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对于初入幼儿园的宝宝来说,每天从家出发去幼儿园这段过程,漫长得仿佛西天取经一般艰难。实际上,上学难只是困扰家长们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对宝宝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家长来说,孩子的哭闹才是“灾难降临”的一刻,眼看着孩子们哭得梨花带雨、鬼哭狼嚎,家长们往往是心如刀绞,这时的家长们往往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选择。

✔ 上学吧,孩子哭得梨花带雨,哪里还忍心再让孩子待下去。

✔ 接回家吧,那就说明孩子的幼儿园计划又遭到了破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家长们犯愁的同时,在一众哭声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另类”,相比较于其他孩子的哭闹,这些孩子往往表现得格外镇定。

在家长们的羡慕眼神中,一位老师表示,第一天来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往往来自于这四种家庭。

幼儿园老师直言:第一天去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大多来自于这四种家庭

● 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家庭

宝宝入园后,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照顾好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等问题,都要慢慢适应,并试着自己处理。那些有远见的家长从孩子两岁起,就开始有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要求宝宝自己动手,并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这一过程,不光提高了孩子的个人能力,还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独立自主的孩子,经过一系列训练后,即使没有妈妈在身边,也不会因此变得手足无措

● 喜欢广交朋友的家庭

社交面广的小朋友,在进入幼儿园有许多优势。

初来乍到幼儿园,新奇的环境和同龄人牢牢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在这类小朋友的眼中,幼儿园并非是夺走妈妈的怪物,而是快乐的天堂,一颗心都被好奇和兴奋填满了,自然不会哭泣。

当然,善于社交的性格,与家庭教育离不开关系。许多喜欢外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喜欢交际,家中经常有亲戚朋友来做客,性格跳脱的爸妈,还会常常带着孩子去串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提前教育的家庭

这些不哭闹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入园前,不光会带孩子实地考察,还会给孩子科普许多幼儿园的概念。

“宝宝已经长大了,许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你很棒,所以才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有崭新的教室,你从来没看过的绘本,新鲜的玩具和许多好朋友。”

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定的好感,甚至是熟悉感。

● 爱意满满的家庭

父母之爱,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最大依赖。

所谓的爱,并非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而是指父母要高质量的陪伴与照顾孩子。好的陪伴,包括家庭关系的和睦、父母与孩子良好的互动等等。

父母的爱,使孩子的内心更强大,即使家人不在身边,他们也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并能适应短暂的分离,开心地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那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确保孩子远离“上学难”的问题呢?

【做法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分离焦虑

宝宝从4到6个月便会开始产生分离焦虑,家长要对这一现象有正确的认识,这是孩子情感发育中一个很正常的阶段。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分离焦虑会有所减轻,但是到三岁入园时会再次严重起来。

减少分离焦虑,家长要做到以诚相待。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当父母不得不离开他的时候,尽量要对孩子阐述真实的情况。

比如说妈妈要去厨房干活,可以这样告诉宝宝:妈妈现在要去做饭,一会儿就会回来。当然,如果要出门时间很长,也要如实告诉宝宝,妈妈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晚上才会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忌欺骗孩子,如果明明要出门很久,却告诉孩子自己一会儿就回来,可能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做法二】:温和接纳孩子的哭泣

首先,家长朋友们要温和接纳孩子的哭泣,并告诉孩子:

无论你怎么哭,都必须要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同时,家长可以试着把孩子温柔地抱在怀中,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不想让我走,但是你长大了。幼儿园有照顾你的老师,还有和你一起玩的小朋友。你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吃饭。

【做法三】:坚定不移保持原则

作为家长,首先要遵守幼儿园和老师的规则,当必须离开时,就坚定的和孩子告别。

和孩子说再见也有讲究。

家长不要对孩子说,你放学了,我就来接你。孩子没有时间的概念,也不理解放学的具体意义。

妈妈可以试着这样说:宝宝,等你吃完午饭,睡醒觉,玩好了,妈妈就会接你回家。这才是孩子能理解并接受的语言。

当孩子理解后,当面与他告别,并微笑着和老师打招呼,走出教室,回家,这才是一个有原则的妈妈应有的表现。

【做法四】:独立培养不能少

独立性的培养,对孩子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尝试培养孩子自理的能力。

从宝宝一岁起就可以让他独自吃饭,无论宝宝是用手或是用勺都可以,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怕孩子吃不饱,更不要怕把家里弄脏,让宝宝尽快适应自主进食。

两岁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着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个人物品,以及自己穿衣服,洗手,洗脸等。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