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顺德区,某家电集团打出了这样一条招工广告:“重金招聘,每介绍一个新员工都奖励2600元”,这样看似“豪气”的招工方式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企业增产后难以满足的用工需求。

以该家电集团为例,由于外贸订单几乎翻了一番,使用这种“奖励金”的招聘方法后,该集团一个部门半个月就招到了一千五百名工人,但实际上,2600元根本算不得“重赏”。

根据现在的行情,如果用劳务公司介绍的工人,每个月都要付相当于工人工资的15~30%的中介费,中介费的变迁已经使企业招工完全变成了“卖方市场”。

除了中介费的变迁,用工年龄限制也在不断放松,从前电子厂、纺织厂内小伙子小姑娘遍地的场景不见了,北方老爸带儿子“下南方”打工的场景更是一去不复返,有的工厂已经将招工年龄放宽至五十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会更加直观,2004至2011年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至59周岁)增量以每年近14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减速,自2004年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后”,我国劳动人口从2011年后持续下降,八年时间减少了近三千万。

人口结构的变化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改变,更使得以大量使用劳动力为主的制造业、服务业面临着瓶颈。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9年,二十多岁的农民工数量减少了一千多万,而五十岁以上农民工的数量正在快速提升,占比近四分之一。

大量劳动力面临高额“奖励金”,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用工需求,但付不起“奖励金”的小厂子,又该走向何处呢?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员工一百多人的小厂子,一年能够盈利一百万元人民币,但如果将工厂关停,将厂区租出去,每年能够拿到三百万元的租金,这实际上是许多小厂子所面临的窘境。不提高工资,在招工用人这个“卖方市场”上注定失败,像大集团一样提高工资,利润则会被严重压缩。

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这些企业开始“另谋出路”。

根据相关数据,从2013年开始的六年时间内,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销量一直占据世界首位,装机量达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机器换人”并没能解决大多数企业的用工需求,技术工人和研发人员依旧十分缺乏,不能被机器人轻易取代的服务业更是面临困境。

那么,年轻人都到哪儿去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看看另一组数据,持续多年的大学扩招极大提升了年轻一代的受教育水平,表面上看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给经济转型打下了人力资本基础。

但实际上,各种简单专业的扩招培养出来了一批不实用专业的“人才”, 基于社会职业观念的变迁,这些人才不会主动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向往着白领行业,再不济也是进入“来钱快”的外卖行业。

截至目前,我国外卖、快递从业总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万,“低门槛”、“多劳多得”的属性给外卖行业吸引到了大量年轻人,白领人数则早在几年前就突破千万,几乎占据就业人口的一半多。

年轻人更愿意投身这些或是报酬丰厚、或是光鲜亮丽的职业,相比之下,枯燥无趣的制造业已经不再具备吸引力。

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在欧美国家也发生过。上世纪二战结束后,美国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但随着大企业的合并扩张,小工厂被逐步淘汰。资本不再“偏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制造业因此被逐步迁移至城郊、南方、乃至海外。

生产水平机械化、用工成本的提高导致制造业空心化愈发严重,至今难以重振。

这么看来,中国工厂的“燃眉之急”似乎难以马上解决,这是因为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性变化,但外卖、白领行业终会趋于饱和,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和机械化“双管齐下”的方式,为制造业继续培养职业人才,以机器自动化、专业化来缓解劳动人口转移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