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中国民间有句老俗语是这么说的:“救急不救穷”。这句话听上去似乎有些冷漠,但是深究下去,我们可以发现深刻的哲理内涵,以及人性里的“惰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种人,他们人穷志不穷,还有一种人,则是人穷志短。而这两种人身上的“穷”,含义却不一样。

第一种“穷”是资金暂时的匮乏,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难而随意向他人寻求帮助,反而颇有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大气魄。对于这样的人,“穷”只是一时。

第二种“穷”,就分喜欢向别人“伸手”的人了。他们生活的穷困潦倒源于他们怠惰的思维和贫瘠的心灵,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穷”,旁人难救,唯有自救。于此,对于这种人,我们老祖宗的态度是,“救急不救穷”。

关于这种不值得“救济”的穷,让颜小二想到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笔下四处诉苦而穷困潦倒的“奴才”,像极了俗语中不可帮的“穷人”。

对于这类“穷人”,不是不救,而是救不了,因为思维的匮乏,唯有旁敲侧击,让其自救。

1、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里的“穷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文章并不长,全文以“奴才”和“聪明人”以及“傻子”的对话展开。

“奴才”先是对“聪明人”诉苦,他说:

“先生,你知道的,我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这么一小碗·····”

聪明人对奴才的遭遇表示同情,安慰他总会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奴才”又对“傻子”诉苦,他说: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小破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傻子”听了怒气冲冲,动手就要帮奴才把房子砸出一个窗户来。

这时,“奴才”吓坏了,大喊着“强盗要砸屋子”,并叫来主人。

“傻子”被一群“奴才”赶走了,主人夸奖“奴才”做得好,“聪明人”也来慰问“奴才”,替他高兴。

于此,鲁迅先生笔下关于“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的荒诞故事,就此结束。

鲁迅这个故事中的“穷人”是谁呢?一目了然,是“奴才”无疑了。

他的“穷”深入骨髓,且无可救药,他被“主人”压迫着,更被“自己”压迫着,这是他的可悲;而他以“主人”之压迫,掩饰自己思想上的“匮乏”,将自己“咎由自取”般的悲剧归咎于别人,这是他的“不争气”。

于此,鲁迅先生对于“奴才”思维之穷的嬉笑怒骂,也是入木三分了。

2、为什么“救急不救穷”

看了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么对于“帮(救)急不帮(救)穷”背后的道理,我们就好理解了。

该不该帮一个人,对方于物质条件上是否匮乏不是“问题”,而是对方值不值得“帮”。

有一类人,他们因“无法选择出生”而生活贫苦,这种“穷”不可怕,这是可以“改变”的“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在《时生》中说的那样:

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只能尽量打好它。

但是有一种“穷”,与出生看似“有关”,但却并非是绝对性“关联”,这便是“思想贫瘠”。这一类人将自己的“穷”归结为外因,没有想过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奴才”,他们很擅长“诉苦”,他们想要收获的也不是“救赎”,而是旁人的“同情”。

对于“奴才”,若是有人和“傻子”一般因愤怒想要为其做点什么,不仅吃力不讨好不说,还会成为奴才、聪明人、主人眼里的“强盗”,继而被赶走。这很荒诞,但这样荒诞的事情,却在我们身边偶有上演。

所以,为什么“帮急不帮穷”?

因为有“穷则独善其身”之大气魄的人,他们未必会向旁人寻求“帮助”,而常常诉苦、念叨着自己的不容易,以此寻求“同情”的所谓“穷人”,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是“思想贫瘠”,这样由内而外的“真穷人”属“思维的怠惰”,外在的“救济”甚至会起反作用。对于这样的“穷人”,不是不帮,而是不能直接“帮”。

除了“自救”,别无他法。毕竟,没有人可以唤醒在“怠惰”面前装睡的“穷人”。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俗语“救急不救穷”,以及鲁迅先生大作《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颜小二看到了我们的老祖宗,以及大文豪鲁迅先生对“真穷人”的拯救态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曾看到一位不知名的网友说过这么一句话,觉得很好,他说:

对穷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给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而不是金钱上的资助。

这让我想到了一位善良的老师,她叫“张桂梅”,她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

丈夫早亡、无儿无女的她在云南的贫困山区教书40多年,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她曾多次将许多山里的女孩从家贫辍学嫁人的命运中拯救出来。自2008年组建免费高中以后,她将1600多名女学生送出大山,彻底改变了女孩乃至女孩一家的命运。

我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抵莫过于此了吧。

张桂梅老师对她学生的“帮助”,才是颜小二心中真正的“拯救”。

如你我所见,帮助所谓“穷人”,从来不是从口袋掏钱递给对方这样“简单”的事情,真正的帮助很难,甚至伟大,如张桂梅的“无私”,又如鲁迅的“呐喊”。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