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3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旗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新能源”)获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批文,上市正式进入鸣锣倒计时。接下来,三峡新能源及其主承销商将与上交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刊登招股文件。

三峡新能源表示,围绕“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的战略目标,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实施差异化竞争和成本领先战略,努力打造产业结构合理、资产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管理水平先进的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目前公司盈利能力跻身国内新能源企业前列,已投产光伏发电、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跻身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其中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优势不断巩固,已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

说起三峡,大家一定会想到三峡大坝,说到三峡大坝,就一定会提及这位老科学家,他将生命的最后几十年,留给了三峡工程。他是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光斗。

1937年,25岁的张光斗第一次乘船经过长江三峡。他看山高谷狭、水流湍急,不禁感叹这里是一个优越的水利水电地址,他相信有一天中国强大了,一定会兴建三峡工程。

天随人愿,解放后不久,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开始勘测设计三峡工程。张光斗是当时的技术顾问,对三峡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进行技术支持。

1937年11月,张光斗回国后立即投身到祖国的水电建设工作中。为实现“实业抗日救国”的愿望,他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偏远的四川穷山沟,并先后在龙溪河、瀼渡河上修建了一批小型水电站,为长寿和万县的军工生产提供了电力。虽然这些电站的装机容量都很小,但这是中国人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批水电站。

1951年,他领导“黄河人民胜利渠”渠首闸的设计,首次在黄河下游成功地破堤取水,为下游引黄灌溉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这是中国人民开发利用黄河的一次大胆尝试。

1955年,张光斗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主任。

1956年,由于他在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成绩卓著,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了加强监管保证三峡枢纽工程质量,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于1999年5月成立了“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任命钱正英为组长,年近九十的张光斗为副组长。

张光斗曾说:“水利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酿成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要慎之又慎。”

从黄河的龙羊峡、拉西瓦,到长江的葛洲坝、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祖国大地从南到北各大水电站的坝址,几乎都留下了张光斗的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十年来,无论参与哪一个工程,他一定要去工地。到了工地,一定要去施工现场。工程的关键部位,再艰难危险,他也要亲眼去看一看,亲手去摸一摸。

20世纪80年代,在葛洲坝工地,为了检查二江泄水闸护坦表面混凝土过水后的情况,张光斗坚持乘坐“沉箱”潜入水下亲自查看。驾驶沉箱的工人师傅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还敢坐沉箱潜到水底下来工作。

2000年,为掌握第一手材料,张光斗坚持从基坑顺着脚手架爬到55米高程的底孔,检查混泥土表面的平整度。当他发现有凹凸不平的麻面时,立刻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标准返工修复。在专家组的指导和帮助下,三峡工程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三峡工程的质量。

他努力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科研事业。在国内首创水工结构模型试验,为国内大中型工程做了大量光弹性力学和地质力学模型的试验。他长期从事拱坝坝肩岩体稳定研究,任中美科技合作项目“地震时拱坝与库水和地基相互作用”的中方负责人。他不仅在实验室内做了大量理论分析及实验工作,还多次现场实测,提出了有创见性的报告。1987年,张光斗与美国加州大学克劳夫(RClough)教授共同主持在北京举办国际拱坝抗震学术研讨会。他开展了大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研究。

他领导的科研组提出腹拱坝新坝型,被风滩、牛路岭等大中型水电站采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领导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及其在坝工建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其成果对东江、东风、二滩等许多大型电站均有重大意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还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成就奖、中国水利学会功勋奖。1981年,他荣获美国加州大学授予的哈斯国际奖。

张光斗献身高等工程教育,执教50多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他们当中许多人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 | 综合经济参考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今年适逢建党100周年,中国科协决定2021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党领导下的中国科学家”主题展览,讲述200多位科学家的故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科学大观园》编辑部为此设立了“红色科学路”专栏,每周为读者推出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章、图片等内容,在为展览做宣传的同时,也将有限的线下展览空间无法呈现出的内容在线上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