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习惯把植物看作和平的绿色生物,它们在原地一动不动,无害地吸收阳光,然后为整个食物链提供最底层的食物。

即使有时候那些有毒的植物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是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它周围的生物早已知道它的危害,或者说它机会不会伤及无辜。

不过,植物中也有一些异类,它们不像我们常规认识中的那样安静,它们会主动出击,把动物作为猎物,这些被称为食肉植物。

食肉植物可能是植物中最有趣的一个分支,比如猪笼草和捕蝇草,我们很容易找到喜欢它们的理由。

这些植物之所以变得这么凶猛,是因为它们生活在低营养的土壤中,贫瘠的土地不足以支持它们的生命活动,所以它们需要更多的补给。

在自然选择的力量和漫长的时间下,我们得到了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等等,它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吸引猎物,然后享受美餐。

不过你会发现,所有的食肉植物都倾向于捕食较小的猎物,它们设置的“陷阱”也往往不会很大,受害者往往都是昆虫。

当然有时候也有脊椎动物遭殃,但绝对不会太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捕鸟树的果实

然而,在新西兰生活着一种更加可怕的、能够捕捉体型较大的海鸟的植物——腺果藤树

它有一个比较出名的绰号叫“捕鸟树”,生活在新西兰的一些岛屿上,能长到6米高,只要在它们树底下随便翻一翻,就可以找到海鸟的尸体。

这是糟糕的机制

通过前面食肉植物的例子,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这些植物的行为可能也是在给自己补充营养,但是它们并不是食肉植物。

它并没有诱捕机制和消化液。我们前面说的那些食肉植物都是把植物吸引过来,然后困住,之后再释放一种消化液来溶解和消化它。

这点对于食肉植物而言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做,整个猎物的营养物质才都被你吸收。

反观捕鸟树,它们虽然也是慢慢杀死鸟类的,只是它们只有在种子成熟后才对海鸟有危险,因为它们的种子会黏在鸟类的羽毛上,当一只鸟被足够多的种子黏住的时候,它就无法飞行了,然后饿死在树下。

其实,说鸟类是饿死在树下并不完全正确。

很多时候,海鸟是被一堆成熟的种子缠住,然后像腐烂的小玩意儿一样挂在树上,而并不是掉在树周围。

由于捕鸟树没有消化液,所以它们并不是海鸟尸体的最大的受益者,最大受益者是那些食腐的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里就已经很奇怪了,因为这种树好像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提供生存帮助而杀死海鸟的。

然而更奇怪的是,即使所有的海鸟都掉在树的周围,也不会真正意义上帮助到捕鸟树的生存。

我们前面说过,食肉植物都是生活在贫瘠的区域,而捕鸟树大多生活在富饶的亚热带岛屿上,这些岛屿上本身就有成堆的海鸟提供肥料,根本不需要捕鸟树这样大费周章的去杀死海鸟。

确实很难理解捕鸟树的行为,它们捕捉海鸟好像纯属为了取乐。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它的近亲中找到答案。

腺果藤属植物的生存策略

捕鸟树是紫茉莉科-腺果藤属下的一个物种,这个属以荷兰内科医生和博物学家威廉·皮索( Willem Piso)的名字命名。

这个属的大部分植物都是如此——种子可以粘附在鸟类的羽毛上,只是粘附的力度不同而已。

它们之所以进化出这种机制,并不是为了获取鸟类的营养,而是因为它们需要靠鸟类来帮忙传播种子。

生存在岛屿的植物是非常矛盾的,它们必须设法让自己走出岛屿,因为岛屿的资源更加有限,如果种子留在岛屿的话,将会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

这种情况下,它们有时候会利用海洋的洋流——把种子丢到海里,靠洋流带到其它岛屿,但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方式,海水很容易杀死种子。

最好的传播方式是借助鸟类,因为鸟类四处迁徙,非常善于找到筑巢的岛屿(很多植物有着美味的果实目的也是为了种子的传播)。

不过,腺果藤属面对的基本都是海鸟,这些鸟类是不爱吃水果的,所以它们的策略就是鸟类过来休息的时候,直接把种子黏在羽毛上。

还是很奇怪吧,既然捕鸟树有求于鸟类,那么为什么还要杀死鸟类呢?

实际上,这些海鸟是一个更有趣的,关于进化的受害者。

我们想象一样,如果捕鸟树的粘度不够的话,会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的答案是,它的种子会很容易撒到海洋上。

所以它必须让种子变得更加粘,以至于它会杀死鸟类,而杀死鸟类不在它考虑的范围之内。

其实,任何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基本上是不会关心次要的附带损害,当它们受到生存的压力时,它们会让自己不停优化某方面“技能”。

你猜一下,当这个“技能”强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怎么样?

图注:面对捕食压力,犀牛变得更大,却也更容易灭绝

简单的答案是:该物种可能会灭绝。

就拿捕鸟树来说,当它种子的粘度足以杀死任何过来筑巢和休息的鸟类时,它离灭绝也就不远了。

其实,很多自然灭绝的生物都是因为如此,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很多食草动物面对捕食者压力时,其中一个生存策略是变大,但是当它们变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们的种群就会变得十分脆弱,非常容易灭绝。

最后

捕鸟树的种子黏性是有目的的,但捕鸟树的“杀鸟”行为有点像取乐自己是毫无目的的。

这就像一个人因为受到某种刺激,最终变成一个“杀人狂魔”,只要带羽毛的都杀一样。

只是捕鸟树是一个生存压力,在这个压力下它别无选择。

其实可以用一个对海鸟的“粘死比”来表示它种子的传播效率,在这个比率曲线上可以找到一个最优的方式,只是进化不一定能够找得到这个答案(原因有很多)。

所以,许多生物在没有人类影响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会最终走向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