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食神》横空出世,这部被誉为周星驰半自传体电影,原因是周星驰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拍摄。但,更值得围观的是天王刘德华曾评论他的作品:真的很讽刺这个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起回顾一下其中的剧情:

主持人惊叹道:想不到食神对菜的要求这么的严格,那到底怎么做才能烧出一道无懈可击的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蒂芬周:其实厨艺之道,最重要的是一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史蒂芬周就拿起材料,舞动起来,不出一会儿就出来一道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蒂芬周:这道彩虹鲜花拔丝,是我送给大家的甜品。

主持人:哈?原来是个心字!

史蒂芬周:没错,只有用心才能做出最好的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ope聊影娱 小编作为一个不会做菜的人,看完《食神》都想去学着做菜,剧中大量的细节说出中华美食的烧菜秘诀。

与其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不如说就是大型的烧菜课程。

记得刘德华曾在某一采访中说道:我最喜欢他的《食神》,因为他讽刺整个社会啊。

那么,到底周星驰在《食神》当中讽刺了什么?

大伙一起来分析分析剧中的各个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讽刺一:现实中存在的某种商人行为

在史蒂芬周的分店剪彩的时候,他曾在员工的耳边细语交代“待客”行为:一、椅子的摆放要放窄一点,因为坐的不舒服,客人很快就可以吃完就走,这样就不影响下一批客人的到来;二、饮料放多点冰块,这样就变相怂恿客人多买几杯,促进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大家都知道香港寸土寸金、生活的节奏很快,剧中这一幕更是硬生生把当时香港的商家和客人生活呈现出来了。

不得不说,周星驰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是如此细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讽刺二:即使花样再多,没有“心”也是失败品

电影开头的时候,导演就安排了史蒂芬周作为评委一一评价各大“名厨”的菜式,其中不乏一些高端名厨、刀工很厉害的等等,这里有个小小的细节就是最后一道菜是很好,但是因为厨师的样子长得一般,就这样被史蒂芬周宣布0分。

这是何等的不公平?这不也恰恰是现实的一些写照吗?

最后是史蒂芬周用功夫的镜头,做出一道心形的“彩虹鲜花拔丝”,告诉世人:做好菜就要用心。

周星驰这里的用心何止是指做好菜呢?

讽刺三:配置高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电影最激动人心的应该就是唐牛和史蒂芬周厨艺大赛的环节,其实,他们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很高端和昂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比赛的过程中两人因打斗,导致史蒂芬周的原材料被打翻了,都在大家都以为他要输的时候,他却以一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叉烧饭打败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知道周星驰的童年生活是过得很一般,但是他对梦想对情怀,从来没有放弃和妥协过,即使对方的配置再高条件再好,只要自己不忘初心就能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看周星驰的电影,只图开心的话,看一次就可以了,再看,你就更懂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们同意吗?欢迎留言交流

#经典电影# #食神# #周星驰#

我是@hope聊影娱 从上帝视角出发,发现不一样,发现新希望。欢迎关注