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国第一桩西式离婚案的女主角,她是中国首位女银行家,她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她叫张幼仪。

张幼仪是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提到徐志摩,提起《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就不陌生了吧?

徐志摩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子,而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的三段感情生活,与妻子张幼仪的那一段婚姻,更像是一场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幼仪,1900年12月29日出生在江苏宝山的张家,张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张幼仪的祖父是晚清时代的知县,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医生,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族社会党的领袖,后世称其为“民宪之父”。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是一位银行家、政治家,有“金融巨子”的美誉,号称“中国现代银行之父”。

张幼仪自小是个有主见的,3岁多的时候,母亲给她裹脚,她各种哭闹,最终,张幼仪成了张家第一个不用裹脚的大脚女子。

12岁的时候,张幼仪进入当时的“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接受先进教育。但是,这场求学之旅只维持了不到3年时间就匆匆结束。

1915年,15岁的张幼仪嫁给了徐志摩,这对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徐志摩来说,这段包办制婚姻无异于是一把封建枷锁,他把对这段婚姻的消极与厌恶,间接地转嫁到了妻子张幼仪的身上。

徐志摩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说的第一句话是:“真是个乡下tu包子。”结婚的第一天,徐志摩就跑到奶奶的屋里睡了一晚,后迫于父母的压力才履行了所谓的婚姻义务,他对于张幼仪的态度就是无视,再无视,两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语言交流。

婚后不久,徐志摩便离家求学,从北京到天津,丢下张幼仪一个人在家一边打理家业,一边孝敬公婆,她把一切照顾得妥妥贴贴,但这,并没有换来徐志摩的另眼相看。

1918年,张幼仪生下了长子徐积锴,终于完成了父母抱孙子的心愿,徐志摩更加无所顾忌,没过多久,便去了英国留学,这时大儿子才刚满四个月。

1920年,徐志摩给父亲的一封家书让张幼仪喜出望外:“儿海外留学,只影孤独,孺慕之私,不俟罄述······望大人更以儿意小助奚若,儿切盼其来,非徒为儿媳行也·····”前往伦敦陪读,这对思念着丈夫的张幼仪来说,无疑是破天荒的好消息.

1920年的冬天,在太平洋上漂流了三周后,满怀与丈夫团聚喜悦的张幼仪到达了伦敦。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丈夫并不欢迎她的到来,一如既往的冰冷态度,浇灭了张幼仪的喜悦,这时,张幼仪才知道,徐志摩的那封家书不过是在二哥的请求下才寄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张幼仪来到了徐志摩身边,但是徐志摩却几乎不和她说话,这和她出国前想像的与丈夫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望完全不一样。

但是自怨自艾不是张幼仪的风格,她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之余,让徐志摩帮她请了英文家教。

张幼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徐志摩喜欢的新女性的样子,从而改变徐志摩对自己的态度。

但是,张幼仪没有等来。

一天,徐志摩邀请了一位女留学生到家做客,席间,徐志摩与其相谈甚欢,张幼仪以为这便是丈夫“心中的爱人”,她注意到这位女学生穿了一套小洋装,但脚却是三寸金莲,她的心里感到好笑,因为小脚配西服看起来很不搭。

所以,在送走了这名女同学后,当徐志摩问张幼仪这个女人怎么样,她答道“小脚配西服,看起来很不搭”,没想到因为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徐志摩心中对婚姻的那份叫作“烦躁愤懑”的引线,他提出了和张幼仪离婚的想法。

一周后,徐志摩一声不响地离开了,抛下正怀孕的张幼仪一个人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当她艰难生下与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徐德生时,收到了徐志摩的离婚信。这个无情的男人告诉她自己喜欢的人要回国了,他必须拿到这份离婚协议。

1922年3月,徐志摩与张幼仪在柏林签署了离婚协议,结束了他们七年的婚姻。

离婚后的张幼仪却活出了自己的风采,在二哥的帮助下,她进入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

回国后,张幼仪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服装设计公司——云裳服装公司。

婚前,她是丈夫口里的“乡下tu包子”,婚后,她所创立的时尚品牌引领了那个时代的时尚潮流,年轻的姑娘们都希望可以有一件她所创立的品牌的服装。

在二哥的支持下,张幼仪还出任了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成为一名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新式女性。

离婚之后的张幼仪把徐志摩的父母依然当做自己的家人,照顾着二老的生活,而两位老人也只承认她是儿媳妇,是徐家的当家人。

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中医苏纪之结婚,对她来说这才是完美的婚姻,她找到了真正属于她的爱情。

1988年,张幼仪在美国去世。临终前,张幼仪交代儿子在自己的墓碑上留下四个字:“苏张幼仪”,苏是苏纪之的姓氏,这代表了她认定自己是苏家的人,与徐志摩没有关系了,有人说这样做无疑是对前夫徐志摩最狠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