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近海

海鲜种类十分肥美丰富

除了海鱼、螃蟹、虾类

还有各种各样的贝类

最能治愈“广东胃”的

莫过于海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广东人的餐桌上

有一种海鲜非常常见

它就是海虹

也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青口、淡菜

它因为肉质鲜甜而常见于我们的餐桌上

然而,海虹虽鲜美

但在4~5月的赤潮高发期

最好还是不要吃

根据多地的报告显示

这一时期海虹普遍包含毒素

昨日(4月30日),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关于食用海虹的预警通告。通告称,近年来北方沿海县市发生了多起因食用海虹引起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海虹麻痹性贝类毒素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从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海虹体内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逐渐升高,6月降至判定限量值以下,现正处于上升期。

为了自身安全,提醒广大市民、游客近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海虹。一旦发生食用海虹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赶往医院就诊。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个时期的海虹会有毒?

据资料显示,海虹因为摄入了赤潮等有毒单细胞藻形成了“麻痹性贝类毒素”,并且这种毒素会在4~5月达到最高值。

这类毒素极耐高温,普通的烹饪方式几乎无法将其降解。即使是烹煮后的海虹,其体内依旧存有此类毒素。人体一旦食用了此类海虹,则其含有的麻痹性贝毒则会迅速释放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体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虹之外,牡蛎、扇贝等贝类水产中也同样可能会含有超标的麻痹性贝毒,即同样存在致人中毒的风险。

“吃货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毒?

尽量避免食用来自赤潮地区的海虹,4~5月也减少食用海虹,食用期间也要注意把内脏清理干净。

在贝类生物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毒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所以,食用前要去掉贝类食品的内脏,严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边,减少毒素,降低中毒风险。

正值“五一”来临之际

想要去海边度假的你

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海边游玩 警惕潮汐变化

观潮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听从工作人员劝导,千万不要翻越护栏,或者到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堤塘上观潮。

如果你正计划着在下雨的时候前往海边观看美丽的雨景,一定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警告,因为加上下雨涨潮时海浪将会更高、更危险,人们应该远离海边。

除了吃进嘴里的海鲜之外

大家下海游玩时遇到的水生生物

也需要多多提防!

比如它↓↓↓

想要下水的人们需提防水母

可以提前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比如,狮鬃水母,虽然它橙黄色的触手像狮子的鬃毛般飘逸,但却带有剧毒,可致人死亡;

罗盘水母,它的触须上也有毒刺,人被蛰伤后会痛苦异常;

巨型桶水母,被蛰伤后虽不致命,但容易造成皮疹一类的问题;

蓝月水母,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会蜇人,但伤较轻;

专家提醒,被水母蛰伤的后果与水母的种类、蛰伤部位和范围、受害者年龄有关,被蛰伤后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希望大家安全常在

度过平安愉快的“五一”假期

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点一下“在看”会变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