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庆祝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新京报》曾评选出了中国千禧一代的青年代表。

除了畅销书作者、业余建筑历史学者和科普视频制作人外,代表人物还包括蔡徐坤

这名20多岁的流行男歌手有众多粉丝,他最近发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个帖子被浏览了8亿多次。

蔡徐坤属于“小鲜肉”。这是粉丝们给那些五官清秀、喜欢化妆的年轻男艺人起的绰号。这些穿着考究的名人经常出演大片,为化妆品担任广告代言,登顶流行音乐排行榜。

他们的兴起是过去十年来中国最大的文化趋势之一。他们的形象与传统上跟中国男性相关的父权与坚韧品质形成对照,它正在改变着中国男性气质的面貌。

小鲜肉看上去无害,却遭到了炮轰。新华社曾抨击“娘炮”文化是一种“病态”。但这种病态却是“小鲜肉”粉丝们心中的正常态。当共青团公布自己的年轻偶像人物名单:爱国的运动员和科学家。这引发了粉丝们的强烈不满。

他们在网上发文、发帖,明确表示自己的偏好不只是一种年轻人的反文化潮流。从本质上来看,接受一种更现代的、不那么死板的男性气质代表着对传统男儿气质观的不满。

他们还认为,对‘娘炮’的指责体现的正是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因为男性代表刚强,女性代表柔弱。

女权主义者更是十分支持理想男性气质转变的行列。这些女权主义者多为成功女性,她们的品味和购买力带动了年轻偶像的兴起。在他们眼里,对这些偶像吸引力的界定首先是否定的状态:他们身上不带有根深蒂固的男性特权所导致的那种态度和行为。

文化潮人和女权主义者似乎都认为,性别表达完全是个人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的男性气概是国家实力的基石,而就国家的未来而言,当前的“小鲜肉”现象可不是好事,尤其是在在中国为边境危机以及贸易战所困扰之际,男人们“还在尖叫着补妆”这绝非国家、民族与社会的幸事。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担心,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会造就一代胆怯、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青年,他们无法履行身上的社会责任。这完全违背了少年强则国强的逻辑。

也许这就是《战狼》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影受到民间、官方好评的原因,虽然它的剧情太过简单,逻辑太过粗暴,情节太过想象化。但是这种文化宣传,却是扭转“小鲜肉”负面影响的良药。

《战狼2》就是展现了这种愿景。片中主角是一名陷入非洲内战的前人民解放军军人,影片展现他将当地平民的生命置于自己的性命之上,一边单枪匹马地迎战美军领导的雇佣兵。

导演兼主演吴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故事的目标是“要拍一部真男人的电影”。这部电影创下了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这样的文化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