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说到数字化,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高频名词。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不妨碍对它的推崇。所以,数字化到底是什么?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你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化如今俨然成为炙手可热的一个高频词语,不论个人还是企业,仿佛不提“数字化”三个字,就是一种落伍以及与时代的脱节。

当一个词语被过度解读,当一个概念被过度依赖,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将其神化,把所有希望期寄于此,试图一言以蔽之所有问题。

数字化不是万能,只能赋能,数字化战略不是口号,而是需要在具体规划和业务发展中深入思考和切实贯彻。

唯有对等,才能长久。面对数字化,既不需要仰视,也不需要俯视,最重要的是平视。与其说这是一个热词,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

01 关于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

在百度汉语中,数字化的基本释义是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鉴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在当下触及天花板,而企业级的to B领域犹如一片开垦尚不充分的处女地,因此不论是传统企业自身亦或是各个巨头,纷纷布局产业领域。

与消费互联网发展期内原生的数字化方式不同,在产业领域,已经存在一套自身固有的运转逻辑,但这套逻辑如今也逐渐成为发展的制约并不断遇到瓶颈期,因此,数字化转型应运而生。这既是时代发展的机遇,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和通信手段,改变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式。这通常需要客户的参与,但也涉及核心业务流程、员工,以及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交流方式的变革。

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又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

02 数字化≠信息化≠线上化

根据Gartner的IT Glossary给出的解释:数字化转换反映的是“信息的数字化”,指的是从模拟形态到数字形态的转换过程。

例如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从胶卷相机到数字相机、从物理打字机到word软件,其变革的本质都是将信息以“0-1”的二进制数字化形式进行读写、存储和传递。

相比而言,数字化升级强调的是“流程的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改造商业模式、产生新的收益和价值创造机会。

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等都是将工作流程进行了数字化,从而倍增了工作协同效率、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了信息化价值。

而Gartner给“数字化转型”下的定义是:开发数字化技术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化商业模式。

因此,数字化转型完全超越了信息的数字化或工作流程的数字化,着力于实现“业务的数字化”,使公司在一个新型的数字化商业环境中发展出新的业务(商业模式)和新的核心竞争力。

03 为什么要做数字化

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而言不再是选择题,而是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

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内部优化以及外部创新两个部分,可以带来风险控制能力加强、管理能力提升、业务流程优化、财务收益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尽管数字化转型投资金额巨大,但调查显示数字化转型仍存在明显投资回报。世界经济论坛通过对1.6万家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数字化转型的领军企业生产率提高了70%,而跟随者生产率提升了30%。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领军存在着明显的先发制人的优势。

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行业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入选十四五核心经济指标并单独成篇。

04 数字化转型是目标,产业互联网是手段

数字化转型是目标,它追求的是将各行各业与数字技术融合,从而帮助传统产业获得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而产业互联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和抓手。

2020年产业互联网开始提速发展。企业数字化意识被疫情激醒,云服务产品和数字化工具快速普及。结合政府侧的强政策引导和新基建投资,为产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好环境。

在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模式下,已经跑出一大批产业互联网典型模式。总结这些模式的共性特征,可以发现产业互联网已经形成“3+1” 范式,分别是智能制造、数字供应链和双能力品牌,此外,数据智能则从技术维度贯穿上述三种范式。而“3+1”范式则都遵从“效率 驱动可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智能制造:工厂数智化

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同时也是产业互联的基础。工厂的数智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车间、生产线的自动化、无人化,并通过数据对生产流程和工艺进行优化,以实现降本增效;第二个层面是通过数据和系统集成,建立外部协同能力,包括采购协同、产销协同以及工厂之间的协同。

2. 智能制造:产线柔性化

生产线的柔性化响应的是消费端用户个性化需求和产品快速创新需求,柔性化生产线把用户需求拆解成物料清单和工艺清单,通过柔性制造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产出最终产品。

最小起 订量、生产时间、原料利用率、错单漏单率是考量柔性化生产线的核心指标。

3. B2B质变数字供应链

2019年,中国B2B交易规模超过24万亿,是网络零售规模的2.3倍,但一直没有产生千亿市值的平台。

在产业互联网逻辑之下,一批深耕行业的B2B平台已经找到突破口,形成了可持续增长,而这些平台无一例外都是数字供应链服务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数据智能:云设计

对比传统设计,云设计的优势是能够实现多方、多端之间的同步和协作。同时,设计方案能够直接展示给用户、生产BOM连接采购和工厂制造。

因此,基于云设计平台能够实现设计师、用户、工厂、供应商多方连接,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05 其他思考

抬头看路,低头做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问题。

虽然目前在电商购物、出行服务等领域已经看到数字化发展成果,但由于行业属性以及业务构成的不同,不代表这些行业的成功就会平顺地横向迁移,更何况时机和背景也不同。

产业互联网本就是一项长期主义,身处这个时代和领域,贵有恒。落地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IT人员的职责,而是需要从战略层提升认知,和业务深度融合。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虽然数字化的愿景很美好,终局很可期,但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求全求大不如求效果,单独一方面如果能出产出价值,不仅可以增强信心,同时也会锻炼能力,建设团队。

参考资料:

  1. 陈劲,杨文池,于飞.数字化转型中的生态协同创新战略——基于华为企业业务集团(EBG)中国区的战略研讨[J.清华管理评论,2019(06):22-26.]
  2. 2021年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3.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4. 2020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
#专栏作家#

慕斯姑娘,微信号:musiguniang,公众号:产品那些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领域,擅长产品规划和落地。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