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之中,以北京城作为首都王朝共有四个,分别是金、元、明、清。

金国建于公元1115年,金国的历史上先后设立过四个首都,其中北京城排在第二个,是公元1153年海陵王迁都定下的都城,但此后随着蒙古大军的进攻,金国又两次迁都。

元朝建立之后,北京城被称之为大都,也就是元大都,这时期北京城成为了元朝的首都。

而进入到明朝,明朝的朱元璋统一山河之后,将首都定在了南京,原本按照正常操作,首都是没有北京城什么事儿的。

但小伙伴们都知道,明朝半路拐了个弯,朱允炆对于削藩这件事充满了执念,于是他的四叔朱棣怒而拔刀,来了一场清君侧之战,不止清了君侧还把朱允炆这个君都给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君侧之后,朱允炆失踪,朱棣成为了皇帝,一想到南京城全是前朝之人,还是北平城自己熟悉,于是便迁都去了北京城,自此北京城成为了大明的国都。

最后走入清朝,随着崇祯上吊,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关,李自成这位闯王非常不给力地输掉了国战之后,满清八旗入主北京城,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自此北京成为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首都。

北京城是个好地方,在冷兵器时期,像北京城这样有高山有大海的地方一般来讲都是易守难攻之地。

当年瓦剌大军进攻北京城的时候,于谦就利用了北京城非常好的防御地势抵抗住了瓦剌大军。

在古代历史中,地势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俄国的历史上,为什么对于土地的执念这么深,就是因为俄国的疆土地势平坦,根本没有天险可守,任何一支军队只要打他的主意,那么对于俄国而言都是国战,因为一马平川,只能用人头去抗住别国的入侵。

元明清三朝选择北京城作为首都,实际上也是看中了北京城的地缘优势,除了有天然屏障保护外,北京城离北方防线非常近,一旦有什么威胁,京师可以直接干预到国防军,再加上京杭大运河连通着江南之地,可以控制江南富庶之地。

所以冷兵器时期的北京城,地理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可是走入近代就不一样了,中国的地理版图有着很长的海岸线,而北京城作为首都也靠近大海,这导致海权时代来临之后,只要入侵者从海上来,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首都的安全。

特别是因为闭关锁国很长一段时间,导致海军一直没有得到发展,这让中国走入近代之后吃了很大的亏。

从鸦片战争开始,只要侵略者攻占了天津,那么北京城不用说,直接就失去了抵抗力!

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清政府也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想要首都平安,那么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证海岸线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洋务运动开始,李鸿章打造出了北洋海军舰队,这支舰队当时也号称亚洲第一舰队,指挥官都是留学海外回来的,而军舰也是采购自海外,海军士兵也都是按照西方海军进行操练的。

但是随后一场甲午海战,北洋舰队被日本海军暴打了一顿,这顿毒打也让清政府则了断绝了打造超强海军的念头。

没有了强大的海军,海岸线便失去了保护,无法保证海岸线的安全,那么国都北京城又回到了之前那个问题,无法抵抗入侵者的进攻。

为了解决这件事,所以很多人就建议迁都,有说迁到南京,有说迁到洛阳,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热门的候选地,这个地方就是西京。

当时康有为就非常崇尚西安!

西京也就是西安,古称长安。

长安也是个好地方,当年大唐王朝的国都,位居中国中心点,并且地势非常好。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偏南,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并且还有秦岭山脉横贯于西安以南,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如果迁都西安,也就不惧列强冲破海岸线进攻首都了,因为西安已经偏于内陆,侵略者打过来也要花很长的时间。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老佛爷直接就朝着西安奔去,这说明了在老佛爷心中,非常认可西安的安全性。

但是这件事一出,很多朝臣都反对,认为迁都西安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

晚清名臣张之洞就给出了说法。

张之洞说:西安偏于内陆,作为南北分界线,不管是朝南还是向北都很偏远,不止无法控制北方边境,也无法兼顾东南,实在不是一个好地方!

其实张之洞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其实从新中国设首都的时候也参考到了这点,当时也有几个内陆地区的选项,比如说成都、比如说武汉、再比如说西安,这些地方伸缩在内陆,都是易守难攻之地,而且地势也非常好。

但在第一轮候选中就被否决了,原因也就是张之洞所说的,无法完全控制南北,一旦发生些什么事情,很容易鞭长莫及。

当时也参考了一些南方城市,但小伙伴们都知道,解放军从北打到南,最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所以建都不是特别合适,而历史总结起来也是,一般而言从北方打南方特别好打,而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方打北方历史上也就那么少数几个人做到了。

所以北京城能够在中国最后的三个封建社会王朝元明清中成为首都,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张之洞此后还给出了建议,虽然首都不能动,但是可以多设置几个陪都,这些陪都可以作为一旦首都受到威胁,可以立马将政权转移到陪都,进而使得皇权不至于随着首都崩溃破碎。

而建立陪都也不能随随便便装个样子,一定要把陪都打造成为另外一个行政中心,这样才有陪都的意义。

当然,想要打造一个具有行政意义的陪都,对于当时的清朝而言,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操作了,因为随着侵略者的不断来袭,特别是几次北京城被外敌攻击,皇帝三番被逼得逃离皇宫,皇权已经被削弱了,像东南各省已经大有割地为王的景象。

从而张之洞这个陪都论也没有很好地实施,不过后来这个陪都论在抗战之中却有效发挥出了优势。

特别是日军攻占南京后认为中国肯定会投降,但后来老蒋迁都重庆。

当时南京是首都,而重庆是陪都,首都虽然丢了,但老蒋迅速将行政转移到了陪都重庆,以此建立了长期的持久战准备。

这个持久战论是蒋百里提出来的,但和张之洞的陪都论不谋而合。

而事实也证明了,中国疆域辽阔就是最大的杀招,只要不计较一得一失,持续抗战下去,最终是可以以空间换时间拯救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