,从类型元素到故事主题,都未能有太大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电影《银翼杀手2049》剧照

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法则和生产方式敬为老师的韩国电影,早就有了「后浪」的野心。

他们对于好莱坞电影手法信手拈来,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港片精华,接着聪明地做了本土化处理...... 韩国电影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

但随着奉俊昊(봉준호) 迈上高峰,获得西方电影世界认可后,近两年的韩国电影也出现了「疲软」迹象

他们开始追求大片,以资本托拉斯的方式拍了不少流水线电影,失去了原本「小而精」的本色。

从最近上映的新片《徐福》(서복) 就可以一窥当下韩国电影的冒进和浮躁。

徐福

- 서복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由韩国四大电影制作发行公司之一的CJ娱乐公司 出品 (之前获奖无数的电影《寄生虫》就是由该公司出品发行) 。

影片打着科幻动作大片的旗帜,耗资165亿韩元,请来了韩国人气演技演员孔刘(공유) 和国民弟弟朴宝剑(박보검)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刘堪称「文武双全」。

《熔炉》、《男与女》的文戏让人一眼入魂;

《釜山行》、《嫌疑人》的动作戏也有板有眼。

其选片的眼光也不错,出演的大部分影片在得分上都有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朴宝剑作为当红小生, 因饰演《请回答1988》中崔泽 一角收获超高国民度。

单靠颜值就可俘获不少影迷,能够带动不少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徐福》外,他还将与孔刘合作一部有关人工智能的影片《梦境》(Wonderland) 。

克隆人和人工智能,类型和故事上都有不少重合之处。

而《徐福》的口碑崩盘,实在令人担心后面这部《梦境》的境遇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低级的主题闭合

《徐福》上映后,虽然票房还算过得去,但口碑却一路下滑。

截至目前,豆瓣电影上得分只有勉强及格的6.0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福》的缺点实在太过明显。

故事套路化、叙事推进乏力、结构散乱、人物之间缺乏张力,导致观众对影片难以产生认同感,就更别说共情了。

影片讲述特工闵基宪 (孔刘 饰) 奉命保护克隆人徐福 (朴宝剑 饰) 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福 不仅是克隆人,而且具有永生的能力。

他存在的意义就是打破人类的寿命限制,为一些野心家续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与死的问题,无疑是克隆人类型片的永恒命题。

克隆人有限的生命与人类灵魂的永恒是「To be or not to be」的矛盾存在。

《徐福》的主题重心不在克隆复制,而是生命的永恒。

克隆对于影片的故事来说只提供科学逻辑支撑,其意义只是为了引出「永生不死」的核心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影片名和克隆人命名为「徐福」也有深意。

徐福东渡的故事来自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和刘安的《淮南子》以及还记载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

据记载,徐福当初被秦始皇派去寻找「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方法。

可没等徐福找到灵丹妙药,秦始皇就驾崩了,秦朝也「二世而亡」。

古代无数帝王贪恋权欲,不少人都在寻找永生之法,但反而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有人吞食重金属含量极高的灵丹,不但没能延长寿命,还提早见了阎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徐福求仙

影片中,特工闵基宪 其实就充当了寻找永生之法的「徐福」的角色。

不过他不仅仅是寻找,还在保护。

但随着影片的发展,他开始对「为谁保护?」、「为什么要保护?」等问题产生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入克隆人元素后,徐福 这个角色其实有更多空间可以展开。

比如克隆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人类灵魂还有自由生活的渴望。

但这些议题在影片中几乎没有任何延展。

徐福 和闵基宪 都沦为工具人。

一个负责推进剧情,一个负责展现特效。

徐福 不仅有永生之力,而且脑电波超强,可以「隔空移物」;

作为超能力者,他还是杀伤力惊人的战斗武器。

片中大部分特效场景都由徐福 来展现,包括片尾非常冗长却毫无新意的大片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闵基宪 对于徐福 左右摇摆的态度极具看点和操控性。

但闵基宪 的人物弧光却极为牵强,从为了让患病的自己的活下去,到后来为自己不堪的过去赎罪,整个转折过程非常生硬不说,他对徐福 的「保护欲」也很难站住脚;

最后的反叛更是缺乏说服力,完全就是莽夫之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的失衡,要归咎于导演在拍摄手法上的举棋不定。

类型结构上,电影的拼接感非常重

文艺片和动作片元素相互割裂,影响了叙事和影像的统一。

一部探讨生死哲学的科幻电影,一边在讲人性贪婪,却融入大量的追车打斗,甚至B级片场景。

这些场景不过是为了快节奏的刺激感官,透着浓浓的市场化调研的算计成分,机械化地铺排了吸引眼球的场景,而不考虑整体叙事是否矛盾、顺畅。

这也是寡姐主演的《攻壳机动队》呼声很高,得分却偏低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瓦导的《银翼杀手2049》,在这方面却做得非常统一。

电影有着清晰的类型取舍,不会意味为了特效和动作元素,牺牲那些引发思考的重要片刻。

其实,这也是大部分靠拢好莱坞的韩国电影的通病,只是在《徐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导致观众看完全片,什么都没记住。

特效也不够火爆,主题更是没有深入下去。

对于永生和死亡的讨论,全部靠人物的念白,生硬地说出来,导演对自己、对观众都没有信心。

只能用大场面哄哄人了,关键特效还真的不出彩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财阀与美国

其实《徐福》的切入点是不错的,主要想讨论人类对于永生的贪恋。

而永生对于一些人来说其实是诅咒,有人甚至惧怕永生带来的社会问题。

人类对于永生既着迷又恐惧的部分,才是最值得挖掘的地方。

《徐福》采用典型的好莱坞式叙事结构,两条叙述线来回贯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线讲述两位男主逃跑时的冒险经历;

另一条线则是背后的暗箭与真相,权力与资本的内部斗争,掌控着男主角命运的一群人以及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有代表财阀的金社长,和财阀背后的支持者「美国人」,以及处在中间地带的韩国情报机构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历史与现实更有意思。

徐福 作为克隆人,对于他们权力与资本方不过是一项没有生命的技术。

他由美国研发,韩国控制,每24小时就要注射药物进行控制,具有不可控的威胁,其中隐喻实在值得玩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日本和韩国电影中,美国的象征意味实在太明显,也很常用。

在日本的《哥斯拉》、或者奉俊昊的《汉江怪物》中,美国都成为了背后的操控者。

而《徐福》里面代表财阀的金社长 则充当了「秦始皇」的角色。

他权欲极大,但因为肉体衰老,加上疾病困扰,命不久矣。

他无法离开轮椅,最后也死在轮椅上,颇有点坐龙椅,死在龙椅上的历史性悲剧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龙椅到轮椅,从帝王到资本家,这种设定其实有一种很强烈的宿命感。

文明和政治发展千年,其实只改变了外在形式。

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但这种宿命感却无法撼动。

人类终究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一次又一次地重演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徐福》少一些无聊的特效场面,将科学与神学、人性与历史,甚至是政治都紧密联系起来。

突出其中一到两个点,就能显示出高于普通商业片的野心,让观众得到更多满足感。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